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没有“胰”?脾割了还有脾阴吗?现代对中医脾胃的质疑回答都在这了!(内附溃疡诀)
I导读: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的理论一再受到挑战,关于质疑的回答都在这里了,后面附有溃疡诀,以供大家参考!
关于脾胃的问答
作者/赵桐
关于脾胃的问答
问:胃上部分泌酸液,是怎么分泌的,为什么不分泌甜液?
答:脾胃位于中官,味甘属土。脾是阴土,胃是阳土。阴就生寒,阳就生热,寒热相混,变生湿热,湿热蕴酿,酸液乃生。酸,言其消化之初。甜,是说津液之成。
问:蛋白酶、脂肪酶对蛋白脂肪能作初步消化,对淀粉不起作用,何也?
答:胃酸液是湿热生成的。酸液只能起到发酵腐熟水谷的作用。所以仅仅能作蛋白脂肪的初步粗糙消化。淀粉是湿热浓度的腻液,所以胃酸湿热的蒸发与淀粉之气相同,因此不能消化。
问:脾胃的阴阳生湿热,湿热产酸。那么脾的阴,胃的阳,又从哪里来的呢?
答:脾胃阴阳不独是脾胃自己的特性,脾阴是受肾阴的接济。胃阳是受肾阳供应。反过来说,脾为阴土,也有脾阳。胃为阳土,也有胃阴。肾阳也助脾阳,肾阴更助胃阴,互相的济其阴阳,混合变成湿热,酝酿成为酸液,达到发酵腐熟水谷的作用。
问:西说脾不能消化,中说脾专消化,中西抵触多年。西人把脾割去,一样能活,岂不是西医对了?
答:和尚骂秀才,秀才骂和尚,切糕换粽子,一类货色。中医说脾能消化,是指脾的全体,西说脾不消化,是说脾的一部。他割的脾也是一部。若连胰子一概割去,就不会话了。脾的本身之外有个胰子,胰是脾的息肉,在祖国文献《广韵》《正字通》中早有证明。
问:脾与胰本不相连,而是相近,神经与附近器官皆相适应,那么为什么胰属于脾呢?
答:中医这种气化学问很多,与肝左肺右心表肾里一样神理。这正是通天地形骸之外,超出物质的精深哲学,为我祖国所独具的。
问:那么,割了脾后,还有脾阴吗?
答:割脾一部和割去胆一样。胆汁的作用是大的,胆是胆汁的库房,胆汁的来源是肝脏,割去胆并没有割去肝,有肝就有分泌,只是没有储存的库房而已。那么,“脾为胃行其津液”指的是胰。“脾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说得是脾。把脾割去,也就是津荣(血)没有库房了,并不害胰的消化、津液的吸收。
问:西人说食乳糜进人小肠作肠液化、胆什化、胰液化,中医知道吗?
答:《内经》“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说得多明白。中国说消化不独是这几件东西。食入胃中,心阳去煦照,像太阳晒地:肾火的蒸腾,像地气的上升;脾润、胃燥、肝升疏、肺肃降。予《内经注》颇详,兹不备论。我们先说胆汁化吧。上边已经说过,胃中水谷发酵了腐熟了,也就是《内经》说得“如沤”了,这完全是一湿热熏蒸状态(沤得食物起泡,像沤麻的一样)。自然肝气振动,胜土之湿,也就是湿见风则干,也叫“木喜条达”,疏土之浊。《内经》说,“食入于胃,酸先入肝。”固然是酸味的东西先入肝脏,而胃中酝酿的酸液也是入肝。原来肝体本酸,与胃谷之酸同气相求,则肝受其酸。肝受酸后,则肝促胆什分出制酸。那么,这个胆制酸的过程就是风胜湿,就是木疏土。倘若木不疏土,也就是胆不制酸,则胃中苦浊,发为谷疸(见《金匮》黄疸),或者精液槽粕不分而杂下,大便色白,带有酸气,且有酵状,西叫胆色素缺乏,老百姓叫拉天狗屎。胃中之酸,如果胆不制酸,也就是木不疏土,酸则伤筋,而必变成筋痿和㑊证(食多,瘦而无力,难动)。
问:那么这个胆承肝促,溢汁入肠,肠中酸物,得苦则止的道理何在?
答:这很好解释,如吃酸梅,筋伤牙软,不能嚼物,俗叫“倒牙”。嚼苦物涩物就好了,所以治酸伤筋的痿证,猪胆汁、黄柏、磁石为其要药。
问:中医说,脾胃属土味甘,而胃液是酸的,是否脱离事实,胡说一气?
答:祖国医学说,土为甘,即一切阴阳五行、丹经、兵法、文学各家无一不是以土为甘的。漫说胃液的酸不是甘,即土的味也是否和糖一样呢?胃酸液能生甘,胃本甘而实酸,所以治胃弱必用甘而不用酸。这种超形哲学惟中国所独有,参考《易经》《内经》都能明白。《书经》说“土爰稼穑,稼穑作甘。”《内经》“食入于胃,甘先入脾。”在临床,脾弱者以甘补之。口甘证《内经》名曰“脾瘅”。土味本甘,毫无疑问。胃液反酸是甘遇火而化酸,湿逢热而生酸。你看有火之人食糖发酸,长夏湿热,物变霉酸。你再想胃本味甘,逢心火煦照,肾火蒸腾,甘遇火则酸,那就是偏火的吐酸。胃本是阳土,阳生热,如遇湿寒也生酸。如夏日本热,湿蒸则酸,也就是脾湿盛或肾阴虚的受寒受湿的吐酸了。
问:肝本酸,分泌的液为什么苦?酸主收敛,为什么肝主疏布?
答:《内经》说,“阴中之阳,肝也。”肝是春天,进则为夏,退则为冬。虽然到了春天,而冬寒未净,草木要“孚甲而出”,不得舒畅而作“乙曲”的状态,那就是寒热相混“酸”的意思,也就是《书经》说的“木曲直作酸”,五行家说甲乙木为确解。《内经》又说,“食入于胃,酸先入肝。”在临床肝虚之人用酸补之,肝体本酸是肯定的。分泌的汁贮在胆中,其味大苦,苦是火味,即木生火的道理,也像由春天到夏天的一样。
正因为肝属酸,酸就能收,同气相求,吸收的腐熟酸液。胆味苦,苦属火,由木的酸收,化苦火的赫赫发扬。发扬就是疏散(肺金主敛而味辛,与此相对。见阳中之阴,阴中之阳注)。酸化苦即是由春至夏,也就是由震位到离位。由春至夏是阳气一天一天长起来,阴气一天一天消下去。由震位至离位,当中经过巽位,巽为风,所以说木火相煽,风助火威,火发风生,木丽火明,木生火,酸变苦,肝的分泌是苦可知之矣。
问:肝酸吸收酸液,是酸先人肝,为什么西说肝造糖呢?
答:西说的肝造糖,也就是中说木疏土。肝吸胃液,任何成分的津液由胃中发酵吸收,可能全是酸的。化糖的原因,是由酸历苦而成。苦是火味,就是由木生火,由春至夏,酸遇苦的融合,进化为甘。如木属春,木之果春日多酸,而至夏则甜。夏是苦味,是火,就是酸逢夏则甘,饭酸了,经火蒸则酸退是了。
客曰:夜深矣,君疲矣,异日再来请教好了。
溃疡诀
(1)重寒型
寒证久温可化为热,热证久清可转成寒。
川乌一钱逐渐加至三钱,桂枝四钱,白芍四钱,生姜五钱,大枣十个。每服煎好加蜜一两。
反应:服下疼止。湿盛者脸肿、眼下肿。有时全身起天花状疱。
应用:溃疡寒疼,食道痉挛,食入即吐。脉弦、紧、沉、迟、细涩者,立竿见影。
加药:茯苓。体虚加参,食入即吐,有火逆者不可用。幽门狭窄,钡透始知。
(2)轻寒型
荜茇三钱,良姜三钱,干姜三钱,党参三钱,苍术四钱,甘草三钱。
加药:附、桂、乌药、椒、辛。
(3)大热型
川连四钱,生地五钱,当归四钱,知母四钱,黄柏三钱,栀子三钱,马勃三钱,元参四钱,银花四钱,漏芦三钱,白头翁三钱。
热重加犀角(可以水牛角代之,下同)、石膏。
(4)轻热型
五倍子四钱,蒲公英一两,马勃三钱,玉竹三钱,五爪三钱,半夏四钱,银花四钱,元参三钱,甘草三钱,川楝三钱。
加药:生地、二冬、漏芦、白头翁。
适用于弦细数,津枯火灼,洪数实数之大热者。
(5)寒型吃热药转热
宜用轻热型方加茅根两半引热外行。
(6)寒湿型
草果三钱,茯苓四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木香三钱,香附四钱,腹皮三钱,苍术五钱,川朴四钱,甘草二钱,薏米三钱。
适用于舌腻白,缓涩、迟涩者。
注意,寒湿久燥可转湿热,湿热久清多转寒湿。
(7)湿热型
滑数或缓涩,舌黄如苔。
川连三钱,苍术二钱,川柏三钱,茵陈三钱,川朴二钱,川楝二钱,砂仁二钱,白芍三钱,秦皮三钱,土苓四钱,荷梗三钱,茯苓二钱,半夏二钱,泽兰三钱。
(8)水饮型
滑或弦、沉伏,渴,恶饮。
陈皮四钱,半夏四钱,茯苓六钱,甘草三钱,枳实四钱,川朴四钱,葶苈四钱,榔片三钱,防己二钱,生姜三钱,二丑三钱。
(9)热饮型
弦数,口燥。
葶苈四钱,防己三钱,椒目三钱,川军三钱。
(10)瘀血型
涩,按虚实加减与之,虚加补药,实加泻破。
灵脂三钱,蒲黄三线,白术四钱,川朴三钱,陈皮四钱,甘草三钱,阿胶三钱,当归四钱,桃仁三钱,赤芍三钱。
(11)吐酸型
半夏泻心汤:党参三钱,干姜三钱,甘草二钱,大枣六个,黄芩二钱,黄连二钱,半夏四钱。
(12)重定清润愈损汤
甘草四钱,阿胶三钱,当归四钱,五倍子四线,公英八钱,白矾一钱,儿茶一钱,白及二钱,玉竹三钱。
热加茅根、漏芦,虚加黄芪、山药、内金。用于胃壁娇嫩,纳物即疼,不胜谷气。补前人之未备。
I 版权声明
|
========== END ==========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对经方有兴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点击【底部广告】支持下小编吧,您的每次点击都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