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能吃吗?

2014-06-24 陈能场 土壤观察

在一些地方,吃土曾经是一种普遍现象。


经过近千万年的进化,人类已经高居食物链的顶端。我们都知道,大多数食物都来自于土壤,但是如果有人问你,你吃土吗,这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问题。事实上,在一些地方,土壤确实是拿来直接吃的。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吃土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在尼泊尔、非洲、印度、中美洲,以及一些土著美国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吃土曾经是一个普遍行为。在尼泊尔农村,孕妇通常会吃抹在她们房子上的泥,这种泥分两类,一类是用于房屋的顶部的白泥,另一类是用于房屋的下部的红泥。


  

有文章研究(1998年)了肯尼亚滨海省基利菲区医院275名孕妇,其中154名有吃土行为,占56%,最常食用的土壤是房屋的墙壁,每日吃土的量中位数为41.5克,变化幅度在2.5 到219.0克之间。文章从27个孕妇取得土壤样品进行分析,估计吃土行为为孕妇提供4.3毫克铁,相当于对孕妇建议铁的摄取量的14%。


  

撒丁岛和北加州的传统面包就有在橡子面粉和水中加入了黏土,而在早期的德国,穷苦人家将很细的黏土撒在面包上代替黄油。


尼日利亚有一个部落的成员会长途跋涉到接近乍得湖的一个特殊区域去吃一种叫kanwa的土,不仅他们吃,也用来喂牲口。哺乳期的母亲要吃双份,而十八个月大的婴儿会舔吸这种叫kanwa的土块。


  

对于许多鸟类,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而言,吃土更是个普遍的现象。它们会选择一些特定的地方吃土,一些食肉动物也因此会在附近出没,因为在这些地方,它们更容易捕获猎物。


  

在非洲的许多地方,家畜常常舔食泥土,农民们认为这种现象很自然且对于牲畜的健康和生育能力很有必要。如果动物不吃自己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农民甚至会将它们放牧到有它们可食的泥土的地方,或从外面携带泥土回来供给家畜。在一些动物园,饲养员每周给袋鼠喂3到4磅的红黏土。动物园兽医从经验中知道,黏土防止口腔病变,这种病变类似犬黑舌头,人工饲养的袋鼠容易产生这个问题。


  

大多数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得上“吃土”一族。商业上销售的高岭土就是用来减轻腹泻的困扰的药物。


  


吃土有哪些作用?


  1. 补充矿物质

    补充矿物质是动物的本能。


  

早在1821年,吃土现象是和血中的元素缺乏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疾病被称为萎黄病,因为贫血影响着青春少女而皮肤变得苍白。萎黄在植物中也存在,植物因为缺少元素而叶子变黄。不管对人还是对于植物,这其实是因为人类饮食中缺乏可利用的铁、锌,或其他矿物质或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缺乏这些物质。吃土是力图获得所需的矿物质。


  

通常,营养需求越大的人群,越容易出现吃土行为。例如,妇女在怀孕和哺乳期较其他时间吃泥土更加频繁。孩子在最快成长期,他们的身体要求很高的营养水平,也会吃黏土。在一些非洲部落,男子要长途跋涉去打仗前也会吃泥土。


在巴西东北部的一些地域,吃黏土让贫血学龄儿童的患病率降低。化学分析显示,黏土铁含量高。研究也发现在突尼斯和刚果用来“吃”的黏土中含有高浓度的铁。当然在今天,铁补充剂被添加到他们的饮食中了。


血液中钙含量异常低的人会产生对含有钙的东西的强烈渴望,他们会刮墙皮来吃。坦普尔大学教授Albert Schatz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一些黏土补充到事先去除营养的食物中饲喂大鼠,黏土喂养的老鼠比对照组更重,且骨骼强健,蛀牙较少。主要原因是存在于泥土中的钙,实验效果取决于黏土的类型。


2.体内排毒


黏土是理想的抗毒素,因为黏土颗粒非常细,表面积大,可以与食物中的毒素更良好地接触。黏土的晶体结构是层状叠加,层间有带正电的离子,主要是硅和铝。许多有机毒素也都有带正电荷的离子,它们通过与这些离子的位置交换而变得无害,顺利通过并排出动物的消化系统。


配糖生物碱会引起腹泻、呕吐和神经问题,在土豆里就有。南美印第安人吃土豆时,也吃些黏土,这样黏土与生物碱结合,吃土豆就很安全。


吃土可以帮助孕妇避免在怀孕前几个月会经常遇到的恶心和厌恶食物。对于食物源是来自天然带有毒素的植物,黏土可以帮助吸收这些毒素,并使其无害化。此外,少量的黏土可能通过改变胃的酸度和/或通过吸收多余的唾液缓解妊娠的不适。


当然吃土行为也有很大的风险。摄取过多的黏土会引起肠道阻塞,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畅通,因肠道阻塞而死亡的案例也常有发生。此外,黏土饮食会导致牙齿磨损,甚至被认为不是缓解,而是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缺乏,尤其是造成缺铁性贫血这样的情况发生。当然,吃土也容易便秘。


  


吃什么土?


和人类一样,动物都对所吃的土的类型非常挑剔。大猩猩和大象都有它们偏爱的位置,并多次回到那里去。众所周知东非大象会返回到某个山坡,那里的土壤含碘丰富。科学家们经过观察认为,这些大象处于缺碘的危险之中。大象泥打滚或者甩泥巴到身上可能是企图通过它们的皮肤吸收一些碘。


坦普尔大学教授Albert Schatz对在新几内亚一些以热带植物为食的鸟类的动物排毒行为进行了研究,鹦鹉、鸽子对所选择来吃的土壤非常挑剔,种子和未成熟果实中含有带正电的有毒成分如番木鳖碱、奎宁和单宁酸,这些土壤并不富含有鸟类需要的矿物质。所以它们吃土并非为了补充矿物质成分。然而,对黏土进行了分析后,发现这些黏土能结合自身重量十分之一的毒素,且和周围鸟类不吃的黏土比较,这些黏土的结合能力高出50%。


1997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Susan Aufreiter和William Mahaney分析吃土现象很普遍地区的土壤样品的化学成分,包括北卡罗来纳州、中国和津巴布韦。他们发现,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碘、铁、钙、钾和高岭石。


大多数有食土癖的人都会确保他们吃地下干净或新鲜的泥土,而不会吃被细菌、寄生虫和其他病原体污染的表土。


  


现在,吃土行为式微


1.现代营养进步


食土癖很多与体内矿物质营养元素不足有关,因此吃土也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例如,吃肉类多的人不会表现出吃土的行为。在肯尼亚,马赛人因喝大量的牛奶和牛血,就没有吃土的行为,而其邻近的Kikuya人大多以植物为食物,因此吃土现象就很普遍。


 在丹麦,只有0.01%的孕妇承认吃泥土或黏土,而在肯尼亚多达56%的孕妇会这样做。随着钙、铁、碘等强化食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得到大力推广,吃土行为也逐渐减少。


2.土壤污染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土壤特别是颗粒极细的黏土也成为各种有害微生物,尤其是给人类带来疾病的各种蛔虫、鞭虫、血吸虫、钩虫、重金属乃至难降解有机毒物的聚集之处,吃土成为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


在吃土很普遍的坦桑尼亚,有文章(2013年发表)研究了对当地孕妇经常吃的100个黏土样品,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一些样品中必需元素铁、锌、铜、硒、锰和有毒元素砷、铅、钴、镍、铀和钍的浓度都超过了WHO的标准,文章认为吃土的习惯是让怀孕的母亲和她们的孩子曝露于金属的毒性中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应采取行动,阻止吃土行为。


 总之,吃土现象是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产物,也与当地一些文化、习俗存在种种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质量的不断改善,以及医学的发达,吃土行为已经日渐式微。


(作者系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本文发表于今日出版的东方早报)



  (作者系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