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近期两则科研进展|研究

土壤观察 2021-04-27

导    读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近期两则科研进展。


来源:根据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近期相关报道整理


长期施肥下土壤固氮菌群落构建研究取得进展


在宏观生态学理论中,群落的构建机制是生物多样性产生和维持的核心研究内容。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常被用来解释群落的构建过程。生态位理论强调的是确定性过程的作用,即环境过滤和种间相互作用对群落的影响;中性理论强调的是随机性过程的作用,即随机扰动,随机扩散以及随机的出生、死亡对群落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农业施肥管理显著影响土壤固氮菌多样性与群落组成,然而,施肥对固氮菌群落构建的影响鲜有报道。


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安徽蒙城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土壤固氮菌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显著改变了固氮菌群落组成,降低了固氮菌多样性,而化肥配施有机粪肥则有利于固氮菌群落结构的稳定和多样性的维持;长期施肥下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主要受到土壤pH调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所有处理中土壤固氮菌和总体细菌的群落构建均由确定性过程主导,但施肥增加了固氮菌群落在系统发育上的随机性,而这一现象在总体细菌群落中并没有出现。该研究阐明了长期施肥管理下砂姜黑土固氮菌群落演替特征,提出了群落构建过程中系统发育保守性的重要性,为通过合理农业管理提升土壤固氮潜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3807171830276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固氮菌的优势类群


土壤固氮菌和总体细菌群落构建的差异(A:固氮菌;B:细菌)


硅循环与同位素分馏特征证实亚热带地区黏土矿物的再生过程


脱硅富铝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壤最重要的形成过程。基于岩石、土壤、植物和水体硅含量的研究已经表明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存在旺盛的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随地表和淋溶过程流失的硅可来源于不同的土壤组分,如何能够追踪硅迁移的路径和流失的硅源,从而动态、系统地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和机理仍然是深入理解脱硅富铝化过程的关键。


南京土壤研究所杨金玲研究员在皖南花岗岩小流域内系统地观测了岩石、土壤、植物和水体的硅同位素值。发现流域体系中岩石、土壤、植物、水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硅同位素分馏,径流水中的硅偏重,植物和土壤中的硅偏轻,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图1,图2)。而不同土壤组分之间硅同位素分馏也十分明显,土壤黏粒明显富集轻硅,而且随着土壤的发育,硅同位素的分馏一直在进行。因此,土壤硅同位素值与土壤的发生演变密切相关(图3)。



图1:流域系统中的硅同位素分馏



图2:植物体内的硅同位素分馏



图3:土壤不同组分的硅同位素分馏


通过流域内岩石、土壤、植物和水体的硅同位素值比较,结合硅在自然界中动力学分馏的原理,进一步明确了该地区岩石、土壤、植物和水体内硅同位素的分馏过程(图4),发现径流水中的硅主要来自原生矿物风化过程,受植硅循环过程的影响较小,这一研究结果与利用流域内硅循环通量计算结果相一致。因此,水体的硅同位素值能够指示硅的来源。



图4:典型花岗岩发育土壤体系中的硅循环和同位素分馏过程


水体明显富集重硅同位素(δ30Si值为+1.5 ‰),这样土壤脱硅过程会不断降低土壤的δ30Si值。但由于植物优先从土壤中吸收轻硅,其在植物体内进一步分馏(图2),导致以落叶归还土壤的植物硅酸体硅可以减缓土壤硅同位素值的进一步下降。


黏粒显著富集轻硅同位素(δ30Si值为-1.1 ‰),证实了一个重要成土过程的存在——次生黏土矿物的再合成过程。一般认为,土壤中的黏土矿物主要有3个形成途径:岩屑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再合成。化学风化是矿物逐渐脱盐基和脱硅,这个过程硅同位素不分馏(图5①, ②, ③, ④);岩屑物理破碎过程硅亦不产生分馏。因此,黏粒富集轻硅同位素证实了土壤黏粒的再生机制(图5⑥),而且这个过程很可能是亚热带地区次生黏土矿物形成的主要机制。



图5:黏粒硅同位素偏轻指示了矿物风化和次生黏土矿物的形成过程


上述研究成果最近发表于Geoderma 337 (2019) 479-490. https://doi.org/10.1016/j.geoderma.2018.09.047. 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41471176; 41571130051)资助。


 如果觉得土壤观察干得不错,请给我们点个赞鼓励一下



“土壤家”近期文章推荐

重金属在灰尘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指南申报项目视频答辩评审专家名单公告


“环境与健康观察”近期文章推荐

大型食草动物有助对抗全球变暖影响

“土壤观察”近期文章推荐

近期3则土壤科研进展|研究


全国人大报告: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 部分地区污染速度仍在加快|观察


“土壤家”是“土壤观察”、“环境与健康观察”兄弟号。“土壤家”公号开展土壤科学、研究成果、行业会议、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合作和推广,欢迎垂询。加入土壤观察读者交流群、合作咨询请加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或发邮件至149996384@qq.com)联系了解


我们是“土壤观察”(turangguancha),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兄弟号矩阵,请长按识别或扫一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