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民族,真的是天生的吗 | 《想象的共同体》(一)

2016-02-01 一千零一夜 看理想

道长答问

圣经里的子弹@道长:您好!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长期的坚持早起这件小事,也是大事,暂定为6:00。这好像很重要。或者您是怎么做的呢?谢谢!——来自一位在校大学生。


秋石@道长:听说道长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而精力依旧充沛。想请教下,您怎么做到的啊?有木有独门绝技可以传授一二?^_^





第九十五夜


民族这个东西,你不去问它是什么,你就很了解它是什么,而你一去问它,你就觉得它很麻烦了。——梁文道




想象的共同体(一)


讲述 | 梁文道

 

国境线笔直的国度


上回我们给大家讲到苏丹的国民作家塔依卜·萨利赫,他写的那本《移居北方的时期》,或者另一个翻译叫《风流赛义德》里面,我们看到苏丹这个国家。要是今天你去看看世界地图,你找到苏丹这个国家跟埃及它接壤的那个部分,你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事情——




两个国家的边界,居然就是一道横线,直直的一道横线,几乎完全没有偏差。整个非洲地图,上面很多国家它的边角就真的是个边角,连直角都有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其实你看这个地图就了解到了,这些国家全是当年依照殖民帝国,在非洲割据占领它们的时候,他们彼此的势力范围的分界图,或者按照他们的意志那时候强硬地划割开来的。


有趣的是,经过了不晓得多少年之后,那些拥有直角边界的国家,他们也好像认了,而且开始以此自豪。也就是说,他们也是民族国家,这个国家的主权是均匀地分布到每一个角落去的,它是一个百分百的民族国家。


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谁发明了印度?


如果你还没听懂我的意思,再说一个我们中国人或许比较熟悉的国家印度。听过这么一个讲法吗?相当夸张,说印度这个国家是英国人发明的。


的确,印度是个古文明,但是不是个古国,那就很难说了。印度这个地方,它的所谓的文明区域范围远远不只是今天的印度,它应该北边包括巴基斯坦,还包括孟加拉。这些地方其实理论上都是印度文明圈的一部分。而这个印度文明圈,几千年来出现过无数个国家,这些国家有时候非常大,像孔雀王朝,有时候是分裂成成千上百个小国家。


那么今天它叫做“印度”,这样的一个国家,也是因为大英帝国统治时期给它划出一个疆域范围,才牢牢固固地有了这么一个国土的疆界。那么,这些国家的国界,如果都是殖民者给他们划的话,那住在上面的那些人他又怎么样去认同这片土地,他们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呢?这种民族认同又是如何形成呢?


印度其实本来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语言,它有的是无数分裂的语言,那些语言之间的差别非常巨大,不能简单地叫做方言。但是,它们还是统一起来了,而全国最通行的语言其实是英语。


假如我们说一个民族的意思就是,它要有一个自己的语言的话,我们再看美国跟英国干吗讲同一种语言呢?如果我们说是有相同的血缘才叫做同一个国家的话,那么加拿大跟澳大利亚,他们是不是应该统一成一个国家呢?因为他们的根源都来自于盎格鲁-撒克逊人。



“民族”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到底什么叫做一个民族?民族这个东西,它是一个我们人人都觉得非常习惯,习以为常,简直是我们生下来人生就有的一种属性一样。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怎么会出现刚才我说的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不能理解的现象呢?


民族这个东西,你不去问它是什么,你就很了解它是什么,而你一去问它,你就觉得它很麻烦了。


我今天讲这么一大堆开头,是为了要引入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本经典著作,这本书就是《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它的作者Benedict Anderson(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是2015年12月去世的一位伟大的学者。



本尼迪克特·理查德·奥格曼·安德森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1936年8月26日-2015年12月13日)生于中国昆明,是美国著名的学者,世界著名的政治学家、东南亚地区研究家。专门研究民族主义和国际关系。以泰国、菲律宾、特别是印度尼西亚的研究为基础,对推进文化和政治相关的世界规模的比较历史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代表性著作《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给民族主义研究开拓了新局面,给国际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他跟我们中国有点渊源,因为他出生在昆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出生在昆明。他的爸爸当年是受聘来服务大清的英国人,在这里当海关,后来留在中国住了几十年。


他当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念书的时候,就遇到过有印度裔的同学在演讲,在反对英国居然跟法国联手要去攻占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结果来了一帮百分百的英国帝国主义者,是一帮上流社会的同学。过来硬打臭骂了那个印度学生,暴打他一顿。然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看不过眼,过去劝架,他也被人揍了一下。他被人揍了,两个人摔在地上,就看着那帮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英国同学扬长而去,一路还高唱英国国歌《天佑吾皇》。


图文无关,选自美剧《生活大爆炸》

那一刻开始,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他的政治启蒙就开始了。他发现,他身上这个血液,他所在的这个国家大英帝国是一个多么可耻的、多么卑鄙的一个帝国。从此之后,他彻底认同了第三世界。


后来我们知道,他在1983年的时候,终于完全推出了这部旷世杰作《想象的共同体》。这本杰作,完全颠覆了、改变了自此之后我们对于“民族”这个问题的想法,不只是我们对于“民族”的想法,还颠覆了我们今天对于社会上面种种通行的各种的共同体的想法。



想象的、虚构的共同体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有没有看过有一本以色列历史学家写的书,叫《人类简史》?那本书2015年出版了中文版,非常受欢迎,大家都很喜欢。那本书使得很多读者觉得简直是脑洞大开,很多前所未有的观念都进来了。他一开头就说人类自从开始懂得语言之后,我们就开始干了一件我们最擅长的事儿——虚构。


我们虚构了社会,我们虚构了部落,我们虚构了国家,然后我们又为了这些我们虚构的东西去战争,去互相杀戮,然后大家觉得太震撼了,这些东西你怎么能说是虚构的呢?




他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比如说一家汽车公司,好像是真的有这么一家公司,但你仔细想想看什么叫公司呢?这个公司是不是就是说,它就是那一万多个汽车厂的员工呢?如果今天所有一万多个员工全被遣散了,这个公司还存在吗?它还存在!


因为它是一个法人,法律上的一个条文规定。你再想想看,这个法律上面怎么凭几行法律条文,几张契约就规定了一个公司的存在,我们仿佛都觉得这个公司好像是真的一样。法律条文难道不都是一种人类的构作吗?他从这个角度讲,大家觉得很震撼。


像这样的讲法其实就是来自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他在这本书里面,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判断,大家听了可能会觉得很震撼——


“民族是什么?民族是我们人类想象出来的一种共同体,一种政治共同体!”


以下是一段稍作简化了的哈布士堡家族后期君主拥有的头衔:

奥地利皇帝;匈牙利,波西米亚,达尔马希亚,克罗埃西亚,斯洛伐尼亚,加里西亚,罗德美利亚,与依理利亚之王;耶路撒冷等地之王;奥地利大公;塔斯卡尼与克拉考大公;罗特林吉亚、萨尔兹堡、史地利亚、科林西亚、卡尼欧拉,与布克维纳公爵;川斯维尼亚大公,摩拉维亚边境伯爵;上下希里西亚,莫地那,帕尔玛,皮亚千萨,与瓜斯地拉,奥许维兹和萨托,泰申,福立奥,拉古萨,与萨拉之大公;哈布士堡与泰洛尔,基堡,哥兹,格拉地斯卡伯爵;特立安与布利琛公爵;上下劳席兹与依斯特里亚边境伯爵;荷西年姆兹,费得克区,布来根兹,索能堡等地之伯爵;特里斯特领主,卡达罗与与温地士马克领主;维渥地那与塞尔维亚大公……等等。


诚如贾希(Jaszi)公允的观察,这个头衔“不是没有滑稽的一面……这是哈布士堡家族无数次联姻、讨价还价,和掠夺的记录。


刚才那一大串,就是《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里面所摘录的一个东西:当年哈布士堡家族,他们的领主所拥有的一连串的头衔。你看这个头衔你会觉得太奇怪了,一个家族的国王、一个头目,管理的这些地区,怎么会是那么多个不同的国家,而且在地理上都是不连贯的、分散的。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这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帝国拥有的一种形态。


我刚才给大家讲了,民族这个东西,是个很奇怪的事儿,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对它的回答,就是说“民族是想象出来的事儿”。那么,要了解“民族”为什么是想象出来一件事儿,而“民族”这个东西又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必须要回到一个民族国家之前的时代。

 

 

民族国家之前的时代是怎样的


我们读历史的话,大概都知道现代民族主义是一个十八世纪之后开始有的现象,二十世纪二战之后达到高峰,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觉得民族国家是一个天然而然的事情。那么在这一切国家体系成立之前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那时候的世界有两股最大的共同体。


王朝

像哈布士堡这样的王朝,在欧洲非常普遍。你记不记得我们之前给大家讲《英国大宪章》?当时那个时期,国王也好,贵族也好,整帮人讲法文。为什么讲法文?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法国那个地区来的人。而当时那些英国老百姓难道就服了他们,让他们统治吗?他们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入侵的外国人吗?其实不会。


1547年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领地


又比如说,之前讲莱布尼茨的时候,我说汉诺威那个王室,后来去了英国接任了英国国王的王位,那么英国人又怎么会接受他呢?他是德国人啊!你凭什么能接受一个汉诺威,一个德国地方的人来统治你呢?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你当时随便问一个法国的农民,比如说勃艮第的一个农民,你问他“你是哪国人呢?”他不知道你在问什么,“什么叫做我是哪国人!”“不是,我是问你属于哪个民族国家,你是哪个民族的人?”“大爷您什么意思?我没听懂,啥叫什么民族?”他不懂。


他知道的是我住哪个村,我这个村归在哪个镇,我这个镇上头又是哪个领主在管,他只知道这些。而你再问下去“你是什么国家”全部都闹不清,今天欧洲所有的国家,你要为它划一个很准确的历史地图,你会发现它整个地图是散乱成一片,像乱掉了的拼图一样。

 

宗教


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外族、本族的区分,有时候并不是决定于你是哪个国家的身份,而是靠别的。靠什么呢?这就说到第二种共同体,就是宗教共同体。


在古代世界,我们几乎所有人都被纳入为某个大的宗教系统,或者像中国这种情况,叫“儒家”也好,什么也好,叫“儒教”也好,一个大的文化体系之内。在这个文化体系之内,比如说,我们中国人讲的天下,族与族的分别不是那么重要。


李白的好朋友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我们中国人把他叫“晁衡”,晁衡来到唐朝,本来是遣唐使,来了之后怎么样?当官。事实上,唐朝的时候,长安城里面的外国人(波斯人、印度人、西域人、日本人、朝鲜人),在我们国家中央朝廷当官的人多得是。你今天可以想象这个情况吗?为什么那时候可以?


又比如说,你去麦加,一年一度的朝圣,你跪下来在祈祷的时候,你左一看,哟,这哥们儿马来西亚人;右一看,摩洛哥人。那边一个我们新疆维吾尔族弟兄。


麦加朝圣景


那为什么这些说着不同语言,有不同生活习惯的人,这一刹那都能够到麦加来,他们干什么?这就是不同的文化跟宗教在统一他们,就算我今天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由于我看到我身边的人跟我做同一个动作,我们一起在麦加朝圣,我们遵循固定的路线,我可以肯定,他跟我是拥有某种共同的身份,我们是有某种关系的。


这个相通感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想象了。所谓的“想象”出来的共同体:大凡是超过你人所能够亲身认识范围以外的那些,如果你认为他跟你有关系,他跟你属于同一个共同体的话,那种共同体就是想象出来的共同体。

 


“童年”的消逝


而民族国家这个东西,是怎么出来的呢?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想法,他说“是由于资本主义跟印刷术”,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理由,“推动它的出现!”


当初在欧洲,尤其古腾堡印刷术通行之后,当时很迅速地,大量的书刊出现。当能够读拉丁文的人口都买得到书、买了很多书之后,你身为出版商、身为书商要干吗呢?要牟利。要牟利就要开拓新市场,新市场是什么,于是就开始推动方言市场。


我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书,我挣钱,我出德文书。而与此同时,学德文的人、学德文读写德文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又开拓了一个新市场,很短的时间之内,随着印刷术的出现,每一个国家就开始出现了一套自己的语言了,不再是一个拉丁文的世界了。


古登堡的印刷机


在这样的基础之下,再散布开去,用这些语言,新出现的语言,加上印刷术去写书。而书的极端形式是什么?各位,就是报纸,你可以把报纸想象成一种每天出一份的、每天出一本的畅销书。


报纸,为什么又会推动民族主义,或者说推动想象的共同体呢?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环境,安德森书里面举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十几年前我们要是坐公交、搭地铁,拿份报看,这个报纸上面写了时间,今天几月几号,然后上面给我讲的世界各地发生什么事儿,我们中国哪里发生什么事儿,上海怎么样,湖南大水了,新疆收成不错……


然后你回头再瞧一瞧,这个车上的人我都不认识,但是他跟我在看同一样的报纸,他跟我在关心同样的时事。而这些时事,则是关于我们所说的这个国家,这个所谓的国家,你这时候就会感觉到跟他们是有某种共同感的。虽然,互不相识,但是跟你看同一份报纸的陌生人在这个意义上,他跟你是共同体的成员之一。


这就是所谓的“由印刷术跟语言革命带来的一种共同体的感觉”,而这种共同体的感觉,不一定就马上会带来民族主义。

 

 

我们都是秘鲁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这本书,最挑战当时民族主义研究的一个讲法,就是民族主义这个东西不是从欧洲开始推动的,而是从美洲开始。


伟大的拉美解放者玻利瓦尔将军他曾经说过,“一次黑奴造反,胜过上百次的西班牙人入侵!”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心里瞧不起这些人。而他们对西班牙母国那个地方的人,说同一种语言,信同一种的宗教,有同样的文化,有同样的衣着,他跟本地原来那些居民没有半毛关系,但是为什么他们要独立呢?你可以说他们像北美十三州一样不堪重税的重负,觉得权利不受尊重,所以要脱离母国。但是为什么他们居然说得出以下这句话,像玻利瓦尔他后来改口风,以及他的好伙伴圣马丁将军,他说,“包括我们这个土地上原来的印第安人跟那些黑奴,跟我一样,我们都是秘鲁人。”


换句话说,这个原来来自西班牙的人,他今天要割舍掉他与西班牙的一切关联。他认同那些跟他血缘没关系、文化没关系、宗教信仰没关系的人,说他们是我们的同胞,这些原住民是我们的同胞,这些黑奴是我们的同胞,我们才是一家人。那些跟我说同一种语言,信同一种宗教的人去死吧,我今天跟你闹革命,我要独立!


这是为什么?大家想一想,我们下一集再讲。





【延伸阅读】



作者: Benedict Anderson / 班尼迪克.安德森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副标题: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原作名: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装帧: 平装


(国内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



点击▽可查看详情

 道长推荐 | 《想象的共同体》延伸阅读




第九十五夜   圆明园



【下集预告】

第96夜 | 想象的共同体(二)

2.3 晚上线


节目回顾

进入看理想公号,在底部菜单栏或回复节目名称可以回顾三档节目已上线的视频




看理想

微信:看理想(ikanlixiang) | 微博:看理想视频

阅读原文

收看 [ 一千零一夜|《想象的共同体》(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