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如一日,民间乡村医生坚持深山采药为群众看病!
群山叠翠,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太平畈乡,是历史悠久的的霍山石斛原产地。这里植被丰富,物种众多,素有西山药库之称,绵绵的大山,蕴藏着1800多种草药。好药配良医,百姓好福气。而该乡王家店村卫生室何斌,就是这样一位远近闻名的好医生。
何斌从十几岁起,便在镇上医院学徒,试药、采药、认药、做药、开方子……改革开放初期,何斌回到王家店村卫生室,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而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村卫生室,何斌指着身后一排盛放中草药的中医药柜子一套中药加工工具,对我们说,这套工具,也用了几十年了。
几十年以来,王家店村卫生室的中草药都是自采自用。早些年的时候,何斌便跟着对中药颇有研究的叔父何云峙上山采药,久而久之,方圆百里盛产药材的山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而30多年来,何斌也一直坚持亲自上山采药,为十里八乡的老百姓看病。这些年来的采药期间,他多次摔下山崖,而幸运的是,每次都伤得不重,捡回了性命。
几乎隔十天半月,何斌就换上旧衣裳,和老伴打个招呼,带着镰刀、绳索、背篓等工具就上山了。是的,他要去附近的一处山崖上寻找几味野生的中草药,补充药物库存。邻居一位老人告诉我们,“何斌年轻的时候,走过很多很高的大山,基本就是无人区,一待就是两三天,用小树枝搭个窝棚,带点锅巴炒米当干粮,饿了,就着山泉水和野果充饥。”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们陪着何斌医生一起去采集中草药,感受他的艰辛。
穿过村庄,淌过河流,何斌到达山脚下。山崖上鲜有人迹,更没有路。何斌看了看地形,决定从石头裸露较多的地方迂回上山。
原来,几年前,何斌来到过一处山崖,在崖壁高处,他曾经放养过霍山石斛,几年过去了,长势应该不错,现在,也差不多到了可以采摘的时间。初夏的雨,各种植物疯长,如何能找到有价值的中草药,考验着药农的眼力和经验。何斌手脚并用,爬到山腰,沿途还发现淫羊藿等几味中草药。
经过二十几分钟的艰难攀登,何斌来到悬崖顶。他找到几棵树,将绳子一头拴在上面,另一头拴在腰上。
何斌慢慢下到崖壁上,一株长势良好的石斛出现在眼前。他轻轻扒松周边的泥土,小心托着石斛的底部,手腕稍稍用力。一簇霍山石斛带着新鲜的泥土被连根挖起。霍山石斛被誉为“仙草”。而正宗的霍山石斛,生长周期为3--5年。这种可以在原生态环境生长成熟的,基本就是野生霍山石斛。
或许是因为太激动了,何斌一脚踏空,直接从山崖上滚了下来。好在开始做了准备,腰间有绳子拴着,加上被一棵大树拦了一下,才有惊无险,不过他还是吓得一身冷汗。他起身后,确认手上的石斛没有损坏,才顾上拍拍身上的土,扭扭腰,把石斛放进背篓里,然后继续采药。
“我曾经多次摔下山崖。”何斌说,但每次都很幸运,不过现在都是小心翼翼的。”“这不是最危险的,大山里崖壁上有岩老鼠,有时候,我身上挂的绳索不小心从它的洞口经过,它们认为侵犯了领地,很快就把绳子咬断了,如没及时发现,那掉下去就真的没命了。”
陆陆续续的,何斌又找到了几株淫羊藿和黄精。因为发现黄精的地势较低,他决定将尚未成熟的几株黄精苗连根挖起,带到自家的山上种植。“这些年,绝大部分药材都能人工种植了,但相比之下,野生的药性还是更好。”
提到采摘的霍山石斛,何斌笑着说,“现在真正纯野生的很少很少,以前叔父何云峙健在的时候,我们都是在采摘过的地点,将野生胚粒放回去,在原来位置生长3--5年,如此循环,才能得到一点真正野生的石斛。”
原来,早在几十年前,何斌家乡的霍山石斛,因为数百年来只采挖而不培育,致使野生资源稀少,濒临绝迹。叔侄俩带着自己挖到的野生霍山石斛原种,遍寻专家和药农,终于将野生石斛改为家种,获得成功,然后后又将这一技术传给了当地乡亲。
最近几年,何斌开始深入研究霍山石斛的延伸开发和利用。为了保存药性最强的野生石斛原种,何斌一直坚持当年“原地返种”的做法,“既要保证原种成活,又要防止被人偷走断了后,只能栽种在人迹罕至的山崖上。”
30余年如一日,何斌的人生,就这样日复一日,与大山为伴,用自己的医术,精益求精地服务当地百胜,深受人们好评。他慧眼识药、善于用药,长期采集原产地的珍贵野生中草药,给当地百姓谋的了幸福。很多病症,他轻松就能治愈,神奇极了。当地地处偏远,距霍山县城也得近两个小时车程。偶尔遇到重疾的病人,他更会尽可能地用千辛万苦采摘来的野生中草药来为病人缓和一下病情,尽可能为病人多争取一些时间。
谈到未来,一脸憨厚的何斌说:“我师父杜老医生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周六,还要从霍县城坐两个多小时班车到镇上,给老百姓看病,如果可以,将来,我也想和他一样。”
本文来源为中安在线,记者/李双敏
■ 来源丨成都商报
民间草医坚持上山采草药治病
早年,因崇山峻岭造成交通不便,温州泰顺山民因地制宜,用山草药治病疗伤。虽说近年来泰顺草医的数量急剧减少,但目前仍有七八十位草医在用他们独特的医术为当地百姓治病,52岁的潘虎仁就是其中一位。潘虎仁作为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顺山草药医”的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自他的母亲赖细环,而母亲则由外公亲授。早在1742年,潘虎仁的祖上就已掌握山草药疗法。至今,潘虎仁还经常亲自进山采药。
地处浙闽交界的泰顺县,云山重叠,沟壑纵横,气候温和,草药资源蕴藏丰富,被当地人誉为“天然药库”。
泰顺县城罗阳镇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药草街”的小巷子,不少铺子售卖数百种中草药,不知名的山草药,有新鲜,有晒干的,一撮撮,一堆堆。当地人穿梭其中,购买一些山草药炖猪蹄,炖老鸭,祛风除湿,也有买去治病的。
古诗有云:“采药入深山,苍茫云海间,盘空穿鸟道,异卉满囊拈。”泰顺、龙泉、寿宁等地是潘虎仁主要的采药区域。每过半个月或一个月,他就要上山采药补给药材。一辆摩托车,一把砍刀,一些干粮,蛇皮袋,一捆安全绳,是潘虎仁山上采药必备工具。潘虎仁说,采药过程中,攀爬石壁,毒蛇咬伤,都比较危险。
12月7日上午,连续的阴雨终于消停了。潘虎仁去岭北的山中采药。潘虎仁骑着摩托车,没多久,就进入了山间公路,不过潘虎仁却一心二用,经常瞄着马路边,似乎在看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他在留意路边有没有草药,果真还被他发现了一种比较稀少的草药。
到了岭北之后,潘虎仁把摩托车停在一户人家门口,和主人打招呼后,就上了面前的一座岭,听人说上面有种草药“白岩豆”。上山的路有一米多宽的石阶,潘虎仁不是埋头走路,而是东张西望,快到石阶终点,潘虎仁向高四五米的石壁一望,就看到了“白岩豆”。
四周张望一下,潘虎仁说需要另辟蹊径,于是走下石阶,拨开杂草,攀附岩石树根藤木,迂回到石壁上方。为确保安全,潘虎仁拿出了安全绳,一段系在小树上,安全带系在腰部,缓慢地爬到几乎垂直的石壁上,一丛丛“白岩豆”附着在石壁上,采摘了几乎一麻袋,不过潘虎仁留下一些,好等着下次来采。
潘虎仁拿砍刀割了一段树皮,尝了味道,微苦,颇有神龙尝百草的大无畏精神。
潘虎仁挖到的野生猕猴桃根。
潘虎仁询问当地山民哪座山头有还魂草。
下午,潘虎仁在没有路的山中找草药。
十多年前,潘虎仁在罗阳镇开了草药铺,卖药兼治病。草药铺的一块小告示牌上林林总总列了十多种祖传治疗的病症。图为潘虎仁晾晒采来的草药。
潘虎仁将采来的草药切片加工。
山草药疗法,是朴素的民间医术,多是辨病用药。来人到店里,要是感冒拉肚子之类的小病,潘虎仁简单抓几味药,一般也就几块钱。
目前,泰顺草医普遍面临着传承的问题。泰顺乡间一些人家都有治病的秘方,不传外人,随着社会发展,不少失传。潘虎仁说,六十多年前,有草医治好了他伯父的麻风病。潘虎仁听说之后,就想去找那户人家讨要秘方,但其后人并没有传承下来,这让他感到十分惋惜。图为潘虎仁在制作膏药。
不过,潘虎仁儿子儿媳都愿意传承学习祖传秘方。现在,他还招收了了一个福鼎的徒弟。图为潘虎仁在拔罐治疗。
吃饭时有人前来看病。
空闲时候,他也不断钻研,翻阅《浙南本草新编》等书,研究草药。
药铺的墙上挂着几面锦旗。潘虎仁说,虽然现在相信中医草医的人不如四五十年前那么多,但是,他的病人却越来越多了,很多人经过口口相传找他来看病。
■ 来源丨中国人的一天
隐居民间30年,这位人体科学家破译人类惊天奥秘 - 人类神通赛神仙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