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类方治疗杂病的几大规律
导读:金寿山先生于本文论述了《伤寒论》方可以治疗杂病的根据,并详细说明了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杂病的规律和诀窍,特此推送,以飨读者。
《伤寒论》讲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应该落实到“治”,如果治疗效果不好,辨一番,论一番,只是一种空谈。《伤寒论》方就是行之有效,是张仲景博采众方得来的。
张仲景有三句话,叫做“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
“勤求古训”是继承前人的经验,学好理论,这就要读书。
明朝金正希转述当时医生程敬通说过的一句话是:“读书而不能医者有之矣,未有不读书而能医者也”,可见读书的重要性。
当然,不读书,做个医生,开开方子,或许可以,但决不能成为一个医学家。
“博采众方”是吸收别人的经验,“平脉辨证”则是自己的实践,并且通过实践把来自前人和别人的间接经验化作自己的直接经验。
张仲景是这样学好中医,著成《伤寒论》的,现在要学好中医,还是这三句话。
4
桂枝汤当然有禁忌,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即毙”,就是说明用于阳盛者是不适宜的。
桂枝汤方加减甚多,已故老中医程门雪先生说,最重要的有四个加减法,即寒加附子,热加黄芩,虚加人参,实加大黄是也,虽然只加用了一味药,已经属于变法。
桂枝汤不温阳,加附子就温阳;桂枝汤不清热,加黄芩就清热,就不忌用于阳盛;桂枝汤不补虚,加人参就补虚;桂枝汤不攻实,加大黄就表里双解。
那么,桂枝汤加其他药,比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不是因项强而加葛根,因喘而加厚朴杏子,属于随证加药呢?
从表面上看固然如此,而实则还有深意。
项强者,清阳不升,经络不通也,桂、芍、葛相配,诚为升阳通络之要药。
故于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不忌葛根,而加用半夏之和降以制其升散太过,后世李东垣善用葛根,实已滥觞于仲景。
桂枝汤本身有制冲作用,但其制冲属于制下焦之冲。喘家之冲气,不能说与下焦无关,但其病在上,还有上焦之冲气,故不用桂枝加桂,而加厚朴杏子,如是,则桂制下焦之冲,厚朴制中焦之冲,杏子制上焦之冲,上中下三焦俱治,喘斯平矣。
5
桂枝汤是桂枝甘草汤与芍药甘草汤相合而成之复方。
桂枝甘草汤意在通阳,若须专力于通阳则取桂枝汤的一半加味。
桂枝甘草汤、苓桂甘枣汤、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即茯苓甘草汤)以及五苓散,都属通阳之方,一般来说通阳之方都有利水作用。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斯言得之。
如意在于和阴,则取芍药甘草汤。
小建中汤重用芍药,新加汤重用芍药,真武汤中有芍药,附子汤中有芍药,皆有和阴之意。
另,大柴胡汤中用芍药,黄芩汤中用芍药,麻仁丸用芍药,桂枝加芍药汤中用芍药,那是芍药另一个作用:疏通里急,缓解疼痛。
须专力于通阳,则不用芍药以免牵制,故胸满脉促当去芍药;须阴阳相济,则当加入芍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还是去芍,争议颇多,我以为既不去桂,也不去芍,芍药能利小便(见于《本草经》),故桂枝去桂加苓术汤中用芍药;真武汤能利水,方中也用芍药。
可见,芍药之用有三:和阴;缓急;利水。
注:本文选摘自《金寿山医论选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点击【底部广告】支持下小编吧,您的每次点击都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