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再一有事“找秘书”

2017-02-10 盛克非 朱海滔 法制博览

日前,中纪委网站通报了多名已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的中管干部的“四风”问题。中纪委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腐败堕落往往是从不正之风、享乐奢靡开始,从“四风”上打开缺口。其中,河南省委原常委、洛阳市委原书记陈雪枫在2014年11月6日至15日,参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7期省部级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期间,违反中组部关于“不准秘书等工作人员陪读”规定,安排秘书丁某、市委副秘书长董某等人陪读,产生的交通、食宿、差旅等费用共2.6万余元,公款报销。

领导培训,秘书“陪读”;领导考试,秘书“陪考”甚至代考,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对中央的三令五申,为什么还是有人置若罔闻,不以为然?究其原因,因为这些人已经犯上了“秘书依赖症”,不但带秘书“陪读”,平时工作中的发言稿、群众来信来访公务处理甚至都让秘书代劳。更有甚者,有的把秘书当成了“私人保姆”,除负责主人的日程安排、来客接待、讲稿起草等工作事务,还兼顾领导甚至领导家属的生活安排,成为帮助领导办私事的“贴心小棉袄”,甚至有些秘书还替领导代办收礼和送礼等拿不上台面的事情。

有人形容专职秘书是有的领导的“拐杖”,离开了秘书,有的领导就难以独立完成工作,无法“生活自理”。

作为领导诸事缠身,有些需要抄抄写写的事,让秘书代劳也在情理之中;同时工作中有了秘书的协助,的确也能提高工作效率。然而长此以往下去,不少领导便会接少了“地气”,沾多了“官气”,甚至开始“娇气”,变得依赖秘书,患上所谓的“秘书依赖症”。而且,上梁不正,下梁必歪。按照官方规定,副省级以上官员才能配备专职秘书,但实际情况是,一段时期内有的县委书记、县长,甚至乡党委书记都有固定的“跟班”秘书,并配有专车。

把秘书当“保姆”,患上“秘书依赖症”,最直接的弊端就是助长了懒惰意识。吃、穿、住、行由秘书服侍,讲话、发言、谋事由秘书“捉刀”,领导既不用动脑,也不用动手,致使自身动手能力退化,缺少自己的观点和系统的思考,自己则成为秘书的传声筒。有的甚至离开发言稿寸步难行,话不成句,让人不忍卒听。第二是助长了官老爷作风。长期被专人“伺候”着,养成不深入群众,有事找秘书的惰性,难以接触原生态的社会生活和民情民意。不但高高在上,且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老百姓何敢奢望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是极易滋生腐败。秘书长期生活在领导身边,在领导这棵“大树”的庇护下,不但有一种本能的优越感和特殊感,且往往打着领导的招牌以权谋私,为所欲为,既有损领导的形象,更损害了党纪法规。另外,也造成机构臃肿,加大了财政负担。

当今时代,知识增长、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领导干部既要“温故知新”,又要“学新知新”,这样才能保持思想活力和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胜任所肩负的领导工作。

邓小平同志作为国家领导人,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只配一个秘书,亲自起草文件和报告,从不让人给他写讲话稿。可以说,扔掉秘书这根“拐棍”,领导干部能更多地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接接地气,做到解民忧,舒民困,惠民生。领导干部自己动手写文章、自己动手处理文件,可以培养领导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领导干部更好地把握全局,直面原生态的社情民意,提高执政能力。

革除官员的“秘书依赖症”,这对领导干部既是限制,更是爱护。让一些官员头脑中残存的特权和享乐主义思想“下岗”,切实补足“精神之钙”,彻底摒弃四体之惰、思想之惰。无欲则刚,依赖也是一种欲望,领导干部只有“自力更生”,才是名副其实的领导,否则一不小心就“被领导”了。

(郭旺启摘自《清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