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养娃,还是要想清楚底层逻辑

天使鱼 绘本育
2024-09-05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嘈杂的时代,太多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太多的鸡娃路径,看多了反而容易让人无所适从。

所以,读《园丁与木匠》这样的育儿书挺治愈的。

先分享赵昱鲲老师在译者后记里介绍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用“黄金圈法则“思考育儿这件事。


我们认识世界、看待问题,一般有三个层面:

what层面:是什么?现象、成果
how层面:如何做?具体操作方法和措施
why层面:为什么?目的、理念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层面出发。因为从what入手最简单,符合大脑直觉反应的思考模式。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学者西蒙·斯涅克提出了“黄金圈法则”思考模型。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其次是“怎么做”,最后才是“做什么”。

黄金圈法则,是快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比如技能学习、产品营销、员工激励……
《园丁与木匠》的译者后记部分赵老师用黄金圈法则分析影响孩子成长的三个层面的因素。

他认为,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what、how、why三个层面包含的要素如下:

最外面的what层面:是知识技能,是一个孩子的外在表现。比如,考试考了多少分,拿过什么奖,上了什么大学。

这是一个孩子最明显可见的指标,也是经常被用来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父母是否合格的标准。

中间层的how层面:特质风格,比如坚毅、创造力、成长型思维和社交能力。

这些指标没有外在表现那么明显,但可以通过观察来发现。拥有突出品质的孩子,哪怕现在外在表现没有那么成功,我们也会称赞他们“优秀”。

特质风格是外在表现的驱动因素,所以,一个孩子哪怕现在成绩一般,但只要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我们也会认为他/她有潜力、有后劲。

最内层的why层面:是孩子的心理内核,是孩子对这个世界和自己所构建的核心模型。比如依恋模式和自我观念。

爸爸妈妈爱我吗?在乎我吗?我安全吗?
我有价值吗?我值得被爱吗?
我有选择的自由吗?我能自己做决定吗?

……

这些问题的答案,来自于父母日常的行为。然后,存留在潜意识之中,并在日后无时无刻影响着孩子的选择。

“考了多少分、拿过什么奖、考上什么重点”这些外层的东西,确实最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这些指标最容易衡量、也最容易比较。

但是,运用“黄金圈法则”思考模型得到的真相是:外层是为内层服务的,内层才是真正的驱动力

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依恋模式、自我观念这些心理内核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其次是好奇心、探索精神、坚毅和成长型思维等特质风格。

明白这一点,会让我们的育儿之路更从容。想清楚育儿的底层逻辑,才能更坚定,被各种焦虑带偏的频率会低一些。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用爱心和耐心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让孩子感觉值得被爱,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自我评价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很多的选择。

再大一些,也无需为他们一时的分数高低而焦虑,而是要利用学习过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培养更高的内隐自尊。

也就是说,首先,要帮孩子构建好内层。其次,当外层出现问题需要修正时,要思考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构建更好的内层,而不是牺牲内层来达到外层的速成。

总之,不要本末倒置就对了:)



Hi,我是天使鱼,亲子阅读和自我管理多年践行者,以后会在这里记录我和薇薇的亲子共读及童书研究心得,欢迎关注!


另外,我还在写一本小册,系统整理十几年来陪三个娃共读和童书研究心得,希望为你给孩子打造科学阅读体系助力。欢迎购买支持,详见这篇:我,我终于开始写第一本书了!

更多书单,可以参考以前的几个汇总:

如何培养一个爱看书的孩子(0-3岁书单汇总)

亲子阅读|3-6岁书单汇总

小学阶段书单汇总

写给土豪的书单/送礼书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绘本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