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我省美丽河湖保护和建设工作,2021年3月,省生态环境厅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2021年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全省各地级市报送、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深圳市茅洲河等10大河湖被评为“2021年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现向社会公布。
潮州市韩江韩江是粤东1400万人民的母亲河,为粤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饮用水源保障。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潮州时指示潮州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起而行之,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在视察韩江时更是殷殷嘱托:“要抓好韩江流域综合治理,让韩江秀水长清”。“十三五”期间,潮州市坚持高位推动、立法先行、综合治理、加强宣传,全力推进韩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治理后,韩江潮州段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韩江继2017年获评第一届“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后,2020年韩江(潮州段)高分通过全国首批17个示范河湖创建的验收,是我国南部地区入选的2个河湖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入选河湖。
深圳市茅洲河茅洲河是深莞界河,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干流长31.3公里,流经深圳市光明区、宝安区和东莞市长安镇。近年来,深圳市按照“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治水思路,以空前力度推动茅洲河流域水质不断好转,由黑臭水体跨越至地表水Ⅳ类,达到1992年以来最好水平。“流浪”近20年的皮划艇队回归茅洲河,停办多年的龙舟赛重新开赛,茅洲河治理成效被央视《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美丽中国》等纪录片收录,曾经人人避之不及的“墨汁河”成为市民流连忘返的“生态河”,再现昨日“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乡愁。
东莞市华阳湖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这里是著名作家陈残云先生小说《香飘四季》的原创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华阳湖周边陆续聚集了大量禽畜养殖场以及化工、电镀、洗水漂染等企业,河水发黑发臭,农田大片丢荒,成为东莞的“龙须沟”。“十三五”期间,东莞市麻涌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运用“截污、清淤、活源、治堤、修复”的方式对华阳湖实施系统化综合治理,治理后水质由劣Ⅴ类恢复到Ⅲ至Ⅳ类,让原本的污染区蜕变成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
惠州市沙河
沙河是东江下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其水质好坏关乎东江供水安全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战略。三年攻坚战以来,省市县政府合力推进科学精准依法治水,坚持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与修复并重,精准开展控源截污、支流整治、水系连通及生态修复,国考断面水质实现由劣Ⅴ类到III类的跃升;流域治理倒逼产业升级,助力博罗打造沿东江千亿经济产业带,以高水平保护支撑了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乌涌
乌涌发源于黄埔区水口水库,流经广州科学城、黄埔老城区至黄埔港汇入珠江前航道,全长22.66公里,河涌宽度约10~40米,集水面积64.5km2。乌涌曾是广州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35条河涌之一。“十三五”期间,黄埔区按照“防洪提标、控源截污、生态恢复”的思路,对乌涌进行全流域治理并开展了碧道建设,治理后,乌涌消除了黑臭,由2017年的劣Ⅴ类水质,提升到目前的Ⅲ类水质,达到“长制久清”,并且入选广州市“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示范河涌。
汕头市练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流域内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练江成为广东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在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汕头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科学、依法、精准治污,练江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年,练江实现从普遍性黑臭到国考断面消除劣V类、再提升至IV类的重大转折性变化。2021年,海门湾桥闸国控断面1月水质达地表水V类标准,2-4月达IV标准。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实践入选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攻坚克难案例。
河源市万绿湖万绿湖(又名新丰江水库),主要位于河源市东源县境内,于1960年建成,为全国第七大水库,华南第一大水库,总库容量139亿立方米,有360多个岛屿,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5400平方公里,因处处是绿、四季皆绿而得万绿湖之名。一直以来,东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万绿湖水质保护工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万绿湖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万绿湖生态环境。万绿湖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长年水温16℃,PH值7.17,是华南地区的大型弱碱性水源,先后摘得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广东省十大最美森林”“广东省十大最美湿地”“中国天然氧吧”等多项桂冠。
深圳市大沙河
大沙河贯穿深圳南山区全境,曾经流沙如金,故唤作“大沙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沙河遭遇淤塞污染,水质变差,周边居民不得不闭窗而居。近年来,大沙河经过多层次保护水资源、多方位优化水生态、全流域改善水环境,河流水质由劣Ⅴ类跨越到地表水Ⅳ类或以上,实现从流沙河、臭水河到网红河、观光河的华丽蜕变,成为广东万里碧道中靓丽的“生态名片”,也为深圳市建设先行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先锋提供南山范例。
珠海市前山河前山河,发源于中山市五桂山东南麓,流经中珠两地,经香洲辖区的石角咀水闸流入湾仔水道出海,被称为珠海的母亲河,悠远孕育着中珠人民和澳门同胞。前山河主河道长23公里,流域总面积328平方公里,珠海香洲域内114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珠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前山河水污染日益严重,河涌水质恶劣、水生态环境差、市民投诉不断等问题突出,流域内部分排洪渠还被列为省级“黑臭水体”进行挂牌整治,水环境治理面临严峻形势。201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香洲区委、区政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采取“地方政府+央企+地方国企”“EPC综合整治+管养提升”全面联动的治水模式,全力推进决战水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底实现了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年均水质由Ⅳ类提升到了Ⅲ类、五条黑臭水体“长制久清”的两项国考目标。
惠州市淡水河淡水河发源于深圳市梧桐山,经惠州市惠阳区,在惠城区马安紫溪汇入西枝江,全长95公里,其中惠阳段58公里。鱼翔浅底,鹭影翩跹,这样的场景在淡水河畔已经消失了20年。淡水河由清入浊,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初级工业化时代,并陷入“反复治、治反复”。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经过三年持续攻坚,淡水河流域污染减排成效不断凸显,水质明显改善,淡水河紫溪断面和西湖村断面均于2019年11月起水质取得历史性突破,彻底消除劣V类,2020年淡水河国考紫溪断面全年自动监测站均值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20多年来首次实现全年稳定达标。根据2021年1-3月监测数据,淡水河流域16条支流达标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