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林怪杰陈存仁的传奇故事

岐伯有道 2020-09-18

陈存仁是我国近代中医界中的一位颇有传奇性的人物,在三十年代就有“中医界才子”之称。他既不出身于中医世家,又非名门贵胄,但靠自己的奋斗,在名医如林的上海,崭露头角,一步步跻入名医之列。


1908年5月,陈存仁出生在上海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他父亲是开绸布店的。还在陈存仁刚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就因破产和多病辞世而去。他是由嗣父(一说为伯父)抚养长大的。陈存仁共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长兄君毅先后服务于纱厂、商行,小弟士范则亦学中医。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陈存仁从小就寡言少语,却富有主见。他聪颖好学,记忆力也很好。少年时期,他曾拜国学大师姚公鹤为师学习训诂、考据、诗词、书法等,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1923年陈存仁考入了名医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


陈存仁在学校学习十分刻苦努力,他不但如饥似渴地学习课堂上和书本里的知识,为了获得医学真谙,他又先后拜沪上名医谢利恒、丁仲英两位先生为师,虚心求教。


由于早年生活困难,在学校里他不得不经常挤出时间来,给报馆或刊物写些小文章,换取微薄的稿酬,以“积润助学”。这段时间给他的记忆是很深的,正由于此,陈存仁在成名之后,特意创立了“百技助学金”,专门资助那些因家境贫寒而难以维持学业的优秀大学生。有数十名青年学生曾得到“百技助学金”的资助。


1927年秋天,陈存仁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此后,他在丁仲英诊寓助诊了一段时间。一年后,他开始独立挂牌行医。他在山东路租借了二间房屋做为诊所,并很快就“生意兴隆,门庭若市”。


1928年夏,陈存仁自己出资创办了一份以开展中医学术的研究和讨论,宣传中医药保健防病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小报——《康健报》,他既是主编,又是发行人。这份报纸在陈存仁的策划编辑下,办得十分活跃,很受社会欢迎,发行量达一万多份。后来,他还主编或作为主笔,编办了《康健周刊》、《国医与食养》等专刊专栏,一直是广大读者喜爱的读物。


陈存仁是个热衷于中医事业的人,他积极参与中医药界有关的各项活动。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止旧医案”,一时激起全国上下中医药界的奋起抗争,陈存仁就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他和张赞臣、谢利恒、秦伯未、蒋文芳等人组织发起了著名的“三·一七”反对废除中医的全国性抗争运动,并被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推选为赴南京请愿团的五位代表之一。这时,他担任了上海市国医公会执行委员、秘书主任,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央国医馆成立后,他又任中央国医馆编审委员、上海市分馆理事。


1930年起,年仅22岁的陈存仁受聘担任上海中国医学院教授,主讲中医内科学。在以后几年里,他除了忙于诊务,从事教学外,还进行了大量的编撰写书工作。他认为中医药之所以能“见信于民众,见信于社会,在于药物之效验卓特,治疗之配合出奇,善治复杂夹杂之症,又鲜有副作用。”虽然我国在明代已有《本草纲目》,但毕竟已“阅时三百余年,化学实验之印证,药物产地之变化,旧药有绝种失传者,新药有陆续发现者,是以近人同感李氏《纲目》以不合于近世应用而“中国药物乃我国绝大问题”,急待进一步整理开发。为此,陈存仁前后花了七年时间,搜集各类药物参考书籍200余种,有价值的中医研究论文180篇,各种中草药标本500多种,并在此基础上邀集中国医药研究社的同仁编写成320多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由世界书局出版发行。这部辞典集古今中外中药研究之大成,收集的药物达4260种,附方万余首,书内印有插图1400余幅;大多数药物除中文药名外,还标明了拉丁文或英文、日文的学名;有142味中药收载了当时已经分析出来的化学成分。在编排上,以每一中药药名的首字笔划多少为序排列,更方便了检索。新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无论在编纂上和内容上都比较明显地具有现代辞书的特点,所以问世后很快就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承认,初版不到半年就销售一空。仅仅一年之后,由陈存仁辑校的另一部大型丛书——《皇汉医学丛书》又出版了。这是他多年研究日本汉医勃兴运动,搜集整理汉医学家的成果。该丛书包括14卷72种:总类8种,内科16种,外科4种,女科、儿科各3种,针科4种,眼科、花柳科、诊断、治疗各1种,方剂10种,医案医话11种,药物8种,中国医药论文集1种34篇。它不但使我国的医学工作者了解日本汉医界的学术发展情况,而且对我国不少国内已散佚的古医籍的整理辑纂有很大帮助。故出版后受到中日两国医学界的重视,同时还促进了两国传统医学的交流。


1935〜1937年,陈存仁出任上海市国医公会主办的上海中国医学院总务主任之职,负责管理该校的院务行政事务。在此期间,他成功地策划举办了当时轰动上海一时的二个中医药展览会——“日本汉医勃兴展览”和“国药博览会”,主持筹集巨款并建造了中国医学院天通庵路新院舍,重建了中国医学院新的图书馆和中药标本室,主编学院院刊《国医文献》等。为中国医学院的振兴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抗曰战争期间,陈存仁被提任上海市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在诊疗工作之余,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搜集中医药书籍和刊物,历十年“早搜夕索,亲临拜访,曲意诚求”,经他搜集收藏的各种版本的古今中医药书籍已达六千余种,还有300多种全国各地出版发行的整套的与中医药有关的报纸和刊物。从而使他成为与杭州裘吉生、宁波曹炳章同享盛名的江南三大中医药藏书家。


抗战结束后,除继续医务工作外,陈存仁更多地从事着社会活动和慈善事业。他与许多对中医药有好感的国民党元老,如李石曾、焦易堂、吴稚晖、陈果夫、陈立夫等人交好往来,一来用以提高个人的声望,同时也利用这些社会关系以争取对中医界的支持。他组织了中医研究社,花巨资在威海卫路建造了中医研究社的大楼及附属诊所;他还策划支持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以《中医药情报》为名的中医信息刊物;此外,他出资组织创建了百技助学金委员会,带头捐款并帮助修造扩建了仁济育婴堂,同时又身兼多个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的董事或理事职务。1946年底,陈存仁参加了国民党政府的国大竞选,是中医界国大代表之一。


1949年,陈存仁迁居香港,在九龙的弥敦道和香港的铜锣湾开设了二处诊所,继续行医。从1951〜1953年,他先后数次赴日本、埃及和欧州考察访问,了解那里的医疗卫生历史和现况,同时宣传中国的传统医学知识。1953年2月,他主编发行了《存仁医学丛刊》,不久又主持开办了香港中国针灸学院和存仁医学讲座,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才。


六十年代以后,他基本以行医为主,同时还编写了不少中医药科普读物。陈存仁是个多产作家,他正式出版的著作就有近30种,还写了许许多多有关中医的文章。从青年时期开始,一直到古稀之年,他从未停笔,始终在为中医药摇旗呐喊。八十年代,他入选香港著名的东华三院成为董事。1985年,陈存仁宣告隐退,并移居美国加州洛杉矶安度晚年。1990年9月9日,他因脑溢血逝世,终年82岁。


陈存仁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尽管对他在成名的道路和方法的选择上还有着不少议论。但是,作为一代名医,他为振兴中医药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应抹杀的。


百转千回汤 - 去痘痘治便秘的神汤

睡睡茶:可以解决90%的失眠问题

小手掌就可以治大痛的元火掌灸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对经方有兴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点击【底部广告】支持下小编吧,您的每次点击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