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世纪中苏土壤科学的交流丨科学往事

2016-08-21 龚子同等 土壤观察

导    读


在土壤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土壤学在不断进步,中国也如此。


文/龚子同1,章扬德1,史德明1,杨帆1, 2,张甘霖1, 2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土壤通报(2016年第2期)


中俄是友好的邻邦,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历史。俄罗斯国土辽阔,有丰富的土壤资源,19 世纪80 年代B. B. 道库恰耶夫通过实践建立了土壤发生学派,俄罗斯成为世界土壤学的重要发源地,对世界土壤学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


早在20 世纪30 年代中国的谢家荣先生在《土壤专报》上介绍了苏联土壤发生学学说,他可能是介绍苏联土壤学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1935 年,侯光炯作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室的代表出席在英国牛津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后,应邀赴苏联访问,在那里撰写了《红壤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的论文,也许是最早访问苏联的中国土壤学家。


联与中国土壤科学的密集交流主要发生在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


1 中苏土壤科学交流的启始


1.1 交流的启始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汲取苏联土壤科学成就的经验,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1949 年底致函苏联科学院道库恰耶夫土壤研究所,表达了希望中苏两国土壤工作者建立联系的愿望,并立即得到了苏联科学院土壤科学委员会主席丘林的积极响应。


1953 年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首任所长马溶之随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访问苏联。继而,先后在《科学通报》、《土壤学报》和《土壤通讯》上介绍其土壤学的成就和经验,掀起了学习苏联经验的浪潮。


20 世纪50 年代,中苏两国土壤学家频繁互访。中国土壤学家除马溶之外,熊毅、宋达泉和沈梓培等土壤学家,先后访问了苏联主要土壤科研或教育机构(照片1),与此同时苏联土壤学家B.A. 柯夫达与И. П. 格拉西莫夫、C. A. 舒瓦洛夫、H. H.罗卓夫、И. H. 扎斯拉夫斯基、C. P. 巴宁等人多次来华(照片2)。




另外,农业化学家赫里斯捷娃,土壤生物化学家M. M. 康诺诺娃还来华进行专题讲学。


高教部1954 年3 月8 日在北京举办了威廉斯土壤学讲习班,并邀请苏联土壤学家涅加诺夫主讲。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产业部门的250 名学员参加了学习。对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随后,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于1954 年7 月在北京还联合召开了土壤肥料技术会议,号召进一步学习苏联土壤发生学理论和土壤分类体制。


1.2 中苏合作联合考察


20 世纪50 年代中苏合作的联合考察先后有许多项目,其中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考察等(照片3)。


同时,还在海南岛、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进行橡胶宜林地的考察等(照片4)。



其中以中苏科学家联合考察黑龙江流域持续时间较长。这是根据中苏两国政府于1956 年8 月在北京签订的关于共同进行调查黑龙江流域自然资源和生产力发展远景的科学研究工作,以及编制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上游综合利用规划的勘测设计工作的协定而进行的,于1960 年结束。


主要任务是:研究黑龙江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和对发展矿产有价值的地质条件,以便建立工业原料基地和粮食基地;研究流域内主要河流的水力资源,并对制订其径流调节和利用的规划提出建议;研究流域的运输现状并制订黑龙江流域运输开发的规划;并对流域内国民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意见。


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分为综合组(包括水能、水文及经济)、地质组、交通运输组及自然条件组。自然条件组有综合、地貌、森林及渔业4 个考察队,由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宋达泉副所长和苏联科学院柯夫达通讯院士领导,由中方专家14 人、苏方专家16 人组成。


此项考察,由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编辑《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学术报告》1 ~ 3 集,于1958~ 1960 年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共110 万字。


1.3 土壤学人才培养


中国人到苏联留学是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的。当时是一批壮怀激烈的年轻人到莫斯科探求中国革命的道路。20 世纪50 年代,新中国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派遣了大约一万名留学生赴苏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土壤学方面,中国政府陆续向苏联科学院道库恰耶夫土壤研究所、莫斯科大学和季米里耶捷夫农学院等全国性或其他加盟共和国的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派遣留学生、研究生或实习生,直到文革开始为止。


后学成回国并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土壤专业人才,总数约200 人(照片5),占留学生总数的2%左右。


其中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的有15 名(照片6)。


涉及的专业有土壤物理、土壤矿物、土壤化学、农业化学、土壤地理、森林土壤、盐渍土改良、水土保持以及同位素技术在土壤学上的应用等。


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对吸收引进苏联土壤学各分支学科的成就和发展中国土壤科学起了重要作用。


2 俄罗斯—苏联几位土壤学家


俄罗斯土壤学派奠定了土壤学发展的基础。20 世纪苏联土壤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土壤学家。


俄罗斯土壤学发展过程中,在道库恰耶夫之后的西比尔切夫(Сибирцев Н. М. 1860 ~ 1900)、维索茨基(Высоцкий Г. И. 1865 ~ 1940)、格林卡(Глинка К.Д. 1867 ~ 1927)、涅乌斯特鲁耶夫(Неуструев С. С.1874 ~ 1928)、盖德罗依茨(Гедройц К. К. 1872 ~1932)、普里尼什尼科夫(Прянишников Д. Н. 1865 ~1948)[4]和威廉斯(Вильямс В. Р. 1863 ~ 1939)等学者的研究对土壤学发展都有很大的贡献。


继之,普拉索洛夫(Прасолов Л. И. 1875 ~ 1954)、波雷诺夫(Полынов Б. Б. 1877 ~ 1952)、丘林(Тюрин И. В.1875 ~ 1954)、柯夫达(Ковда В. А. 1904 ~ 1991)和格拉西莫夫(Герасимов И. П. 1905 ~ 1985)、维诺格拉特斯基(Виноградский С. Н. 1856 ~ 1953)、安奇波夫-卡拉塔耶夫(Антипов-Каратаев И. Н.)、罗杰(Роде А. А.)、吉莫(Димо В. Н.)等也对土壤学也有诸多贡献。


本文不拟一一列举其贡献。除重点介绍俄国土壤学奠基人———道库恰耶夫外,着重介绍与中国有关的几位苏联土壤学家。


2.1 B. B. 道库恰耶夫(Докучаев В. В. 1846 ~ 1903)


俄国自然科学家,现代土壤发生学的奠基人。1846年2 月17 日生于摩棱斯克州米留可澳村,1903 年10 月26 日卒于彼得堡。1871 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自然科学部物理化学系,1878 年获硕士学位,1883 年获博士学位。


从1872 年起任彼得堡大学地质陈列博物馆馆长,当年被选为彼得堡自然科学工作者协会正式会员。1874 ~ 1877 年在普通工程学院的建筑学院任教,1883 年起为彼得堡大学教授。1871 ~1877 年他完成《俄罗斯欧洲部分河谷的形成特征》硕士论文,其博士论文为《俄罗斯的黑钙土》。


他的主要贡献:


(1) 成土因素学说———土壤不只是岩石风化物,而是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诸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有自身发生层规律的历史自然体;


(2)地带性学说———论证了自然现象的地理规律性,在一定生物气候条件下,土壤成带状分布,尤其是在俄罗斯-乌克兰大平原上,据此提出了地带性学说;


(3) 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伴随着土壤发生学派的建立,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发生土类名称,如黑钙土、栗钙土、灰化土、盐土、碱土和沼泽土等;


(4) 防治土壤干旱的综合措施———在《俄罗斯草原今昔》一书中系统阐述了防治草原土壤干旱的策略。


他的学术思想影响到森林学、土壤改良学、水文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和其他科学的发展。在1889 年世界巴黎展览会上,展出一套俄罗斯土壤专集,以及已出版的道库恰耶夫专著,被授予金质奖章。


1914 年他的学生格林卡著作《土壤形成类型》俄文版,此后被译成英文,从而加速了道氏学术思想在世界上的传播。


在1946 年3 月道库恰耶夫诞生100 周年之际,建立了道库恰耶夫金质奖章,授予苏联土壤科学领域优秀成果的科研工作者。


苏联农业科学研究院土壤研究所,中央黑土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哈尔科夫农学院等都以道库恰耶夫命名。莫斯科大学前还有道库恰耶夫的大型塑像。


2.2 B. P. 威廉斯(Вильямс В. Р. 1863 ~ 1939)


威廉斯是苏联的土壤学家和农学家,他是继道库恰耶夫以后的杰出的苏联学者。其学说的要点:


(1)土壤基本特性是肥力,他认为土壤不同于母质的本质是具有肥

力。土壤是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2) 提出土壤统一形成过程学说,由于地面植物群落及其相伴随的微生物的不断更替,土壤类型也随之发生更替。


从时间因素来说,各地不同的土壤是整个土壤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或环节。这就是统一土壤形成过程学说的中心思想;


(3) 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的基础,由细小而稳固的团粒结构所组成的土壤肥力最高,它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满足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要;


(4)制订草田轮作制,即定期栽培多年生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可以充足天然肥料,肥沃土壤。威廉斯关于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肥力的学说是有科学基础,但草田轮作制即使在苏联国内也很难实行,在耕地有限的国家更难实施。


反对威廉斯理论的主要是普里尼什尼科夫院士,他不否认三叶草和其他草本植物可以改良土壤,但强调不能忽视无机肥料。赫鲁晓夫最后也未在乌克兰推行草田轮作制。


2.3 Б. Б. 波雷诺夫(Полынов Б. Б. 1877 ~ 1952)


苏联杰出的土壤学家,最早提出了风化壳的概念,是景观化学元素迁移规律科学的奠基者。


1900年毕业于彼得堡林学院。1907 年起在诺瓦切尔卡斯克顿河工程学院任教,1920 年晋升为教授。


1922年起在俄罗斯生产力委员会土壤部(1925 年改为苏联科学院道库恰耶夫土壤研究所) 任职,曾担任土壤矿物研究室主任。


1928 年起任列宁格勒大学教授,开设土壤地理学课程。先后担任第一届国际土壤学大会上亚洲土壤图编集委员会主席、苏联科学院地质地理学部委员,1946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波雷诺夫曾在远东地区(20世纪30 年代曾到过中国东北)、顿河流域、高加索和蒙古工作过,十分注重土壤的风化过程和土壤形成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联系。


代表论著有“风化壳”、“红色风化壳及其上的土壤”和“有机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等。1934 年出版了《风化壳》专著,发展了地表风化壳理论,阐述了风化产物的分布、风化壳类型及其地貌条件,后由他学生译成英文,在全世界传播。


1946 年提出了地球化学景观概念,他指出了表生带中元素迁移的强度和次序,并提出生物吸附系数、水迁移系数和空气迁移系数等,将表生带中元素迁移从概念到实践联系起来。


他的学生Α.И. 彼列尔曼(Перельман А. И.)在《后生地球化学》一书中进一步扩展了波氏理论的研究内容。在他的著作中,论述了表生地球化学有关的物理化学基础,论述了表生地球化学的类型及其过程,还论述了地球化学垒的概念。他们的学说不仅在土壤界,在地学界也有广泛的影响。


2.4 И. П. 格拉西莫夫(Герасимов И. П. 1905 ~1985)


苏联土壤学家、地理学家。1905 年12 月9 日生于卡斯特洛姆。1951 年起任苏联地理研究所所长。1953 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并任苏联地理学家全国委员会主席。1960 ~ 1968 年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1963 年起任苏联土壤学会主席。


致力于土壤地理学、古地理学、地貌学、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以及建设地理学研究。最先对苏联国土上的冰期进行研究和分析。


根据地壳的新构造运动,研究了地貌分类和地貌发育问题。50 年代提出建设地理学思想,主张地理学研究人与自然或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规律。70 年代提出地理研究的综合方向,使地理学在人文化、社会化、经济化和生态化的趋势下,不断发展。


他对世界土壤有广泛的考察研究,并进而探讨其分布的地理规律性和编制了相应的世界土壤图。在他所著的《土壤学·土壤地理学原理》一书中,不仅论述了苏联境内土壤分布的地理规律,同时对中—西欧、亚洲、非洲、北美和拉美的土壤分章进行探讨。


他于1955 年来华作全国性的考察,与马溶之合著《中国土壤发生类型及其分布》一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土壤的发生分类和地理分布。该书的中文出版,应该认为是中国引进苏联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的正式开始。


2.5 B. A. 柯夫达(Ковда В. А. 1904 ~ 1991)



苏联土壤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3)。


生于1904 年12月29 日,1991 年10 月23 日逝世。1927 年毕业于克拉斯罗达尔农学院,1934 年获哲学博士,1939年获科学博士。


1931 ~ 1959 年在道库恰耶夫土壤研究所创建盐渍土研究室,并担任室主任,1939 ~1941 年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41 ~ 1942 年任苏联科学院乌茨别克分院土壤和植物研究所所长,1953 ~1958 年任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土壤教研室主任和教授,1958 ~ 1964 年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自然科学和精确科学部主任。


柯夫达还是苏联科学院土壤和光合作用研究所的创建者和第一任所长(1970 ~ 1984)。曾多年担任全苏土壤学会执行主席(1971 ~ 1989)。曾任第10 届国际土壤学大会主席(1970 ~ 1974)和国际土壤学会第V 专业委员会主席。


他还是“生物圈”科学讨论协会的组织者和负责人之一,在他的“土被和生物圈的保护问题”等专著中,系统阐述了土被对生物圈作用的新观点,及其对全球的影响等。


柯夫达发表科学论文600 多篇,专著30 多本书,如《盐土和碱土》(1937)、《盐渍土的发生和演变》(1946、1947 两卷)、《苏联漠境地球化学》(1954)、《中国土壤和自然条件概论》(1959)、《土壤学原理》(1973)、《土被的保护和全球生物圈问题》(1989)等。他还参与了伊朗土壤图(1941 ~1945)、中国土壤图(1958)、亚洲土壤图(1971)和世界土壤图(1965 ~ 1974)的编制。


柯夫达曾接受过苏联国家奖励(1951、1953),道库恰耶夫金质奖章(1967),法国土壤学会银质奖章(1971)等。


1954 ~ 1957 年间应郭沫若院长的邀请,柯夫达教授来华担任中国科学院总顾问。协助制订中国科学院长远规划。


并在他的建议下,仿效苏联科学院生产力委员会综合研究自然资源,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各学科力量综合研究中国各地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潜力,为国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 中苏土壤科学的交流


3.1 苏联土壤科学对中国的影响


3.1.1 俄译中著述土壤学著作


先后翻译出版了一批苏联土壤学著作,涉及面很广,包括土壤地理、土壤地球化学、土壤矿物、农业化学、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化学和土壤侵蚀的防治,以及一些土壤学的教科书(如威廉斯的《土壤学》),粗略估计共有50 本之多。


其中以综合类、土壤地球化学和土壤改良较多。就作者而言,柯夫达的著作就有8 本之多。土壤学文献:为了介绍苏联土壤科学的研究动态,1955 年创刊《土壤学译报》,共出版了15 期,前后共发表论文174 篇、文摘322 篇。


3.1.2 对中国的影响


(1)全面学习俄罗斯土壤发生学理论:从北京举办威廉斯讲习班开始,继而在各省也相继开展类似的活动,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发生学理论在中国广泛传布。


(2)接受地带性学说:以地带性学说为基础开展了土壤区划,首次提出了七级土壤区划系统以及相应的土壤制图工作。


(3)采用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并将发生分类大规模应用于土壤调查制图:采用以地带性学说为基础的地理发生分类,建立了以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的五级分类制。又如热带为砖红壤、亚热带为红(黄)壤、温带为棕壤(褐土)等很有规律,但没有充分考虑同一地带不同发育阶段的土壤;土壤基层分类为土种,土种由土类往下展开,因而不够稳定。


(4)仿效苏联模式建立土壤科学研究体系:土壤学是莫斯科大学9 大科学之一,苏联科学院设有道库恰耶夫土壤研究所,参照苏联模式中科院设土壤所、林业土壤所;农林科学院设土壤所,各级农科院(所)有相应的土壤肥料所(系);农业类大学设有土壤系。


3.2 中国土壤研究对苏联土壤科学的影响


3.2.1 中译俄论著 


1955 年在莫斯科出版了中国土壤学家刘海蓬的《中国的土壤》(1953 年出版于上海)俄译本。


许多中国土壤学家以俄文发表论文,如宋达泉关于黑土的论文,熊毅关于盐土的论文,李庆逵关于热带土壤的论文,侯光炯关于红壤的论文以及马溶之关于中国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的论文等。


同时,还有上百篇中国学者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被译成俄文。


3.2.2 对苏联土壤科学的影响


通过中苏土壤学家的交流,特别是苏联土壤学家在中国的考察,中国土壤学研究对苏联土壤科学也产生了影响。


(1)中国古代土壤研究的吸引: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苏联学者盛赞中国数千年前就有了发达的农业,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古代土壤学的雏形逐渐形成。


这可追溯到《禹贡·地员篇》中对九州土壤的分类和评价;至今仍保留在北京中山公园的“五色土”显示了明代对土壤的分类规律已有清楚的认识。格拉西莫夫对此表示赞赏。


(2)地带性学说的拓展:俄罗斯土壤学派发源于俄罗斯-乌克兰大平原,地带性学说是一个重大发现。但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具有“非常多样的土壤与异常多的土被结构”,所以中国土壤的分布特点:水平分布不完全水平,垂直分布也很特殊。


因而,格拉西莫夫与柯夫达在实地考察了中国土壤和合编了《中国土壤图》后,很难用已有理论解释,常以“异常”和“复杂”来形容中国土壤的分布,在亚热带、热带地区尤为明显。这是对地带性学说的拓展和补充。


(3)成土因素学说的发展:五大成土因素是重大成就,但在中国这样精耕细作的农业国家人为作用强度很大,是欧美无法比拟的,因此除了五大因素外人为因素显得重要。


苏联学者在论述中国的“水稻土”、“黑垆土”和其他人为土时已注意到人为作用的重要性。柯夫达提出:“要了解中国今天的土被情况,仅从这个国家的自然历史条件来考察是很不够的。研究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人们经济活动对土壤发育所引起的巨大的决定性作用,是认识这个国家土壤和土壤肥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


(4)热带土壤研究的促进:苏联是寒温带和温带国家,亚热带土壤分布面积非常有限,道库恰耶夫的理论也基于对温带土壤的研究。


苏联学者认为中国亚热带土壤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中国热带土壤研究,促进了苏联土壤学者的研究。C. B. 佐恩曾来华与李庆逵就热带土壤进行合作研究。后来,他著成了热带、亚热带土壤专著,看来这多少与中国土壤科学的交流有关。


(5)中国水土保持备受重视:中国水土保持成就备受重视,苏联学者特别提到中国人民在水土保持方面的经验,应加以研究和推广。


“中国南方诸省水土保持更令人惊叹。山坡上的梯田不仅可以栽种作物,还可以人工浇灌。这里的梯田系统构成整齐的几何图形,数十级乃至数百级梯田构成等高台阶,由河谷山地上升。从飞机上俯瞰这些梯田地面,整个山区就似人造等高线模型”。


3.3 中苏交流中的两本专著


3.3.1 И. П. 格拉西莫夫、马溶之的《中国土壤发生类型及其地理分布》


这是格拉西莫夫于1955 年,作为苏联科学院代表团成员,在中国作了两个月的土壤考察基础上与马溶之合作完成的。


考察地区包括北京郊区、西安地区、重庆北碚、广州、南京以及东北的沈阳、白城子、齐齐哈尔、安达和哈尔滨地区。该书于1958 年在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共84 页,中文版全文发表于同年《土壤专报》第32 期。


该书除序言和中国土壤地理一般规律外,阐述了15 个不同地区的土壤,着重论述了这些土壤的分布、发生和性质。


该书以马溶之所编的《中国土壤图》为基础,改编的1∶400 万土壤图作为附图。书中提到竺可桢副院长的陪同,还有中国土壤学家马溶之、宋达泉、熊毅、李庆逵、侯光炯、朱显谟、侯学煜等的帮助。他说“没有中国土壤学家的帮助,不可能做出大的成绩”(照片7、照片8)。




同年,格拉西莫夫、舒瓦诺夫和罗卓夫在南京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作了题为《苏联现代土壤地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系列讲座。


假如说涅干诺夫仅仅提出了土壤发生分类的一般概念,那么格拉西莫夫则从理论到实践结合中国情况介绍了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从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3.2 B. A. 柯夫达的《中国土壤与自然条件概论》


自1954 年柯夫达担任中国科学院总顾问期间及以后5 年里,曾多次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和其他土壤研究机构参观访问,交流学术经验与意见。


他曾到中国不少地区现场考察土壤,在收集了中国大量已刊或未刊的土壤资料后,于1958 年写成初稿,1959 年10月在莫斯科科学出版社用俄文出版了《中国之土壤与自然条件概论》一书。


该书由陈恩健、杨景辉等译成中文,1960 年在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1 章,52万字。书中,以其特长的地球化学观点,论述了中国主要风化壳类型,并着重对中国土壤的近代积盐过程、盐土类型及其改良利用的典型经验进行论述。


对西北的黄土及其侵蚀、东北黑土、棕壤与褐土以及红壤与黄壤均先后做了重点论述。书中附有与中国土壤学家合编的1∶1000 万的中国土壤概图。这本书的编写,主要依靠中国同行提供的大量资料,特别提到了马溶之、宋达泉、熊毅、李庆逵、李连捷、陈恩凤和侯学煜的合作(照片9、照片10)。




书中所述有他自己观察所得,同时他也接受了不少中国土壤学家所用的土壤概念和名称。因此,这是一本中国土壤学观点与苏联土壤学观点相互交流的产

物,该书已译成英文和日文,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


4 几点思考


回顾半个世纪前中苏土壤学家交流,我们深感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土壤学对外交流主要限于与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


加之,当时苏联土壤科学的发展处于一个鼎盛时期,因此,加强中苏土壤学交流,学习苏联土壤学研究成就的确促进了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


但是科学总是在不断前进的,在土壤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土壤学在不断进步,中国也如此,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能否定苏联土壤学研究对中国发展的历史贡献,其中有些研究、交流成果至今并未失去应有的价值,但有些似乎可谨慎地舍去。


这里仅从土壤地学角度试列举一、二例加以讨论。


4.1 土壤地球化学等研究成果值得借鉴


苏联土壤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值得借鉴。波雷诺夫土壤地球化学的思想,不仅注意到根际附近的土壤,而且从地表到岩石圈之间深厚的表生带。他关于风化壳的论述中,把土壤与周围圈层的关系联系起来。


他提出风化壳及其元素迁移规律的观点比Mattson提出土壤圈的概念还要早。他提出的景观地球化学的观点具有明显的生态学思想,至今并未失去其学术价

值。


柯夫达土壤地球化学的观点,不仅对解释盐分运移的地球化学过程和盐渍土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地球化学找矿也具有参考价值。


А. П. 维诺格拉多夫的《土壤稀有元素和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及《微元素地理学》对当今土壤环境保护仍具有一定的意义。特别是当前在理论上正在探索关键带(critical zone),实践上面临土壤污染的问题,因而更值得我们重视。


中国以前学习苏联,常偏重于土壤发生分类,实际上苏联土壤地球化学研究的成就不容忽视。


有一位美国学者曾指出,研究土壤圈怎么不提苏联学者研究成就呢?!俄罗斯有一个以维尔纳斯基命名的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内设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虽然与我们有一定联系,但并未有深度的合作,看来这方面尚有潜力。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国际交流,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交往的着重点在欧美,实际上作为土壤学的发源地,俄罗斯(苏联)土壤学研究的一些成就仍值得我们学习和相互交流。


4.2 沿用的苏联地理发生分类似应改变


苏联好的经验应该学习,但发展滞后的东西似应改变。在国际上20 世纪60 年代兴起了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土壤系统分类,70 年代在世界上传播,

联合国FAO 和WRB 争相仿效,提出自己的土壤分类。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系统分类,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人为土分类已经被国际WRB 全盘采用,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现在俄罗斯也在探索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新的土壤分类,并在很大程度上采用WRB 原则和方案。目前土壤分类已进入定量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时代,而土壤地理发生分类在中国的影响继续存在,其原因可能是:


(1)广泛应用。20 世纪50 年代引进了以地带性学说为基础的定性土壤地理发生分类,并在中国大规模开展土壤调查加以应用,在此后的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继续应用。


(2)已有资料的积累。鉴于中国老一辈土壤学家熟悉这一分类,并应用这一分类撰写了许多著作和论文,因而其影响延续下来。但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土壤系统分类资料的积累,特别是以土系为核心的土壤基层分类研究的开展,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将进一步完善,并将被更广泛的应用。


4.3 应扩大中国土壤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影响


俄罗斯—苏联土壤学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这和他们重视国际交流和合作有一定关系。俄罗斯-苏联土壤学家足迹遍及全球,这不仅有利于本国土壤学的发展,也可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合作。


据悉1959,1964和1978 年苏联学者提交他们在国外研究的论文集。早些时候我们本身力量有限,但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土壤科学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


加之,中国农业已取得连年丰收,有条件,也有必要加强对外交流。从国家的全球战略看,中国土壤研究完全可以配合“一带一路”走出去,与友好国家一起为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看来,这也是中国土壤学家应该考虑的国际义务。


相关阅读


20世纪美国土壤学家对中国土壤地理学的贡献|科学往事


一周热文推荐


白银之殇: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背后|观察


人民日报:保护耕地应让种粮“有赚头”|观点


中国农村土地困局|观察


从近代江南地区化肥和有机肥使用变化思考当代施肥理念|历史


月度热文推荐


“土十条”的“安全利用”和“化肥减量”的韶关样本|观察


业界权威人士热议: 耕地质量怎样保护|推荐


土壤学不应忽视对作物土传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观点


陈能场:土壤修复目标应是“土壤健康”|观点


一种农田土壤重金属影响评价的新方法: 土壤和农产品综合质量指数法|研究


耕地土壤镉污染管控的5个对策|研究


土壤学家和他们的名言(第二季)|推荐



连载推荐


医生的土壤情结(第四季): 从3个案例了解“土壤-营养-健康”关系|连载


医生的土壤情结(第三季): 被渐忘的“土壤情结”|连载


医生的土壤情结(第二季)|连载


医生的土壤情结(第一季)|连载



“土壤观察”微信群2群开通,欢迎各位师友入群交流交流,请扫描二维码邀请加入


我们是“土壤观察”(turangguancha),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