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原来出自这里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已经是一句成语,然而它的来源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云南石林杏林大观园“医缓断膏盲之疾”泥人张彩塑
据《左传·成公十年》和《史记》晋世家、赵世家有关文字记载,公元前581年的一天,晋景公做了一个噩梦,十分怕人。
他梦见一个恶鬼向他报复、索命。这个恶鬼披头散发,那头发从头顶一直拖到地上,样子非常吓人。恶鬼不断地跳着脚、拍着胸膛,气愤地叫着:“你错杀了我的后代,使我断子绝孙,很不仁义、不道德!我已经请求上帝,得到他的允许,向你索命来了!拿命来!”恶鬼不依不饶,一路追赶着晋景公奔跑。晋景公关上一道道大门,恶鬼在后边就把一道道门砸开,沿途撞坏了宫殿的大门、二门,并且进入寝殿内室,把内室的门也弄坏了。晋景公吓得急出了一身冷汗,大叫一声从噩梦之中醒来。
晋景公立即召见著名的桑田巫,让他占梦,断吉凶。巫这个行业在先秦时期是很显赫的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一个“巫”字就是很明显的招牌。所以上至国家的战争、灾害、祭祀,下至平民百姓的婚丧嫁娶、治病寻物、动土解梦都要请巫师占卜。
桑田巫由于最灵验,且声名显赫就被晋景公召进宫。桑田巫经过龟占筮卜,得出结论:“赵氏孤儿的祖先为祟”,并且预言晋景公将为此而丧身。
“主君吃不上新的麦子面了!”
桑田巫的一个断语吓得晋景公魂不附体,成了挥之不去的魔咒,时刻困扰着晋景公。
原来二十多年以前,晋景公的先辈晋灵公昏庸无道,在宫里筑了一个高台,让人在上边用弹弓打人,以此取乐。他还经常滥杀无辜,谁提意见就杀谁。大臣赵盾几次进谏,不仅毫无作用,而且还险遭陷害,被迫出逃避难。在赵盾还没有走出晋国国境的时候,他的同族人赵穿杀了晋灵公。这件事经过晋成公,再到晋景公已经二十多年没人提起,也没有人怪罪了。可是新上任的司寇屠岸贾与赵氏有仇,他要借机报复赵氏、消灭赵氏,于是就召集人围攻、族灭赵氏。因为赵盾的后代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属于当朝国君晋景公的姑母,所以赵氏孤儿得以幸免于难。多年之后,晋景公做的这个噩梦就是因此而起。
为了“破解”这个噩梦,尽管晋景公恢复了赵氏孤儿的世卿地位和封地,但是桑田巫给他下的“死刑判决”却难以更改。
晋景公并不愿甘心等死,听说秦国有一个名医叫“医缓”,善于诊病、疗疾,于是就派人到秦国请医缓来诊治。
秦国名医医缓还没有来到的时候,爱做梦的晋景公又做了一个梦。他梦见有两个俗称“二竖”的小男孩在他的肚子里做祟。一个小男孩说:“听说秦国的医缓是一个名医,他带来了针药给晋景公治病,有可能会伤害到我们。我们往哪里逃好呢?”另一个小孩说:“不用怕,我们在晋景公的肚子里,躲到心脏的脂膏下面,藏在横膈肓膜之间,在这‘膏肓’要害之地,再有名的医生也奈何不得我们。”
不久,秦国的名医医缓来到了晋国,他经过察色按脉,细心诊断,不住地摇头叹气。
晋景公焦急地问医缓:“寡人的病情怎么样?”
医缓说:“您的病在心脏的脂膏与肓膜之间,疾病处在这‘膏肓’要害之地,用艾灸灸不着,用针刺也刺不到,使用汤药治疗,也很难使药物到达这个地方。硬性治疗,不仅不容易奏效,而且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实在难以治疗,还是慢慢地注意生活调养吧。”
晋景公听过病情分析之后,很佩服医缓诊断的准确性,称赞医缓是难得的良医。他让属下给医缓置办了厚重的礼物,把医缓送回了秦国。
此后,晋景公遵照医缓的嘱咐,注意生活调养,慎起居,节饮食,远女色。日子一天天过去,身体也没有发生急剧的变化,慢慢地地里的麦子成熟了。
他对桑田巫的话既不敢不信,又不敢完全相信,因为天神与地神的安排他不知道,也无法知道,只有通过巫神才能转达“天机”。
麦子收获之后,他吩咐御膳房赶紧磨面,准备尝新麦。这个过程对于晋景公来说,既刺激,又兴奋。晋景公觉得自己终于看到了麦熟,就要吃到新麦子了!
晋景公想到这里不免兴奋异常。那么,桑田巫的话为什么失灵了呢?他是个大骗子!他可吓得我不轻呀!
他敢骗我?
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一定要治桑田巫的欺君之罪,而且要让他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于是,晋景公一边传话,召桑田巫进宫,一边准备磨新麦子,要吃新麦子面做的食物。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桑田巫也来到了大堂,晋景公让桑田巫亲眼看到了已经做好的新麦子面,问他知罪不知?还有什么话可说?
桑田巫俯首听命,只好就死。
杀了桑田巫,晋景公心情陡然高涨,而且马上就要吃新麦子面了,他更是兴奋不已。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也真是无巧不成书,晋景公还没坐下,就感到腹部肠鸣不适,必须立即去厕所方便方便。
没想到,这一去就没有能走出来,晋景公一下死在了厕所里。
桑田巫的话应验了。
对于《左传》的这种记载,古人十分相信桑田巫的灵验,今天我们再看这则史料的时候,应该有不同的新认识。
首先,“膏肓之疾”不是非常急迫的疾病,不属于急症,否则,就不会说“不食新矣”,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死,而且是一段不短的时间。
进一步我们可以推断,“膏肓之疾”只是疾病的部位比较特殊,秦国的医缓不能治疗,或者他没有措施治疗,但不等于当时或者后世就没有措施治疗。
再进一步说,晋景公的前期生活调养是有效果的。“膏肓之疾”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也没有要了他的命,“带病生存”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情绪激动,愤怒、狂喜,其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使他旧有的疾病突然加重、爆发,从而导致他的暴死、猝亡。这与他不懂得养生、放任自己的情绪、喜怒无常很有关系。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说,晋景公之死今天仍然是生动的反面教材。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注意养生,特别不要忘记“带病生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破罐子熬过柏木桶”的例子是很多的。
也有人说,长寿的秘诀就是得一种慢性病,它能教会你善待生命,注意养生。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