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壤环境保护的好帮手——《环境土壤学》(第三版)上市|欢迎订购

土壤观察 2021-03-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上海科学书店 Author 科学上办

导  读


由著名环境土壤学家陈怀满研究员领衔,众多知名土壤学者参与编著的《环境土壤学》(第三版)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温馨提示,文末有本书订购方式,欢迎订购!


来源:上海科学书店公号(2018年8月29日)



什么是环境土壤学


环境土壤学是研究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土壤质量与生物品质、土壤与水和大气质量的关系、人类居住环境问题、土壤与其他环境要素的交互作用以及土壤质量的保护和改善等土壤环境工程的相关研究及应用,其核心问题是土壤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土壤环境保护的现状


2010年以来,土壤环境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时表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作出了系统而全面的规划与行动部署,彰显了国家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决心。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在顶层设计中昭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书出版的意义


本书第一版于2005年2月问世,在相当程度上适应了当时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李学垣教授在对该书的评价中认为,“在2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该门课程的通用教材中,首次明确了它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士壤学的主要内容和标志。从内容和体系上体现了它是一门新兴的土壤学与环境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2010年,本书再版,在学科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基本概念的科学性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价值观的大背景下,《环境土壤学》将为国家完成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目标、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更有成效的系统理论和技术支撑,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公众的需要,成为推动本书修订第三版的巨大动力!


本次修订的内容


在本次修订中,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和前沿性相结合,综合性、系统性和案例分析相结合,课堂内容和课外阅读与练习相结合的”结构体系。


主要特点:


1. 凸显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污染物在土壤圈的行为与影响因素、污染土壤的防控与修复、土壤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学研究法等。


2. 增加了土壤新型污染物与环境质量,新型污染物是指在环境中新发现的,或者早前已经被认识但新近引起关注且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具有风险的污染物,主要讨论了土壤中的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以及纳米颗粒污染的相关问题。


3. 增加了土壤矿质元素与人体健康,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健康和健康世界与土壤健康的依存性,呼应公众对土壤健康的关注。


4. 将污染土壤的修复划分为农用地和场地两个部分,农用地污染土壤修复单独成章,而场地污染土壤并入土壤环境工程,充实了土壤环境工程的内涵。



本书兼具理论性、资料性、时代性和实用性,既是普通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通用教材,亦是该学科领域的论著,可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陈怀满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后在职进修,先后获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退休。1967年至今一直从事土壤环境保护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为科研工作及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尽责尽力,乐于奉献。期待《环境土壤学》为培养人才、为土壤生态与环境质量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朱永官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2002年回国工作,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澳联合土壤环境实验室主任。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9~2018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科联(ICSU)“城市化与人类福祉”研究计划科学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科学顾问(2004-2012)、国际土壤联合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际放射生态联盟副主席等。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在污染效应和控制原理、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和多尺度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机制等领域做出了系统性的创新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等。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第一完成人),2013年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科学奖,并获得留学回国成就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已在Science, 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Plants, PNA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担任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Innovation主编、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副主编,以及多个国际刊物的编委及国内多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等。


董元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科学院泰州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中心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泰州市科协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委员、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土壤生态、污染生态、土壤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7项,获PCT授权专利1项。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项。此外,获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奖先进个人二等奖、2012年度及2016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及促进奖,2012年江苏省科协与中共江苏省委农工办联合授予“江苏省兴农富民工程优秀科技专家”,2016年九三学社中央授予全国“九三楷模”称号。



周东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中科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主持多个国家973、86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已发表SCI论文27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6项、省部级奖励2项。现任Plant and Soil,J Soils &Sediments和Geoderma Regional等10多份国内外刊物编委。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等称号。


相关阅读:土壤环境保护的好帮手:科学版《环境土壤学》(第三版)即将发行|推荐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进入微店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