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稻从哪里来|娓娓稻来

2018-03-08 土壤观察

导  读


我们每天唇齿相依的稻米,来自先民的不断选择驯化。


文/沈希宏(中国水稻研究所博士)

来源:杭州日报(2018年3月2日)


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原产亚洲西部,玉米来自中南美洲。而水稻,作为亚洲的粮食,世界上约一半人口的主食,它的故乡在中国。


我国已先后发掘了200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古稻谷遗存。在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浙江浦江上山等等,考古人员都发现了距今12000-16000年前的古栽培稻。那时先民已经从自然采集中注意了人为选择,学会了种植水稻。而后的过程,以浙江为例,有8000年前的萧山跨湖桥遗址,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桐乡罗家角遗址,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遗址,都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早期栽培稻遗存,其水稻化石——植硅体的特征,与现代栽培稻越来越相似。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唇齿相依的稻米,来自先民的不断选择驯化。


古稻存在的年代,是通过C14的半衰期来测定的。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从古稻中提取了DNA,通过基因组分析也不约而同地证实,水稻的驯化,是在约10000年前,从中国南方地区的普通野生稻开始的。而驯化的第一个特性是不散落。因为野生稻的稻谷很容易散落,没成熟就自己掉地上了,让我怎么收获你。基因型的分析也发现,古栽培稻尚处于籼粳混杂状态。现代栽培水稻的两个兄弟,籼与粳,还是后来才分的家。籼稻喜热,粳稻宜温。


我想,更早更早以前,水稻也就是一棵草。草上结了种子,慢慢地被人类发现,尝试食用。慢慢地,去播种它,收获它。


史记·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稻种,种在水田里。没有稻谷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余的地方分过去。唐宋以来,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全宋词》就收录了三十一首咏稻词。水稻在南方已是广泛种植。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记载: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明代水稻,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主食。


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又经伊朗传入巴比伦,再传至欧美等国。两千多年前,秦国方士——徐福,把稻种带到了日本。


最近媒体报道,良渚莫角山遗址发现了多达20万斤的碳化稻谷。一扎扎束好的稻谷,还带着小穗,颗粒分明。也发现了大型的水利工程和城郭遗址。而镰、石犁、石制耘田器的发明使用,更是说明良渚的水稻耕作系统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一千年看北京,二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良渚。良渚文化,也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我终于在一个周末的上午,随一位记者到了良渚遗址。突然就见到了5000年前的碳化水稻,像是见到了水稻的故乡。激动不已。放几粒在手上端详,粒子有长有短,颖壳分明,有的颖尖带芒。有机质已经在漫长岁月中流失殆尽,只剩下了一粒粒不可磨灭的碳。我明白,古稻一经挖掘,见到了阳光空气,瞬间就会氧化成碳。碳化的水稻,已是轻如鸿毛,却重于泰山。考古工作人员说,你们可以去现场看看。真的吗?几个大人和孩子,飞奔而去。5000年,真也不远。


多年以前,在河姆渡博物馆见到过刚刚挖掘的古栽培稻照片。一粒粒姿态各异地嵌在泥土里,鲜活明亮。犹如昨天。翻拍了一张,一直用作手机的屏保。以为膜拜。


很多读者还没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如果觉得土壤观察做得不错,记得点个赞表示鼓励哦。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近期推荐:“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从问题到解决方案:土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推荐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中的土壤科学与技术问题|推荐


我国土壤污染的区域差异与分区治理修复策略|“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粮食安全保障|“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调控的科学问题与技术措施|“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面向作物产量和环境双赢的氮肥施用策略|“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生物质炭与土壤可持续管理:从土壤问题到生物质产业|“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与速率:认识、挑战与研究建议|“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土壤侵蚀:从综合治理到生态调控|“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与肥力提升的成效与建议|“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欢迎各位师友加入土壤观察读者微信群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邀请加入



我们是“土壤观察”(turangguancha),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土壤观察兄弟号“环境与健康观察”,

以专业角度传播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环境与健康观察最新文章:最大家谱揭示环境对寿命影响:寿命长短与遗传因素关联有限|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