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要现代化,绝不要中医西医化!- 董廷瑶
导读
中医现代化同中医西医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些同志却认为中医西医化,就是中医现代化。
如果这样来理解,那么中医就会变成不伦不类的西医(社会上已出现这种现象)。这样不但对中医现代化造成阻力,而且还导致中医自身的消亡。这,确是令人担忧的。
祖国医学是伟大的宝库,已为人们所公认。其特点和优点,对后学的启示,其功非少。
董廷瑶(1903—2000),男,浙江宁波人。曾任上海市静夏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研究班主任等职。专擅儿科,兼及内科。董老从事中医临床70余年,学验丰俱。其主要学术论点可概括为九要: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配伍、适量、知度。九点环环相扣,在临床初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们在学习古人的临床经验时,如能运用巧思,则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兹举两个病例:
病例一
一名男孩四岁,患肺脓疡,经西医用大量抗生素及体位引流术后,热度已退,脓疡基本控制。但两个月来数次胸透,患者右上肺脓疡空洞始终不能吸收;且因体弱,不宜外科手术,于是改请中医治疗。
经过仔细观察,见其毛发焦枯,拔之即起,苔腻口臭,腹满便泄,胃口不开。追问知其早有诸症。故诊断其疳积在前,肺痈在后,推理而论,脾胃早虚,其肺空洞之不吸收,乃脾胃土虚不能生肺金也。
于是使用消疳扶脾之法,同时几次针刺四缝穴,放出多量粘液。
两周以后,再胸透,空洞完全愈合,患者形体丰润,痊愈出院。这叫培土生金法。
病例二
另一个病例,是塑料厂女工,32岁。患干咳月余,日夜不辍。
用西药抗生素,止咳剂,甚至可待因等,以及中药宣肺法,而咳始终不止,困顿万状,求治于余。
细察病情,舌脉无变,形体无损,胸透正常,只是干咳。但自诉性情躁急,这一提示,悟及尤在泾所言“干咳无痰,久久不愈,非肺本病,乃肝木撞肺也”。
其方用乌梅、牡蛎、当归、白芍、川连、茯苓、甘草,药止七味,且无止咳之品。师其法而仅服三剂,月余干咳就此得安;再服三剂,其咳霍失,这是制木安金法。
想想古人诚不我欺也。由上二例,可以一隅三反。至于其他疑难疾病,前贤触类旁通的不计其数,足证祖国医学的特点和优点。
也有人说,中医只能治慢性杂病,不能治急性热病。这是片面的。中医治热病,方法很多,但重在给病邪以出路。
伤寒病邪在表以发汗,实热在腑用下法,湿热内滞则渗利,实邪逗留膈上用吐法,它如麻疹齐透而毒泄,痘疮结痂而毒尽,等等。
这些都是对热病给出路,中医叫做开门逐盗,邪祛而安,这样遗患很少。
当然,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囿于一隅;而必须吸收新知识。
中医应怎样现代化?
我认为中医要现代化,首先,中医本身要加强,要坚定不移地站稳中医的立场。
同时,我们应对中西医学不同的理论体系保持清晰的头脑,使之逐步地结合,进而殊途同归。
如果离开历经千锤百炼的古典论述,而欲完成中医现代化,犹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医治病,重在理法方药;其方其药,都需由医生根据理法来指挥。但长久以来,医药界却存在着由药物来指挥医生的流弊。把一病一方罗列案前,按图索骥。也有简单化地把某药某方制成“成药”,固定地来治某症或某病,而抛弃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这种不要中医传统的做法,是另一种将中医西医化的表现,即使一时取效,也是偶合。对此,亦须引起重视。
总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其初期、中期和末期的过程。特别是急性热病在这三期中变化更多而迅速;其每期的转化,决不会全然一样,有因人因时因地之差异。
医生在处理上,难道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吗?前哲对各种疾病在不同阶段中,就有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我们不能刻舟求剑,胶柱鼓瑟。
中医确是我国的国宝。我们不能把她当作古董,更不应在研究中说什么守旧、复古。
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推陈出新,祖国医学这颗学术明珠,一定会重放光芒,永葆青春。
诸多专家谈中医现代化——要有文化自信
“不能死抱着几本中医经典不放,闭关自守。要把中外医学的好东西结合起来,用系统科学来促使中医现代化”。这段话来自我国著名科学家、航天之父钱学森的一本著作。近日,在第四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重提经典,对中医药现代化进行讨论。
坚持自信 发挥特色
“中医的学术要自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在大会发言时指出,中医药是我国具有独特优势的卫生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努力扩大影响力,主导新赛场。
张伯礼认为,中医药能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在治疗甲流时,中医药展示了其超越西医的效果。为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也必须要做好中医药的标准和传统知识的保护,包括经典的秘方、中药、有效的药剂。
发挥中医药的特色至关重要。“要提倡中医现代化,走中医西化,中医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教授李恩认为,中医的创新,关键在于发挥中医的特色。
“钱学森曾在著作中写道,中医的理论完全是宏观的,整体的理论。将来的科学革命,要从微观一直到整体,把它连起来。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李恩认为,“这一点给我们很大的信心,给我们一个历史责任感,要把中医药发展起来,走向世界,就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坚持创新 提升质量
“传统是医药发展的前提,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桑滨生认为,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中医药才能不断持续的发展。
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认为,要想搞好中医药的现代化,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缺乏创新的现代化将会成为“空话”。
同时,房书亭指出,中医药的现代化可以从抓质量入手。“中医药的质量要提高,就是真正实现我们中药材的现代化,就是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就我来看,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这三大化就是中国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例如,用什么农药,什么化肥,都要有规范。“这样的话,在生产这个药材的时候,这个药材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房书亭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高颖认为,中药现代化最重要是如何来提高疗效。而目前临床中,方法和评价是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值得探讨。她说:“中药疗效评价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种药我们给患者吃了,但是吃几天合适,吃多少就可以停了,还没有可测量、可操作的评价方法。虽然有一些中心指标,但还难以客观反映辨证论治的疗效。因此,中医药的评价方法,从形式和工具方面,还需要进行探索。”
坚持理论 避免西化
研究中药现代化,不能完全的西化。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解庆峰提出, “完全按照西医的研发方法,它就没有生命力、就完全变味了,所以说还得用中医理论做基础,继续发扬中医理论。”
解庆峰认为,中药是中医理论,我们不管要完善的中医理论,同时还要用西医能够接受的一些研究办法来解释给西医大夫。然后借助西医的一些好的方法来发展,这样开创出一条现代重中药,研发临床研究的一条道路。
他呼吁,国家的有关中医管理方面的领导,在制定一些标准的时候,一定也要适应中医文化,加上西医科学,共同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医药的路。
本文来自大象医友会
倪海厦:如果妳没有听西医的话做了这些手术,也没有做过化疗应该是很好治疗的
反思 | 西化中医教育,培养不出会看病的中医,最终成了“中医的掘墓人”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