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不能不跟大家讲“文革”| 一千零一夜

2016-01-10 看理想

入夜前,途经南锣鼓巷站

道长回答了网友“秋天小树”的一个问题



秋天小树@道长:佛学总说人生充满苦厄,又要进入某种境界才能度苦厄,感觉好像很消极,是不是这样?


你也有什么想问道长的吗?

或是批评与建议


扫描这个二维码,把问题丢过来




第八十九夜 干校六记(上)




今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爆发五十周年以及结束四十周年的日子。我想在[一千零一夜]中讲一些关于“文革”的书。而讲到“文革”的书,我特别给大家介绍一本来当做开场白,就是我手上这本《干校六记》,杨绛先生的名著。



今年不能不跟大家讲“文革”


[一千零一夜 | 《干校六记》]


你说是谁在毁中国文化?


前一阵子讲《心经》,有朋友留言说:“儒、道才是我们中国本土的东西,你这个人总是讲一些外来思想,你这个四眼仔,我要砍死你!”我看了就高兴。我觉得乐的是什么呢?


坦白讲,在我看来,如果你本土文化,我们国家自己的根扎得够深的话,区区一些外来影响,其实不太动得了我们的筋骨。您真要说到之所以现在我们传统的东西丢失了,被毁坏了,恐怕不是什么外来思想,不是因为我给大家在这边讲了一些佛教,就使得我们的儒家、道家完蛋了。那是什么?


我举个例子。你讲儒家,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这些地方都曾经有一段时期被大规模地破坏。那时候把里面的碑毁了一千多座,书烧了十几万本,孔夫子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坟被挖了出来,但是里面没什么东西,连尸体也没有。那么干脆把孔子后代的几十世孙的尸体挖出来,剩下骨头烧了扬灰。


当年干这些事的人还兴高采烈,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我们造反了,我们造反了,我们成功地把孔子的塑像泥胎挖出来,打出来,把它粉碎了”。


你说是谁在毁中国文化?是外来思想吗?类似于这样的事件,在那个十年之中还发生了很多,我说的就是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今年不能不跟大家讲“文革”?


今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爆发五十周年以及结束四十周年的日子。我们今年不能不跟大家讲一些关于“文革”的书。


而讲到“文革”的书,我特别给大家介绍一本来当做开场白,就是我手上这本《干校六记》,杨绛先生的名著。这部散文集六篇文章,非常薄、非常短,但是它非常地耐人寻味,值得细读。


今年虚岁算是105岁的杨绛先生,在她这本小书里,正好有一些片断跟我刚才讲的有奇特的牵连。我们知道在“文革”期间各代各辈的名人,革命小将如何对待他们的坟墓和尸体。那在那十年间死去的人,他们的尸体和坟,又是怎么来处理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我看见几个人在胡萝卜地东边的溪岸上挖土,旁边歇着一辆大车,车上盖着苇席。啊!他们是要埋死人吧?旁边站着几个穿军装的,想是军宣队。我远远望着,刨坑的有三四人,动作都很迅速。有人跳下坑去挖土,后来一个个都跳下坑去。忽有一人向我跑来,我以为他是要喝水,他却是要借一把铁锹,他的铁锹柄断了。我进窝棚去拿了一把给他。


借铁锹的人来还我工具的时候,我问他死者是男谁女,什么病死的。他告诉我,他们是某连,死者是自杀的,三十三岁,男。


冬天日短,他们拉着空车回去的时候,已经暮色苍茫。荒凉的连片菜地里阒无一人。我慢慢儿跑到埋人的地方,只看见添了一个扁扁的土馒头。谁也不会注意到溪岸上多了一个新坟。


第二天我告诉了默存,叫他留心别踩那新坟,因为里面没有棺材,泥下就是身体。他从邮电所回来,那儿消息却多,不但知道死者的姓名,还知道死者有妻有子;那天有好几件行李寄回死者的家乡。


过了年,清明那天,学部的干校迁往明港。动身前,我们菜园班全伙都回到旧菜园来,拆除所有的建筑。可拔的拔了,可拆的拆了。拖拉机又来耕地一遍。临走我和默存偷空同往菜园看一眼,聊当告别。只见窝棚没了,井台没了,灌水渠没了,菜畦没了,连那个扁扁的土馒头也不知去向,只剩下满布坷垃的一片白地。

——《干校六记》


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存在过呢?


这是来自《干校六记》其中一篇叫《学圃记闲》的文章里面,杨绛的文笔有一种很安静的、很端庄的世故,非常地平淡,但是非常地耐嚼。杨绛跟她的丈夫钱锺书先生在干校里面劳动的时候,她就是负责开辟一块菜圃、苗圃。她说自己很闲、很得空。


刚才那一段就安插在“记闲”这样一个题目下面,一个人的尸体如何草草下葬,葬了之后又如何整个尸体连带一切都被遗忘,就跟那场运动过后到现在的后果一样,很多东西被掩埋了,被铲掉了,也就没了,就算了。那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存在过呢?


在那个运动里面,我们对于以前有名有姓的人物的坟墓是珍而重之地来破坏,来铲除。而对于同时代一个一个活人的态度却是那么的潦草,那么的随便,这就说下来到底“文革”死了多少人?


我们知道“文革”那十年是整个国家机器几乎瘫痪掉的十年。所以,很多正常能够帮我们统计数字的机构,也几乎处于一种瘫痪的停顿状态。那么所以,我们现在是没办法知道那时候到底人命的损伤怎么样,有的人说是两百万,有的人很夸张说是两千万。


但是,这一切在这本书里面体现出来的,就是刚才那样的一个段落,在一个“记闲”的状态底下出现了。这难道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但这真正就是《干校六记》这本书,我觉得最大的一个特点之一。


杨绛


“文革”到底有没有存在过呢?


我觉得在节目里谈到“文革”,难做的地方倒不是因为它有多敏感,难讲的地方在于太多当年的人觉得是常识的东西,今天的年轻人却没听过。我前阵子跟一些年轻人讲起姚文元、张春桥,他们居然觉得那是一个历史人物,搞不大清楚到底是谁。


那么就先跟大家解释一下,《干校六记》书名的“干校”指的是什么?


干校指的就是“五七干校”,它指的不是一家学校,而是一大批学校。但与其说是学校,倒不如说是种生产大队。1968年的时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给林彪,是5月7号发出去。这封信后来也都公布出来,让大家学习这封信的精神,所以由此成立的一种学校就叫做“五七干校”。


那个精神指的是什么呢?毛主席认为,当年抗战的时候,各个抗日根据地,有一种很好的社会实验,各个部队不只是打仗,部队也生产。它也种地,提供自己的部队所需,它就是一个社会学校,三教九流的人物为了共同的理想在里面,互相交流彼此的经验和知识。


听起来像一种社会乌托邦实验。他觉得现在也要继续推动。从黑龙江开始,有人开始自发地搞起“五七干校”,慢慢地,就遍及到全国很多地方去了。


“干校”就是干部学校,把各个干部,以及一些像钱锺书先生、杨绛先生这样的教授、知识分子全部拉下去,重新整顿学习。要改造他们,因为他们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洗脱不去的资产阶级的味道。他们需要好好学习。向社会上的贫下中农学习,在生产过程中刻苦锻炼,运动中,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先生、老教授,或者当时五六十的杨绛老师、钱锺书老师他们都去种地干活,熬一下苦日子。把过去几十年做的学问全丢一边去,因为那个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学习改造。


后来很多关于“文革”的回忆里面,我们都看到很多描写都写得非常悲切。但杨绛先生不是,他非常冷静地在写。她写自己的女婿因为被“斗”自杀不在了,她的女儿钱瑗送完她二老去干校之后,自己一个人回家收拾行李,那种孤苦、那种孤独,她觉得难过。


但是笔锋一转,居然转写到一个笑闹剧上,写丈夫钱锺书,短短一年“干校”,就已经不像是原来的那个人,没被旧识所认出来,闹出笑话。虽然这是苦中作乐,但文章的前面刚刚写的是女婿的惨死和女儿的凄惨。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写法?怎么会用这样的写法来对待“文革”呢?但这真正就是《干校六记》最独特的地方,我下一集接着分析!



作者: 杨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5-4-1

装帧: 精装

丛书: 杨绛著译七种


【延展阅读】


《洗澡》

《我们仨》

《谈艺录》

《管锥编》

《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


【人间 | 第89夜.东四】

【下集预告】

第90夜 干校六记(下)

1.13 晚上线






节目回顾

进入看理想公号,在底部菜单栏或回复节目名称可以回顾三档节目已上线的视频



看理想

微信:看理想(ikanlixiang) | 微博:看理想视频


阅读原文,收看

[一千零一夜|《干校六记》(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