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脊柱大揭秘

2017-12-25 岐伯有道

无论是中医、气功的督脉,还是印度瑜伽的中脉,藏密的中脉,以及直腿坐松腰法,太极拳中的”练气入脊”,无一不是以脊柱为核心。因此,生命运动的锻炼只要抓住人体的这根生命之柱—脊柱,进行反复锻炼,使每节椎体灵动无碍,就一定能解决生命大问题。


锻炼脊柱是健康长寿之捷径;是习拳练武之关键;是练功修道之根基;是智慧开发之源泉。


习拳练武、修道练功者不得不察!


中医、气功的督脉: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具有支撑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督脉分布于脊柱,“总督一身阳气”。督脉是人体的一条大阳经,决定了人体的脑髓、肾、腰脊、脊髓。对男性来说它在很大程度决定了男性的生殖能力。所以说男性是否有生殖能力就看督脉的通畅程度。


印度瑜伽的中脉:

在看得见物质性的身体外,我们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灵性的身体,这个灵性的身体是由灵量,三条经脉和七个轮穴组成,即一般所说的三脉七轮。


人体内有着强大的能量系统,潜伏于脊柱的底端,并且是沉睡着的。一般人并不知道这个秘密,修持者就是唤醒这一沉睡的灵性,使之沿脊柱上升,经由脊柱中的一个神经血管从(轮)与脑部的顶轮相结合,达到至高境界。人体有无数的经脉,也叫经络,是一种有能量的运输通道。数量多达几十万根。形状各异。其中有三条最重要:中脉,左脉,右脉。其中中脉又最为重要。在中脉中有六个重要的中心点,称为轮。


瑜伽认为中脉经由尾骨的海底,沿脊柱到达眉心轮。左脉在中脉左边,性泠,从左鼻孔和右脉相连。三脉是我们身体里的三种能量,左脉掌着我们的过去和情感,右脉掌管我们的将来和行动,计划。中脉代表了现在,一般人中脉都没有打开,只能使用左右两脉的能量。而且大多数人都不能两边平均使用,有些人使用右边多,有些人使用左边多,于是形成了很多不同性格的人。


倾向于左脉的人较内向,感情丰富。往往多愁善感,顾影自怜。但是他们拥有艺术气质。


倾向于右脉的人性格外向,好做思考计划,勇于表现自己,但是缺乏情感及艺术方面的气质,他们的好处是是办事井井有条,懂得组织别人做事,这类人人往往成为政客,官员,行政人员,有一定的成就和地位,但是偏身于右脉的人往往脾气暴躁,肝火过热。


瑜伽七轮平日被人们的习气与烦恼所遮蔽,若能把稳藏在海底的能量唤醒,沿中脉上升到顶轮,将七轮的障碍物清除,提升生命之气,人就会到达梵我一如。

以我们脊柱为中心,从脊柱的最底端开始,至头顶的百会穴,可分为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


海底轮是第一个并且是最粗钝的震动中枢,所有轮丛结中位置最低,最粗钝的。人类的沉睡的能量在此。(深红色的四私瓣莲花)


生殖轮:人体里的第二能量智慧中心,与人体的性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绯红色的六瓣莲花)


脐轮:脐部的能量中心。与人体的消化系统有最直接的关系。(黄色的十瓣莲花)


心轮:第四个能量控制中枢神经,位于胸部,与身体的呼吸系统有最直接的关系。(绿色的十二瓣莲花)


喉轮:喉头附近的震动中枢,位于喉部的腺体中心(甲状腺和副甲状腺),与声音功能关系密切。(蓝色的十六瓣莲花)


眉心轮:是人体心灵的震动中枢,也叫智慧之眼,湿婆之眼。(青色的两瓣莲花)


顶轮:头的背侧,是一种超越的喜悦,瑜伽起像顶轮有一千瓣莲花,但其实千瓣莲花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轮。被认为是个体之灵与至上之灵的融合就发生在这里。


藏密的中脉:中脉(在中空的身体中观察中脉,这是一条似有似无的亮线,从小腹正中线开始往上通往头顶百会穴<头顶中央部位>,大约有麦秸那样粗细。)被藏密称之为“命脉”,“大道脉”,梵语称作啊缚都底,藏语称作“武玛”,“根打玛”,“索索玛”这些名称都表示中“”大道脉”则代表中脉为成佛之捷径,这里是指其功能性而言的;“阿缚都帝”是梵语,意为能产生俱生妙慧;“武玛”是藏密的称呼,有成就之母的意思,“根打玛”是藏语对中脉的另一种称呼,意为能生一切功德智慧,一切由此而生之意。


中脉之重要,是因为它是重生脱离苦海的捷径,成佛涅磐的唯一路径。修持密法的第一大成就即是开通中脉。中脉开通后,行者不光是神通具足,而且生死涅磐已无差别,故而《协巴多杰根本续》中有偈云:“气不入中脉者,妄想证菩提,如若手捻沙,欲得酥油者。”


中脉开通之后的一些现象:

一、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力大无穷。
二、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可飞行腾空,自在遨游。
三、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具备五眼六神通。
四、中脉开通以后,行者应具备九彩虹影光明罩体。
五、中脉开通之后,行者所有之言语,一切均为咒语般有奇效。
六、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得十方诸佛之智慧灌顶。
七、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对一切经论通达而无障碍。
八、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通达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宿业智。
九、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大悲普周遍尘中脉开通之后刹,无时间空间之限制。
十、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具无漏神通。
十一、中脉开通之后,行者远离一切境相,定中清净无染著。
十二、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于光明大定相续不断。
十三、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成就一切佛智,烦恼菩提二无差别。
十四、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成就阿达尔玛金刚王佛圆满妙智,轮回生死即涅磐。


直腿坐松腰法、太极拳中的“练气入脊”:

直腿坐松腰法的首要功能是松腰(第2、3、4、5腰椎以及第5腰椎与骶骨相交的地方都要放松),其次它还可以松骨盆、盆腔、胯关节、大腿根部等。这里主要介绍松腰。
一、松腰的含义
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等都放松,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达到站立时腰部伸直乃至后突;坐时腰部伸直乃至前塌,伸直时不要硬挺,而是上下牵拉,好似各脊椎骨轻轻重叠在一起,古谓”形如九曲珠”,就指放松的脊椎而言。


二、松腰的简单标志

站立时腰能随着呼吸自如地外凸和回缩。具体做法:自然站立,吸气时,肚脐和命门同时往外凸,凸得越大越好,呼气时还原。


三、松腰的意义

腰为肾之外府,肾中藏有元阴、元阳化生元气,注于气海以滋养全身。又腰为支撑人体的重要支柱。故练功家特别重视之。松腰可使腰部灵活。不仅要能转平圈,而且要能转立圈与混旋圈。这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此即古人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之意。另一方面,腰部放松可使气血流通,从而保证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古人说“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四肢”,又说“力由脊发”,腰部不能放松,是达不到此境界的。


“命意源头在腰隙”,这句话是《十三势歌》的关键。腰隙是指腰椎之间的缝隙,即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之间的命门穴。命门前面,两肾当中的“混元神室”是元气发生的地方,是先天气场的所在地。后天气和先天气在那儿混合变成人体生命的整体性的气。在性命学说里边,性就是神意,命就是气。“命意源头在腰隙”是什么意思呢?关键是这个“在”字。人的气和神意的发源地在腰隙命门,练太极拳要从那儿发出意和气。不是想到命门,而是意念和气要从命门那儿出来,意识不是在脑子里边吗,怎么跑到那儿去了?那就得练。一开始先注意命门,把神、意、气、形往命门集中,等集中好了,再从命门爆发到全身。老注意,注意得非常好了,意念就”在”那儿。命门相当于”一身备五弓”中脊柱那张弓的弓背,丹田气通过脊柱这张弓和四肢连起来,从命门那儿牵动全身。这就是从整体练练整体性。这也需要从松腰练起。


松腰时要把命门松开,让它自己会前后动,还得会(配合腹部回缩)从那儿往里收气。小肠里边肠系膜那儿有很多属于食物的气,腹部往回一缩,就把后天的食物之气和先天的混元神室的气场混化成带有全身的生命信息的气。松腰、气敛入脊还包括把脊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功能都强化起来,使脊柱不仅会前后动,还会转着动。所以松腰能真正起到强化周身气的作用。


练太极拳要求腰为主宰,而普通太极拳练习者只会磨腰(腰象磨一样转圈)。要想主宰于腰,必须先把腰松开。松腰后,腰椎以至于脊椎可以逐节转动。一开始练习腰为主宰,把肩、肘、腕放松后,腰一动,肢体跟着动。将胳膊抬起,身体转,胳膊也跟着转,身体回来,胳膊也跟着回来,好象鞭子跟随着鞭杆来回晃荡。如果转快点,身体停止转动后,胳膊还会继续走,最后再打个圈转回来。以腰带动形体就是这个意思。将来气充起来后,身体一动,肢体就过来了。


松腰后,气机变化非常快,身体素质也会迅速提高。不仅脊椎会松开,腰两侧的肌肉、两个腰眼、腰椎和骶椎的连接部分也会松开,整个背部的肌肉、肌腱、韧带也会象冰融化一样松开。松腰后练太极拳不再是一般的活动活动筋骨,再揉手时,往外一出手,同时“嗯-”往回一缩,缩裹到腰上去,一到腰马上转到中上来,对方再使劲就会出去,他不使劲,你的手就回去了,他也就出去了。这就是引进落空。而且你能一眼看出别人练拳时能否和腰合上。有的能连上腰的外圈,连不到腰的中心点;有的连外圈都连不上。八段锦中有些关于头部的功法,松腰后再练它就非常有意义。


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1)腰部前塌(尤其体弱丹田气不足者前塌更甚),一方面影响丹田蓄气,另一方面阻滞背部河车运转与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背部呆滞、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发展到不能自控(这是气不能纳入河车大路,而别出少阳、太阳之故。若能予以调整腰部身形与引气归经,则气自顺矣)。(2)影响命门火对水液的蒸腾,男人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人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3)练动功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中风半身不遂。欲解上述诸弊端,均需着意于松腰的练习。


松腰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也是练功的根本内容。太极拳自始至终都很注重腰,除非它超出武道到了仙道。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对经方有兴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