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痰湿体质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岐伯有道 2020-09-18

 点击上方"岐伯有道"可关注我们

怠惰沉重,容易发胖。

这里说的痰不是气管里生成的分泌物,

身体津液没有正常运化而淤积成的废物

痰湿体质最显著的症状是肥胖。

但是并非所有的肥胖人都是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形成主要和脾脏功能相对不足有关。

人体的70%左右都是水分,就像一条河流。

河流上游归肺脏管理,中游归脾脏管理,下游归肾脏管理。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脾主运化”。

一旦脾脏相对长期不足,就会呈现出所谓的痰湿体质。





什么是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症状



1、 肥:大多数表现为大腹便便,是因为脾胃运输转化功能相对不足,导致体内水液无法正常分布疏散而造成痰湿。


2、 贪睡:痰湿者血液浓稠度较高,大脑缺氧,脑部供血不足,因而记忆力变差、注意力下降。尤其脾虚者早上反而容易想睡觉。


3、 油腻:皮肤毛孔也是人体代谢通道之一,痰湿者的皮肤代谢物往往比较油腻、粘稠,极易形成青春痘。


4、 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痰湿者脑部供血不足,往往使得反应比较迟钝。



5、 舌头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厚:舌质颜色淡,整体比较胖嫩,舌边能看到成排的牙印,舌苔比较厚,常常显得白腻;热性痰湿会出现黄色舌苔;寒性痰湿会出现白色舌苔。


6、 月经量少、月经延后甚至闭经,又其容易产生多囊性卵巢肿瘤,如果痰湿肥胖又同时有月经不调的现象,治疗时间就必须延长。


7、 不喜欢喝水:口中黏腻,很少口渴,喝水也不易吸收,易至腹胀。小便浑浊、起泡沫:痰湿者体液粘稠,因此常见小便混浊之状。





痰湿体质容易导致的疾病




肥胖——“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痰湿者极易发胖。


高血压——一般伴有胸闷、恶心、眩晕、肿胀症状的高血压。


高血脂——痰湿提高了血液粘稠度,容易引发高血脂。


脂肪肝——饮酒、饮食肥腻、熬夜引起的脂肪肝,多数与痰湿体质有关。


冠心病——痰湿引发高血脂,再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引发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很容易引发脑血管疾病,如:中风或暂时性脑缺血。


青春痘——痰湿体质的皮肤以油性居多,很容易长痘痘。


胃病——痰湿体质者往往由饮食不节制,长久下来就容易患胃肠疾病。


月经不调——容易形成月经延后、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痰湿体质养生方案



常用中草药



重点调补肺脾肾。可用温燥化湿之品,如半夏、茯苓、泽泻、瓜蒌、白术、车前子等。但是要记得“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





二陈汤



肺失宣降,当宣肺化痰。主治湿痰症,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头悸,舌荅白滑。



参苓白术散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盛症。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舌淡荅白腻,脉虚缓。



六君子汤



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症,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香砂六君子汤



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症,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疲倦殆,或气虚肿满。



陈夏六君丸



脾不健运,当健脾化痰,补脾健胃。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腹胀胸闷,气虚痰多。



平胃散



燥湿健脾,消胀散满。主治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



健康食谱



少食甜粘油腻,少喝酒勿过饱。多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清淡食物,如白萝卜、葱、姜、白果、红小豆等。


糯米山药粥





材料:糯米、枸杞、大米、山药

做法:将新鲜的山药去皮之后清洗干净,然后切成小块备用;枸杞放入清水之中泡软;将大米以及糯米一起放入锅中熬粥,七成熟左右加入山药,起锅之前加入枸杞以及适量的调味品就可以了。

功效:这道食谱能够起到很好的补肾益肺的作用,对于治疗气虚体质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祛湿方法——艾灸



痰湿的人祛湿同时一定要健脾,补脾阳。最有效的祛湿方法当属艾灸。




认识几个祛湿穴位,针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和艾灸,排遣湿气,效果非常好。 


点穴:神阙、关元、中脘、天枢、足三里。


祛湿原理:腹部绕脐周围穴位有健脾祛湿功效,足三里有温阳温胃功效。


功效:温阳培元,益气除湿。



【神阙穴】


神阙就是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这个部位不能按摩,要用艾草进行温灸。

取穴:肚脐中。
手法:温灸,时间大约15分钟即可。


【关元穴】

此穴在肚脐眼下三寸处。这是针对女性,改善妇科病的重要穴位,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手法:用震颤法,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双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不要过度用力,也可以用按揉法,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温灸效果更好。

 


【中脘穴】 


在胃体中部,因此叫中脘。中脘可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人体如果胃气虚,就容易胃腹疼痛、呕逆反酸、泄泻、便秘等。按摩中脘能加强胃部保养。 

取穴: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 

方法:揉按、温灸。


 

【天枢穴】 


天枢能治疗肠胃疾病,是掌握胃气的门户,气血由此穴源源不断地输送入大肠经。如果胃不舒服,就可以按摩天枢穴。 

取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两寸处,左右各一个。 

方法:揉按或温灸。 



【足三里】


 孙思邈曾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个穴位有健脾、温胃、温阳、利尿、止泻之功效,是保健的关键穴位。以前官员入蜀地(四川),用灸足三里的方法预防湿浊瘴气的侵袭。 

取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方法:艾条灸或揉按,每次大约10分钟



除了上面的几个熟知的养生大穴外,还有几个穴位也很重要:


【阴陵泉】

湿重的人,阴陵泉的位置按起来会酸痛;脾虚的人湿气很容易在这里堆积,久了就会脸色发黄。阴陵泉穴刮痧或艾灸,可以内化湿邪、清利湿热、健脾理气。


【血海】

是生血和活血化淤要穴。
【丰隆胃经及脾经水湿浊气汇合于此。长按消痰浊,胖子多痰湿,所以丰隆穴也是个减肥穴。


【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体育锻炼


除了从饮食及用药着手外,日常生活中还应该经常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同时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痰湿质”身重易倦,应长期坚持运动。如散步、慢跑、球类、武术、八段锦及舞蹈等。活动量应逐渐的增强,会让疏松的皮肉逐渐结实致密。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王凤仪思想

wangfengyi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弘扬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家庭教育, 免费公益培训信息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中医, 道学, 儒学, 易学,  佛学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免费传统文化公益培训信息, 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