查看原文
其他

宇宙就剩沈腾一个人,不挺好

看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 2022-08-29


最近,电影院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爆款。


也是在3年前,《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随着《上海堡垒》《外太空的莫扎特》一系列把这扇大门焊死又砸烂的低口碑电影之后,终于又有了一部豆瓣开分破7的科幻电影,《独行月球》。



有评价说,这是最近“含腾量”最高的电影,也是沈腾演技最丰富、精湛、多元的一次;也有人感叹,终于又有一部能看的科幻电影了;当然,批评影片过多“煽情”给人带来不适的评价也并不少见。


虽然依然有着鲜明的“开心麻花”烙印,但不管是从剧情、设定或是镜头特效的角度来说,《独行月球》的“科幻”标签并不为过。这一次,我们也从这个角度来切入,聊聊这些“科幻”故事。


  💡本文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01.

月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

还是沈腾


“地球全毁灭了,只剩我一个人在月球上。”


如果这句话从沈腾嘴里说出来,是不是就已经自带幽默感?


《独行月球》以这样的开局,迅速进入了一个末日世界,没人注意的维修工,一直秉承着“中间人”的理念做人做事,撤离的时候被人忽视,连地球毁灭的时候都被落下了,可以说是宇宙第一孤独的人了。


这样的气质和桥段,大多都来自于作者赵石的同名漫画原著,漫画中满是荒诞和黑色幽默的桥段。故事整体也展现出了一种,属于“中间人”,属于普通人能共享的情感和共鸣。


《独行月球》


什么是中间人呢?就是那种不愿意做出头鸟,考试故意做错两题,为了得到一个中等分数,就连考重点大学,也是以中下等的分数进入;毕业典礼上毫无存在感,即使做论文也只是很普通的题目,放在人群中大家都不会注意到的人。

 

作为主角和可能即将拯救世界的人,独孤月却在努力地做个中间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是当这个世界真的只剩下自己的时候,也会很绝望吧,毕竟,这样的“中间”状态,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如果按《独行月球》一开始的期待,和电影最初呈现的气质,这部电影应该很大程度上是值得期待的作品,因为这样的设定,可想而知就会非常适合沈腾:

 

一名动物学家(电影改成了维修工),是“月盾计划”里弱弱的透明人,返回地球的时候被落下了。他亲眼目睹了地球的灭亡,于是各种尝试自杀,比如想累死自己,却意外健壮,想看书烦死自己,却意外地变得十分博学。


《独行月球》


电影前半段格外令人触动的,大概就是在这个看似只剩一人的世界里,那种无限庞大的荒芜、孤独以及略带末日感的镜头。茫茫宇宙,沈腾成为了荒凉世界里唯一的人类(后来发现还有一只肌肉袋鼠)。


还有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部分,你能看到人跟背景尺度的巨大对比。在原著的基础上,用科幻镜头的视野,把它们具像化了起来,比如独孤月站在巨大的环形撞击坑之中,仰望着背景的沉默蓝星,它甚至呈现出了一种“巨大沉默物”的美学(BDO)。


《独行月球》


独孤月开始了孤独的月球生活,只是这一切都是假象。原来地球虽然受到小行星撞击,早已不是蓝色家园的形象,但是却意外的没有毁灭,而且因为某种原因,独孤月在月球的生存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楚门的世界”。


02.

半部《独行月球》,

半部《流浪地球》


所以沈腾的个人气质与独孤月越是符合,他的表演越是情绪大开大合、层次丰富,却也越让人感到遗憾。


跟原著相比,电影在呈现上的最大改动,是把独孤月的人物弧光、行事逻辑,以及故事的发展轨迹,都从独孤月的个人性格和内心小剧场,转移到了独孤月对马蓝星(马丽饰)的单向度爱慕上。


这虽然是开心麻花传统的“屌丝追女神”式的桥段,但如果放在当下的视野来看,像独孤月爆破潜入马蓝星的房间窥视个人物品的细节,难免有些骚扰的嫌疑和意味。


而这种设定随着电影进展到后半段更是显得奇怪,如许多评论所说的“煽情”,虽然电影整体仍然沿用着漫画的剧情设计,但在气质和行为表现上,已经越来越脱离沈腾(独孤月)视角的丧萌和黑色幽默,更像是前几年的“中国科幻电影大门”——《流浪地球》。


不仅台词中暗含“彩蛋”,调侃了在《流浪地球》里牺牲自我拯救世界的吴京,且不管是地下城的难民状态,“人类共同体”的联合,还是最后牺牲一个人拯救地球等,都非常流浪地球。


当然,从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工业产品的角度,这很可以理解。如影视行业评论媒体“跃幕”的观察,这算是一份精准切入“主流观众市场”的安全牌: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喜剧类型、顶流保证、CP合体(沈腾马丽)、爆梗出圈,基本上‘无死角’的《独行月球》可以说是当下国产喜剧拉观众入场的‘上限’了。一旦影片口碑得到基本保证,观众自然会入场。”


确实,上映只一个周末,《独行月球》就拿到了破10亿的高票房,业内评估最终票房更是普遍给出了40亿以上的预测。可是再热门,观众又真的会对此全盘接收吗,我们在这里可以打一个问号。


《独行月球》


《独行月球》开分7.2,上映至今却跌至6.9,目前豆瓣评分最多的分数是三星,“煽情实在太过了”“非要硬上‘牺牲一人拯救世界’的价值”,都是争议的集中所在,足以窥见观众的某种不认可。


豆瓣网友@居无间 评价这是“科幻版二舅”,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在《独行月球》的第一视角虽然是沈腾,但除了他对于追求马蓝星的执念之外,像“二舅”一样,我们同样很难看到他的个人情绪,孤独或者开心,沈腾只是只被安插上了一个厉害、脑洞大开的工程师身份。



在人物动机都由“屌丝追女神”驱动之后,他的出糗、受苦受难,则变成了观看他表演的灾难后地球人“治愈精神内耗”的养料。

 

而观众对于《独行月球》中这种煽情内容的厌倦情绪,倒是与上一周爆火,而今又可谓迅速销声匿迹的短视频《二舅》现象,有着诸多共通之处。


与《二舅》类似,许多人会被苦难之下个体的生命力和自救感动,但缓过劲来之后,却会发现这不过是类似一种“精神胜利法”。在当下,不管是“苦难叙事”,或是强行让个体牺牲自我去拯救世界的煽情故事,都逐渐失效了。

 

有趣的是,“含腾量”超高的《独行月球》,又给沈腾带来了“科幻一哥”的评价——借着此次电影上映的契机,沈腾在三年前主演的另一部喜剧科幻《疯狂的外星人》又被重新提及。

 

有评论表示,可能再拍下去,《疯狂的外星人》就会变成中国科幻“最佳”。

 

这当然是一句笑谈,不过回头来看,当时评价偏低的《疯狂的外星人》很多的辛辣讽刺,却在这几年逐步被评论所正视和认可。那些电影里让人歧视、不适的桥段,如影评人波米在反派影评里的论述,正是对国民性中“酱缸文化”的辛辣讽刺。


而那句“毁灭吧、赶紧的,累了”,更成为了一种超前预言,精准戳中了这几年弥漫的社会情绪。


《疯狂的外星人》

 

当世界总让人觉得自己时时刻刻都在“见证历史”,面对难以撼动的庞大现实的无力感,既然现实生活如此,那不如一切都“随您”,随便去破坏和毁灭吧,人们根本没有所谓了。

 

所以从这个视野出发,无怪乎强行的“拯救”和“煽情”越来越让人难以下咽。尤其是《独行月球》虽然复刻了《流浪地球》的燃点和泪点,但也更加放大了后者原本就有的不足:末日后人类的生活形态并未进行详细刻画,而地下城居民也非常脸谱化,甚至作为丑角,只得乖乖等待拯救。

 

如果说《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某个节点,其构建和影响的本土化的重工业美学气质还与作品高度统一,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之外。那随后的《上海堡垒》,故事内核则是灾难级的。


而到了《独行月球》,虽然开心麻花发掘出了一个很不错的设定,画面和特效都足已令人惊叹,也仍有不少幽默、可以会心一笑的小细节,令人惋惜的,则是它依然在吃一个本就不算坚固的老本。

03.

科幻感,就这么难么?


如果对这几部电影进行梳理的话,这些国产科幻电影让人感到惋惜的,是比起“科幻”,它们还是更像一部“灾难片”,世界末日,人类受难,随后需要去拯救生命,保护地球。


除此之外,真正科幻电影可以承载或者表达的内容,依然没能显现。它们几乎没有太多“科幻感”,或者说,其中表达的“科幻感”是十分陈旧的。


不过,所谓的“科幻感”又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不是说堆砌了多少精致的特效,展示了多少炫技的技术,甚至单纯的“故事”看起来深度烧脑,都不能完全算是科幻精神的核心。


《2001太空漫游》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异彩纷呈的科幻世界里,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聊聊。


出版于1970年的《宇宙过河卒》,这个让人有些疑惑的名字,来源于象棋中的“卒”——过了楚河汉界的卒子,只能一直往前走,无法回头。


故事的主角也是一艘永远在前进的宇宙飞船,它因为事故导致无法减速,在经历了飞船上种种的纷争以及艰难选择之后,大家决定往宇宙深处驶去。后来,在宇宙穿梭中的飞船的速度无限接近光速,因为相对时间的缘故,他们跨过了亿万年,一路孤独,甚至目睹恒星的陨落。


即使面对的依然是没有“出路”的未来,即使前方已经是完全的黑暗,只能向前、一往无前,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足够久的时间里,即使没有激动人心的大发现,即使没有遇见“外星生命”,但见证了那么多庞大星云的起源、灿烂和落寞,就已足够。


小说有着“黄金时代”的视野和信心,充满着“生而为人”的骄傲。人凭什么可以有别于其他生物,所有人类精神中最可贵的是什么?答案有很多,但《宇宙过河卒》却用宇宙尺度的浪漫大声回答:无论在怎样的困境里都绝不言弃,永远心怀希望并付诸行动。


科幻当然可以面对这样的“星辰大海”,但科幻不只有大尺度下,那些激动人心的太空歌剧故事,它也可以向内探索。


《E.T.》


厄休拉·勒古恩是女性主义科幻的先驱,她构想了诸如《黑暗的左手》这样许多精彩的社会实验,在一篇科幻小说《比帝国还要辽阔,还要缓慢》的开头里,勒古恩说,自己只想写“一篇普通的科幻小说”,无意描摹动作或冒险,只力图展现“心理上的趣味”。


“而我显然更热衷于描写人心深处的变化,描摹那根植于我们心底的广阔世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森林,这森林广袤无垠,未经涉足。每一晚,我们每个人都将迷失在这森林中,孤身逡巡。”


科幻里那些丰富多彩的设定和思想实验,还有太多太多可以言说的可能。比如1967年,当科学家们还在试图登月的时候,海因莱因却已经在《严厉的月亮》里设想了月球和地球之间的战争。


故事的主角曼尼老师,作为“月球中央电脑”(可以简单理解为无敌版的AI助理)的维护员,在意识觉醒后的超级电脑的帮助下,成为了这场革命的领导者之一,与地球上诸国展开了对抗。


如果说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上演了一部未来太空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话,《严厉的月亮》就是一部无政府主义的“反抗说明书”了。海因莱因设想了在太空时代的个人与政府的关系,不同国家的关系的演变,如果真的出现了觉醒了的人工智能,它会如何改变社会政体,也许可以视为未来的一种可能。


甚至很多时候,连人类的纷争也并不重要。末日来临可能无从预知,也无法拯救,就像《路边野餐》的核心理念:世界末日的遗迹,只是外星人(高级文明)来地球吃了个午饭,拍拍屁股就走后,掉落的一点点饼干屑,而我们人类只能在这些残渣中不断困惑和找寻。


总之,可以乐观,可以悲情,可以惊悚,可以充满想象力,可以虚无,还可以幽默。


如果说《独行月球》没能展现出一种属于科幻的幽默,那出版于1979年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则无疑是一种成功展示,毕竟,这本出版了40年的小说,如今还能被许多读者喜爱,甚至关于它的流行梗已经成为了某种通用语言。


如书名所述,这是地球毁灭后,仅存的人类亚瑟·邓特和他的外星朋友福特,以及一名偏执的机器人马文一起在银河系搭车漫游的故事。

 

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充分在书中发挥了他的英式幽默,故事的每个登场角色都说话刻薄,觉得全宇宙只有自己是正常的,连机器人都很忧郁和偏执。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书中还充满了许多无厘头的、无法去解释的设定,比如环星系旅行最重要的物品是毛巾,它不仅洗脸,可以浸湿后在徒手格斗中充当武器,可以“裹起毛巾取暖,跳跃着穿过贾格兰贝塔星的冰冷卫星群”。最重要的是,“要是一个人能搭车穿越如此宽阔、如此漫长的银河系,吃过了苦头,成功走到这里的时候仍旧知道他的毛巾在哪儿,那么很显然这个人值得信赖。


所以勿需追问逻辑,一切都是夸张、讽刺和荒诞的。而且不管遇到怎样的惊险场景,像是地球毁灭,都不要恐慌(Don't Panic),因为一切都没有意义。


科幻中还有太多太多精彩的故事,在今天的篇幅难以论述。但看这些科幻故事,你会发现,它们的设定不只是脑洞大开的精彩,而是在这些思想实验中,能让我们从当下的现实中抽离出来,看到技术会带来的未来,看到某些平行时空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故事,甚至凝望人性中那些细思恐极的部分;就连幽默,也可以很日常又跳脱现实。


总之,科幻作为一种可以承载如此丰富可能性的类型,在影视工业水平已经如此精湛的当下,在仍然可以支持许多电影拍摄的票房市场里,甚至在许多思想、历史、现实题材无法触碰的当下,理应满足观众更多的期待和想象。


这是一种比单纯的“拯救”更丰富、更多层的期待。


毕竟,很多时候,拯救地球,可能只是人类的一种自恋。



封图:《独行月球》
撰文:苏小七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