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进入群体中,你就不是你了

要坚持长期主义的小方 小方小袁
2024-09-21

这是一本研究群体心理学的书,老早就听说了这本书的大名。如今读完,对于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深刻的洞察力真是大写的佩服。

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活,但当个体一旦进入群体,个体的特性马上消失,智商降为零,变得不再是自己,成为一群拥有巨大破坏力的乌合之众。

作者在1895年关于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论述,在100年后的现实生活中无不一一得到印证。

群体与个体究竟有何区别?这些区别又是如何产生的?作者主要从群体的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群体的领袖及其说服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群体的心理

所谓的“群体”,是指一群人在特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共同目标,或思想和感情向着同一方向发展,有着相同的指向。

作者发现,当孤立的个体一旦进入群体,像是立即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个体的个性自觉消失,形成与群体一致性的特征,同时智商迅速下降,感性控制大脑,变得思维简单、感情夸张。

群体不擅推理,却善于行动。

群体没有推理能力,判断力几乎为零,不会冷静思考,暴躁、冲动、易变,但他们却善于行动,拥有巨大的破坏力。

孤立的个体可能是个有涵养、有教养的人,但当他一旦进入群体,便变成了一个野蛮人,没有理性,行为只受本能支配。

一个原本懦弱胆小的人,一旦进入群体,像是获得了某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让他摆脱无能、失败的感觉,陷入一种虚幻的满足感,无疑这满足感是短暂且致命的。

为什么个体进入群体后,心理会发生如此之大的转变?作者给出了三点原因:数量、传染和暗示

数量:从数量上看,群体比个体更拥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群体发泄自己本能的欲望。而孤立的个人是不敢发泄某些欲望的,只能加以克制。

传染:群体中存在传染现象,这种现象很容易在群体中发现,但很难解释。群体中的传染现象就像催眠,个体一进入群体就像是被催眠了一样,进入了无意识状态,成为感性的奴隶,完全被操控,自主性遭到破坏。

暗示:群体易于接受暗示。由于群体中传染现象的存在,个人失去自主性,没有思考能力,在群体的某个暗示下,他会突然非常冲动,一定要采取某个行动。

在数量、传染、暗示等因素的影响下,群体成为了无意识的奴隶,没有任何辨别力。

所以群体在大部分时候表现出的都是巨大的破坏作用,但有时候也会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感,比如群体会为了某个教义或信念而慷慨赴死。

无意识不仅存在于群体中,在个人行为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就像“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饭”一样,都是无意识的,我们做出这些行为并没有经过大脑认真思考。

无意识以一种我们不知道的力量方式在控制着我们,理性的作用微乎其微。

2、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中国人讲究仁义礼信,西方人强调自由民主,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就是各个不同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的形成一般受“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影响。

直接因素是群体某种意见与信念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是导火索,是直观现象;间接因素是群体意见与信念形成前的铺垫,是本质原因。

——间接因素包括种族、传统、时间、社会制度、教育。

种族、传统和时间对群体信念的形成影响最大,却最不明显。

种族:就像你决定不了你的肤色一样,任何人都摆脱不了种族的烙印。每个种族都有其相应的品质和性格,这种品质和性格会通过遗传在后代的身上显现,对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产生巨大却不易觉察的影响。

传统:传统代表过去,过去的观念、感情和风俗习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衣食住行的便利,还是社会组织和制度的形成,都是建立在我们之前的人打下的一定基础之上。我们无法脱离过去而只活在现在。群体的信念不可能凭空产生和突然消失,它也受传统影响,它是未来的母亲,是过去的孩子。

时间:时间是所有问题的答案,孕育一切,创造唯一。任何一种观念必须要经过时间的打磨才可以形成,同样也只有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一种观念才会消失。为什么一种观念能产生在这个时代,而不能形成于另一个时代,就是因为不是合适的时间。

社会制度:人们通常认为制度在群体中会发挥很大作用,以为只要制度的理论足够充分,社会就会按照计划的方向走。实则不然,制度只是观念、情感和风俗习惯的产物,而不是原因。各个不同民族的行动,支配他们的是自己的性格,但凡与这种性格不吻合的,即使拿来了,也不过是暂时借来的,只能作表面的伪装。那些妄想通过简单地改变社会制度来改变一个民族的行动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教育:这部分关于教育的论述对我的冲击最为震撼。从小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好像所有人都在批评这种教育方式的缺点,却又好像都没说透,然而作者却讲透了。

填鸭式教育理念认为,智力的提高主要是依靠一心学好课本知识实现的,所以在学生最适合学习的几年时间,把他们关在学校里,训练成背书和服从的机器,行走的知识字典。

但当这种教育结束后,学生们只是收获了一堆对生存没有帮助的无用知识。而对成功真正需要的品质,像判断力、主动性、开拓进取的精神,都没有训练到,不仅没有提高,甚至还破坏这些重要品质。

填鸭式教育的缺陷在于缺乏亲身体验和动手实践,而只有亲自动手实践产生的体验才是形成正确观念的唯一路径,否则一堆无用的知识不仅教不会人们怎么生活,还是社会不稳定的重大隐患。

——直接因素包括形象、词语和口号,幻觉。

形象、词语和口号:群体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来源于大脑产生的形象。但这种形象并不是随时都会有的,而是要被特定的词语或口号激活。

词语和口号所具有的威力和它们能够唤醒的形象紧密相关,同时又相对于它们的真实含义而独立。那些影响最大的词语,往往是最不明确的词语。例如我们知道的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平等,这些词语的含义是模糊的,即使我们搬出一堆专著来看,也不能很好的确定这些词语的准确所指。但是这几个简单的词语,却有着异常神奇的威力,几乎成了解决许多问题的灵丹妙药。

同时词语可以唤起的形象是独立于它们本身的含义的,词语只有特定的暂时含义,它会随着时代和民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刚刚经历过政治动荡或信仰变化的国家,群体会对一些词语产生厌恶的感觉。这个时候,执政者的当务之急一定是尽快变换说法,但又不能伤害事物本身,因为事物是和传统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无法改变的。所以执政府的具体工作就是用新的名称对过去存在的制度进行新的包装。

幻觉:自从文明出现以来,群体就一直生活在幻觉的影响之下。推动各民族演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永远都不是那些真理,而是谬误。现如今,社会主义如此强大,其本质原因就是,它依然具有活力,是群众最后的幻想。即使是在这一系列科学证据面前,它依然得到了发展。它得以发展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那些鼓吹者,他们可以做到无视现实的存在,依然敢于向人类承诺所谓的幸福会实现。

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真理从来不是群众最渴望的存在,他们更加愿意崇拜那些对他们充满诱惑力的谬论,这些谬论可以向他们提供所需的幻觉,自然也就很容易成为他们的主人。

3、群体的领袖及其说服方式

只要有生物聚集在一起,那么不管这些生物是人还是动物,它们总会有一个统领,并且让自己一直处于统领之下。

对于人类群体的领袖,这些人不一定有理性思维,但一定果敢、敢想敢做,是个实干家。如果他还有坚定的信念,拥护者就会更多。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更愿意听从信仰坚定的人的话,而且这些领袖深深知道如何让人们听他的话。相反理性思维会让人犹疑不决,削弱领导力。

群体的领袖是如何影响群体呢?或者说是通过何种方式说服群体乖乖听话呢?

最常用的三种手段: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

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的大脑,最可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出断言,并且简短有力,不用理睬任何证据和推理。这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那么想反对的证据和证明就会越发贫乏,因此这个断言的威力也就越大。

某件事情得到了断言,想要在头脑中生根,就需要通过不断地重复。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让群众把它当作已经证实的真理,从而接受。

如果有效地重复一个断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异议,这个时候形成的意见就成了所谓的流行意见,在群体中不断传染。传染现象在动物群体中也可以看到,如果有一匹马在马厩里啃咬食槽,那么其他的马也会效仿;在羊群中,如果有几只羊感到了恐慌,那么这种恐慌很快就会传染到整个羊群。

传染的本质其实是模仿,就像动物一样,人有着模仿的天性。因为模仿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所以模仿就成为人类的必然。正因为这是必然的,所以,那些所谓时尚的力量才会那么强大。

想想我们看到的广告、接受的宣传教育,都是断言、重复、传染的实例。

领袖对群体的统治,断言、重复、传染这些手段必不可少,同时名望的力量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名望具有麻痹我们批判能力的力量,使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惊奇甚至敬畏,阻止我们看到事物本来的面目。

名望有先天名望和个人名望。先天的名望主要是来自于他们的称号、名誉和财富,相对于先天名望,个人名望更常见,这种名望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占据的位置、财富或者头衔。一身戎装的士兵、身穿法袍的法官,都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形象存在,都拥有一定的名望。

后天的个人名望主要是通过成功来获得,成功会让产生崇拜或者敬畏的感情,一旦失去了成功,那么这种情感会迅速消失,名望也就随之消失。

名望也可以在探讨中受到磨蚀,那些能够长时间保持名望的人或神,为了能够让群众持续敬仰,他们对探讨从来不会宽容,必须保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将名望持续的时间延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方小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