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医经验:浦家祚教授对引火归元的理解及应用

岐伯有道 2020-09-19

浦家祚教授从医40余年,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山东省及济南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他精研经典,勤于临证,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思想和治疗方法,用药灵活,每多有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引火归元法的发展简介


引火归元,又名导龙人海,引火归元的“火”,又称“相火”、“命门之火”、“龙雷之火”、“浮阳”、“浮火”等。引火归元是一种反治法,最早源于《内经》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引火归元运用者应首推张仲景,仲景虽未确立这一概念,但其用于治疗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通脉四逆汤,实际上是引火归元的起源。而张景岳在论述肉桂的作用时指出:“若下焦虚寒,法当引火归元者,则此为要药,不可误执。”明确提出引火归元的概念。此后,引火归元法被广泛应用,清·叶天士集诸家之成,将引火归元赋予新的含义:“引火归元,因肾水不足,虚火上亢,用滋阴降火之法,少加热药为向导,引之下降,使无拒格之患”从中可以看出,叶天士所谓引火归元实为针对肾水不足,虚火上亢而施,改变了以往只有用桂附才是引火归元的局面。是对引火归元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2、 浦师观点


浦家祚教授认为:“引火归元”法属于反治法,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从治。古人应用引火归元法治疗了一些危重症候,如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等,从阴阳平衡的角度来分析,浦师认为,阴盛格阳多见于阴损及阳,而产生阴虚不制阳,阳气不潜、阴寒内生,而致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实属于阴阳不平衡中的阴阳格拒。而临床上凡此重症已多取西医治疗,目前中医应用引火归元法治疗内科杂症和温热病症居多。从治疗药物上来讲,古人常用药物多见于附子、肉桂、干姜之类性辛、大热之品,而现代国人嗜食肥甘厚味的饮食特点及烟酒的不良嗜好,超强的工作生活压力,用中医体质病理学的观点对其进行研究总结,认为痰浊阻滞、毒邪侵袭络脉,肝郁气滞等是现代国人的体质病理特点。而凡上所述,均会久而化热,也就是说现代人患病“热”为其辨证要点和演变规律,若再投其大热之品,更易伤阴气。且附子有毒,随着现代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及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此类药物非必需而慎投。所以浦家祚教授承袭了叶天士的观点,认为凡肾水不足,虚火上亢,用滋阴药物的同时少加热药为向导,引之下降,并非一定为附子、肉桂之类,应用反治之法,均属于引火归元。


3 、案例


3.1  口疮案


段某某,女,72岁,于2011年4月18日就诊。主诉:口干咽燥一周。现病史:近一周口干咽燥,唇角及舌尖出疮疡,不甚疼痛,咽干燥喜饮,双目胀干涩,眼睑微水肿,头微胀,微头晕,双下肢有沉重感,纳眠可,小便黄,大便稠。脉弦细,舌红。既往无重要病史。辨证属于肾虚火浮。治疗亦滋阴补肾,引火归元。处理:桂附地黄丸2丸早晚各一次。牛黄清心丸2丸早晚各一次(患者煎煮中药不便,成药治疗)。患者服药后于201 1年5月2日就诊,自述口干咽燥减轻,口疮减少,余症明显减轻。


按:患者口舌生疮、咽干喜饮、双目干涩、脉弦细、舌红此属阴虚生内热,甚者虚火上炎之症;头胀、头晕乃肾阴不足,不能充髓生脑所致;双下肢沉重,眼睑微肿,为火不归原,癸水不温,或阴损及阳,阳虚水泛之象,其小便黄,缘热入净腑,为虚火浮陷于下者,如张景岳所云“陷于下而见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故治疗上滋肝肾之阴,以阴制阳,并用引火归元之法,予桂附地黄丸,补益肝肾,引离经之火归于本元。牛黄清心丸辅以清泻心火以顾上热之急。

3.2 痫症案 


张某,男,34岁,于2012年1月3日就诊。主诉:癫痫病病史十余年。现病史:癫痫发作前有先兆,感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双目干涩,口苦,无头晕头痛,口淡无味,纳食一般,夜寐安,大便不成形,3~4日一行,小便正骶脉细弦,舌苔薄黄、舌体瘦薄色紫。辨证属于肝肾阴虚,阳浮风动。治疗亦滋阴补肾,引火归元。处理:炒白蒺藜15g,熟地黄15g,山萸肉12g,泽泻20g,茯神30g,牡丹皮I8g,天麻12g,地龙6g,钩藤12g,杜仲10g枸杞子30g,川牛膝15g,菊花15g木瓜15g,全蝎lOg,炒远志12g,郁金10g,石菖蒲10g,水煎服7付。患者服药7日后自觉症状减轻。


按:患者久病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双目干涩.此肝肾阴虚,阳亢所致,口苦为肝火妄动,甲木气逆,胆液犯上而致;阳明以燥金主令,其性收涩,厥阴以风木主令.其性疏泄,阳明收涩,厥阴疏泄故大便常,而今肝阴不足,相火妄动,疏泄不行,故大便次少而小便常。其大便不成形,因火不归元,癸水生寒,寒水侮土所致。其脉细弦,舌苔薄黄、舌体瘦、舌色紫更为阴虚火旺之象,其癫痫病发作前兆为阴虚风动之象,故治以引火归元,滋阴潜阳.更加熄风之法。


3.3 不寐案 


王某,女,53岁,2013年4月15日就诊。主诉:失眠数年、加萤一月余。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难,夜间感头昏沉不适,平均每晚睡眠约6小时,有胸闷感,时有心烦,腰腹怕冷,口干,纳可,偶尔便秘,小便调。脉细略滑,舌苔薄白。既往心绞痛病史,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史。辨证属于肝肾阴虚,虚阳上浮。治疗当引火归元。处理:熟地黄15g,山药(炒)15g,牛膝10g,枸杞子10g,山萸肉10g,茯苓15g,杜仲(盐制)10g,远志(甘草炙)10g,巴戟天(炒)10g,五味子10g,小茴香(盐制)10g,楮实子10g,肉苁蓉10g,石菖蒲5g,枳实5g,柴胡10g,半夏10g,陈皮10g,郁金10g,炒枣仁30g,水煎服6付,6日后患者就诊时症状好转。


按:患者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此相火不潜,聚而生热,热扰心神之由,脉滑、胸闷、心烦为相火炎上扰乱心神之象,口渴、脉细、苔薄,此示阴虚,腰腹怕冷此示阴损及阳,而下寒,综合一身之症,此为火不归元,癸水不温,治以引火归元;患者久病,相火之动,一缘脏腑之变,二缘君火之不安,故加以安心神之枣仁、远志之类,胆火既降需阳明胃之畅通,故以半夏、枳实之类通降阳明,依“肝随脾升,胆随胃降”之法。


3.4 麻木案 


陈某,女,55岁,于2013年7月21日就诊。主诉:患者双手麻木一月余。现病史:双手麻木,以右侧为主,时伴右臂部麻木,时有头顶痛,痛无定处,烦躁、面红,耳鸣,时腰痛,冬天下肢寒冷,膝、足凉甚,夜眠可,大便尚可,小便清,尿频,脉细尺沉,舌质红,苔薄。既往三年前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辨证属于:一、阴寒内生,阳不入阴;二、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治当引火归元兼顾温里之法。处理:仙茅10g,淫羊藿12g,知母12g,炒黄柏6g,山萸肉15g,泽泻12g,牡丹皮15g,木瓜15g,熟地黄20g,羌活6g,葛根12g,全蝎6g,生山药10g,薏苡米30g,川续断15g,杜仲12g,水煎服5剂,5日后患者复诊,症状明显好转。


按:患者巅顶痛,烦躁,面红、舌质红,此为上热之象。腰痛、耳呜、下肢寒冷、小便清长尺脉沉细,此为下寒,此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苔薄、脉细,此示阴虚。此证以顾内寒为主,故以二仙汤和六味地黄汤加减,此浮阳于上,一缘阴虚于下,阴不制阳,二缘阴寒内生,阳不入阴。故以滋阴之时加以温里之法,其义亦属引火归元之法。其手麻,头痛不定处,为风象,故加以祛风之药。


艾灸-磁疗艾灸贴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寒

胆胃上逆易上火就用后爱消消火

引火归元的秘密

最全中医经验名言总结(收藏)

中医民间经验秘方(珍藏已久)

善待痴呆老人,中医不会只靠美国少年的“袜子”,老年痴呆治疗经验

为什么要用西医解释中医?3000年历史的临床经验还需证明吗?

11首由经方+时方化裁的经验方

98岁国医大师,毕生【用药经验】倾囊相授,这是我最后的贡献让人泪目......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