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给文学一点叛逆的自由 | 一千零一夜

2015-10-18 看理想


“在那个时代,所有反叛的、所有不满意上一代的年轻人都爱读这本书,使得这本书成为一个畅销书。那几年间它总共卖出一千万册,直到今天它每年都还继续卖出八万五千册,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这是因为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每一代都会有同样那么多数字的年轻人在怀疑体制、在怀疑这个社会、在怀疑这个世界。”



——梁文道


请给文学一点自由[ 一千零一夜 梁文道 ]


「 妓女、皮条客和后现代 」


我们上一集跟大家介绍的,这本书里面那个什么都能买卖、连士兵的生命都能买卖的军团的司务长米洛,他来(给士兵)介绍皮条客,他跟他的战友们说,


“不要不高兴,我给你们介绍好东西,我认识一个皮条客四岁,他手下有两个很年轻的处女能够出来干,每个都是八岁。”


然后把大家吓坏了:“啊?什么?四岁皮条客介绍两个八岁的处女来当妓女?你在开玩笑吧!”


后来大伙一轮质疑,他坦白了:“好吧,我老实说吧,那个皮条客不是四岁,也二十来岁了,他介绍那两个妓女呢,其实也二十来岁了,而且其中一个也真不是处女了,她嫁了人了。她虽然嫁了人,但是她老公好像是牧师之类的神职人员吧,我记不清了,那个老公每逢礼拜天才回来跟这个老婆搞一次。换句话讲,虽然她嫁了人,但是她没怎么用过,几乎跟新的一样,所以我说她是处女,那也没什么不对吧?对不对?”


说到这,你大概能够了解《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什么会被人说成是后现代小说的理由了。


后现代精神简单讲,就是质疑跟解构。所谓的宏大叙事,什么理想啊、信仰啊、历史必然进步啊、启蒙啊、人类会迈向文明和平种种这些东西,全都可以拿来怀疑一番、质疑一番。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剧照


你比如说什么叫处女?我们“处女”印象中大家都有个标准定义,但在这个书里面的处女居然就会是一个已经嫁了人的女子,但是因为没怎么被用过,所以也能叫做处女。当然这个说法就有点下流了,但是这么下流的一种笑话的态度,就当年这本小说刚刚被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就影响了很多中国小说家,比方说王朔就很爱这本书。由此我们大概可以推想得到,王朔的那种痞子文学,什么都拿来嘲弄一番,再也没有宏大的叙事信仰的这种观念、这种写法是由何而来。



呻吟的士兵,战争的真实


说到什么事情都不相信、什么事情都怀疑,怀疑到最后你可以怀疑什么?那就是怀疑这个世界上到底人类存不存在、什么叫人?大家来跟我看看这一段里面,这些在虚构的地中海小岛上的美军、这些空军们,他们如何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了人类也许是不存在的,或者对于人的生命、人的身体本身最根本的质疑。这个质疑连这一大帮爱开玩笑的、什么都拿来瞎胡闹的美军都觉得可怕了。



为什么刚才的这个段落这么重要,为什么这群伤兵、医院里面的士兵要这么害怕那个全身被裹得像木乃伊、都不知道里头是不是装了人的那个浑身雪白的士兵呢?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因为他们怕他会呻吟。


同样的,这个段落对小说的读者来讲也重要的理由,就是因为整本小说里面虽然讲的都是战争,但是它体现出来的就是一幕加上一幕的闹剧,只有在这个时刻,战争那令人刺痛的、无法直接逼视的一面,透过这个动不了、说不了话、浑身被包裹的像木乃伊一样的士兵,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了。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剧照


大家怕什么?怕他忽然之间嘴巴呻吟出来,那个呻吟当然是一种痛苦的肉体的呻吟,而这个呻吟要是真的呻吟出来了,也就会让读者发现,我们在读的这个非常搞笑的小说,它背后就是死人无数、遍地鲜血的战争。这是事实,这是它的真实。



不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从这个角度讲,这本小说并不算是什么都不相信、什么都怀疑。例如说它的男主角约塞连,约塞连是一个典型的在小说或者电影戏剧里面,我们叫做“反英雄”的那种人物。什么叫反英雄呢?其中一种解释是,他表面上看起来跟传统的英雄叙事里头的英雄非常不同,他可能很搞笑、很懦弱、很疯癫,完全不像一个英明神武、智慧超凡的英雄,可能就是一个小混混,但是到了最后原来他竟然是个英雄,为什么呢?


比如说读这本小说读到最后,你就发现,整本小说道德最高尚、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理念的就是约塞连了。他坚持自己的理念:就是要保全自己的生命。他不是那种为了要苟存于世而向任何人妥协的那种人,他不是那种要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活命就能够向整个体制妥协、投降的人。


最后他有过这么一个机会,终于如愿以偿,可以离开军队回到美国老家安享好日子,但是他拒绝。为什么?因为那就意味着他要跟这个庞大的体制、他一直跟它斗争的体制妥协,而一个英雄,总是跟某一个庞大的邪恶的体制在作斗争的。我们这时候就发现,他果然是个英雄。



我们可以用它来怀疑二战吗


可是问题又来了,回到我们前两集一开头说的那个问题,很多批评家直到今天都无法接受这本小说的理由就在于——


假如约塞连要对抗的这个体制就是一个二次大战时期美军的体制,不管那个军队多荒谬、多官僚、多可怕,不管指挥他的上司们有多少疯狂的个人野心,但是这场仗关乎的、是一个我们讲的有过南京大屠杀、有过纳粹集中营的这么一场战争,难道这场战争你不应该为它付出吗?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的英雄他代表的价值观最后获胜的话,那么输掉的就是这么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之间,正义的那一方了。这难道是对的吗?


其实作者约瑟夫·海勒他后来曾经说过,虽然他把小说背景设定在二战,但他其实更想写的可能是朝鲜战争,可能是战后一直到六十年代头的美国当代社会。


1961年出版没多久,美国就进入了越战的高潮时期,越战时期正好也是全球的青年反抗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所有反叛的、所有不满意上一代的年轻人都爱读这本书,使得这本书成为一个畅销书。那几年间它总共卖出一千万册,直到今天它每年都还继续卖出八万五千册,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这是因为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每一代都会有同样那么多数字的年轻人在怀疑体制、在怀疑这个社会、在怀疑这个世界。


那么,这本小说我们能够用它来怀疑二战吗?好像道德上不允许,但是我们不妨给文学一点自由。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一种人类想象力的实验的其中一种形式,我们应该准许这个实验变得非常地大胆,甚至是狂妄、没有边界,然后我们能够把各种各样我们平常社会中遇到的事情、我们脑子里面相信的道理、跟对世界的认识扔进这个实验室里面,让它们搞混、让它们发酵、让它们变化,然后我们才能够看到,我们有多少种角度、多少种观点重新醒示我们。这是一种文学的自由。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第二十二条军规》尽管拿一个大家觉得不可动摇的二次大战的结论来开玩笑,我们也应该允许这个玩笑是一个像黑色幽默般的一场闹剧,让它去揭示出人类存在很多很多根本的矛盾,或者让人痛苦的事实。



本文为节目文稿节选,完整视频请在文末“阅读原文”


作者: (美)约瑟夫·海勒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Catch-22

译者: 吴冰青

出版年: 2012-8-1

丛书: 译林纪念版



(视频节目请点击“阅读原文”观看)



下集预告

第五十五夜 《四世同堂》(一)

10.20 晚上线



原来老舍他自从抗战开始,他就献身在一个很奇特的环境底下,作为一个作家,他很困苦,一个作家怎么能够投入抗战。抗战结束,建国了,怎么样能够符合建国之后的、国家给定的、党所指定的路线主旋律。

——梁文道



节目回顾

进入看理想公号,在底部菜单栏或回复节目名称可以回顾三档节目已上线的视频



微信排版|编辑 dy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看理想

微信:看理想(ikanlixiang) | 微博:看理想视频


阅读原文,收看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