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侧吹、横吹与竖吹:骨笛的三种吹奏形态辨研

项阳 音乐研究 2024-02-05

侧吹、横吹与竖吹:骨笛的三种吹奏形态辨研


文◎项  阳


原文刊载于《音乐研究》2022年第6期。


摘 要20世纪80年代考古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贾湖骨笛,引发音乐学界对其全方位研究,包括形制和吹奏方式的探讨,进而集中辨析多地、多种形制骨笛吹奏方式。目前看来,开口处平齐形态侧吹应是最为合理的演奏方式;开口处有U型和V型吹口者竖吹为佳,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骨笛应为这种样态;从河南裴李岗文化长葛石固遗址中出土管身开孔的骨笛来看,应具有横吹之可能与可行性,或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三种吹奏形态都已产生,且每一种吹奏形态在后世都有活态承继。新石器时代部族文化中职业分工、群体性乐舞功能性为用对乐器制作和发展进步有重要推动意义。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中期;骨笛;三种吹奏方式;传承与传播;功能性意义



区域人群对乐器创制,制作材料对形制定位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可探索与之相辅相成的演奏方式。我们难以听到和看到远古先民的演奏具象,却可借助考古学成果认知邈远时代的乐器形制,并用历史人类学方法将古老演奏方式与当下活态存在接通,以反推相通性乐器形态演奏方式的诸种可能性。即便这种形制和演奏方式当下已非主流,却可从积淀下来的具有相通性乐器形制和演奏方式进行有益探索。一般讲来,当下无簧类管状吹奏乐器主要有两类,这就是竖吹与横吹。虽然难以认定竖吹究竟起于何时,但认定竖吹比横吹早,这横吹方式在汉魏时期由西域传入。在1986—1987年,考古学家在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中发掘出以遗址命名的骨笛,其后三十余载又出土数批,引发学界深入研究华夏乃至世界音阶发展史的同时,也将新石器时代到龙山时期(公元前9000—3800)多地出土骨笛演奏方式的探讨纳入研究视域。先民们选择动物和禽类骨骼作为多种工具和乐器的制作材料,应是出于其材料耐用和不易弊坏的考虑,同时段他种有机物当下难觅其踪,恰恰骨质材料却能埋藏数千年不朽。


贾湖遗址第一批骨笛出土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两位音响工程师徐桃英和顾伯宝,针对吹口部平齐的骨笛反复揣摩,最终认定侧吹为最佳方式。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向顾伯宝请教他们在考察现场何以确认如此演奏,他明确告知基于平齐吹口,侧吹最为合理。徐桃英面对M282出土的骨笛,在确定吹奏方式后,经练习先是奏出上下行音阶,继而演奏了当时的流行歌曲《回娘家》与河北民歌《小白菜》,笔者听录音后感知先民们的创造从音程关系上把握与当下音列并无二致。这种乐器所现音阶多在五声和六声之间,亦可能奏七声。顾国宝先生认为,若像后世箫管在吹口处开“U”型或“V”型缺口,气流可较为顺利地与管壁激发震动,适于竖吹。但针对所测骨笛吹口为平齐样态,不适于竖吹,由是二位工程师在测音现场经揣摩后选择侧吹。


贾湖遗址在1983—2001年先后历经了七次发掘。根据历年来多个样本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和释光测年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贾湖遗址第一期的绝对年代约为距今9000~8500年,第二期为距今8500~8000年,第三期为距今8000~7500年。2013年第八次发掘区域的地层堆积及分期情况与前七次发掘相同。


这是2013年前的状况,结合相关新闻报道可见,对贾湖遗址的发掘仍在进行中,这是一个从距今9000~7500年间延续了15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重要遗址。


相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土第一批骨笛到当下数十年间,伴随贾湖遗址科学发掘,出土骨笛多批近30支,吹口所见多为平齐制式。追踪贾湖骨笛研究的萧兴华先生在世纪之交发表的《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一文,所引用考古报告数据定位第二批出土的骨笛为九千年。进入21世纪,骨笛在该遗址中又有出土,形制具有同一性。


何以这些骨笛能够在一千又数百载间保持相对统一的制作方式和吹奏样态,且制作越来越精细?这需明确音声为主导的技艺形态在部族生活中的特殊意义。由于音声技艺形态具稍纵即逝的时空特性,当部族生活中形成祭祀观念,群体性向天地自然进行祈福仪式时乐不可或缺,群体仪式为用须“歌舞乐”三位一体,乐与仪式相须。当乐器被发明且确立了基本形制和演奏形态,在部族分工意义上呈职业化,毕竟部族将祭祀作为维系生存的头等大事,有专门人才对乐舞进行创制、承载,以满足部族群体利益所需,当然涵盖乐器制作以及技巧技能创制和使用,特别是在部族乐舞群体性为用、乐器现组合样态、每种乐器多人承载情状下更是如此,使得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乐舞形态成型后能够在部族中较为长久地承继和延续,这种维系群体情感的乐舞形态显然与依个体情感即兴创造有着极大不同。我们有理由相信,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应是这种样态部族生存样态。专业人士在创造中将鹰或鹤的胫骨截断,创造性地发明这种平齐吹口、侧吹方式,且为了部族昌盛,这种融制作技艺、乐舞承载、与仪式相须为用的样态传衍一千又数百年,的确不可思议!


说这个部族千年间有职业分工,且一直延续,则应看到仅是第八次发掘中便有多种陶器、绿松石饰品、石锛、骨镖、骨叉形器、骨镞、骨棒形器、牙削、骨匕、象牙雕版等达600件,从《考古》发表该次发掘简报可见,这些器具中特别是骨器和绿松石饰品等制作水平之高,要说在当时没有职业分工和传承显然不可能做到,如此应认知其时部族文化分工有自的整体性内涵。


笛 均由丹顶鹤的尺骨制作而成。音孔2~7个不等,其中两孔骨笛的器表刻有精致的纹饰。
2013M57:23,深棕色。近吹口端有两处残缺,两端骨节均已切割掉,端面磨平。器身刻满不同形式的菱形纹,以双弦纹为界,纹饰可分为五组,并按中间纹饰两端对称。自吹口端起,第1组与第5组为两组不同方向的斜线相交形成的菱形纹,第2组与第4组在大菱形纹中雕刻细密小菱形纹,中间的第3组雕刻成大三角纹,再在部分三角形内雕刻细密的菱形纹。在器身中部一面穿有圆形音孔2个,孔径外大内小,外径7~8、内径4~4.5毫米。整器长21.4厘米(图二五,1)。
2013M68:2,通体深棕色,表面光滑。一端已残,两端残留小部分骨关节。器身多处见有条带状裹缠痕,其中吹口端第2、3孔及第5~7孔之间的器身背面缠痕尤为致密。器身正面钻一行7个孔径约3毫米的音孔,除第1孔已残外,其余6孔保存完好。第1、2孔和第4、5孔的间距较小,第3、4孔的间距较大;七个音孔中除第6孔略偏右外,其余大体在一条直线上。从保存完好的孔看,每孔侧边均有1~3道刻划痕。整器长22.8厘米(图二五,2)。


简报中这段描述和辨析彰显骨笛制作的专业化。该次出土的3支骨笛,保持了“两端骨节均已切割掉,端面磨平”,以及在音孔侧边刻划痕的特征,所不同在于:一是2013M57:23有“精致的纹饰”,为菱形纹和三角纹;二是在2013M68:2“器身多处见有条带状裹缠痕”,显现更为复杂的工艺;三是2013M57:23为二孔骨笛,与同期出土另两支与既往相同音孔的骨笛有明显差异,这是否为一种新“式”值得考量。由此说来,真是显现出在这个延续1500年的文化类型中骨笛制作相通一致性和持续性发展意义,应该有乐器制作和乐舞承载的职业化人群存在,如此方有承继和发展意义。


在河南,同为新石器时代中期且属裴李岗文化的汝阳遗址亦有骨笛出土。由于汝阳骨笛吹口处残缺,难以明确怎样吹奏。更由于如此多的音孔参差排列在骨管一面上,难以把握应如何握持和实际演奏。汝阳遗址同属裴李岗文化,当下属洛阳市辖,与平顶山地区的舞阳有一定距离,在其时是否应属相同文化的不同部族值得考量,从形制和音孔的开列情状看,显然与贾湖样态有着较大差异。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近七千年,出土骨笛数支。2020年夏天,出现在国家博物馆展台上的数支河姆渡骨笛中,有一支明显在吹口处显现类似U型吹口,其他几支吹口似平齐样态。这意味着河姆渡遗址出土骨笛中确有一支可竖吹。在南方区域骨笛吹口处凹槽非常清晰,应是华夏迄今所见最早显现吹口刻意开口样态,由此将无簧类管乐器竖吹样态历史提到七千年前。内蒙古赤峰出土骨笛由于吹口处残缺,有学者参照当下箫类乐器在修补时将吹口制成V型样态,但在其时究竟是否如此尚难定论。


长葛石固遗址骨笛。这个遗址属裴李岗文化,距今8100年。骨笛比较短,只有6.8厘米,骨管中部开有一个较大的孔,呈椭圆形(与贾湖骨笛相比可见裴李岗文化不同部族间骨笛有着不同样态)。同样的形态还有属于商代文化的山东济南大辛庄骨哨,虽然其与裴李岗文化两者间相距数千载,然而从其形制上的确有某种内在关联,其吹奏方式非常值得探讨。这种骨笛(哨)只有中间一孔,该怎样演奏呢?从历史人类学意义上把握,云南景颇族吐良可为参照。吐良为横吹,演奏者将笛身横置、两手托住笛身,用手指抵住笛管两端,靠气息控制和唇部与吹口接触面以及手指围堵出音孔开合变化产生不同音高形成旋律,有多种技巧的运用。以此参照,长葛骨笛和大辛庄骨哨有可能属横吹样态。我们看到,长葛骨笛和大辛庄骨笛(哨)独一的开孔相对大,有助于口唇安放。当然,从这两种骨笛两端平齐样态看,也不排除有侧吹样态之可能性,但从骨管上只有一孔状况看,还真是应该从横吹把握更为合理。如果这种推测得到认同,则可认定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阶段,出土骨笛上已有三种吹奏方式存在,这与既往认定中土吹奏乐器的演奏方式竖吹最早,横吹方式汉魏时方由外族以入,而忽略侧吹方式的认知有较大差异。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骨笛至少有3支,属龙山时期,定位距今4300~3900年间。这3支骨笛均有不同程度残损,其吹口处相对完好,应为平齐样态。但在神木博物馆中展示的一支骨笛却呈V型口。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支骨笛亦为石峁时期,属征集入馆,未标注具体出土时间,毕竟石峁遗址已发现数十年。笔者在2019年夏天随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天进教授组织的考察团队到延安和榆林,期间到神木博物馆参观时拍摄,由此可见石峁区域有两种吹奏形态。


学界科学测定贾湖骨笛最早,这种乐器制作规范,制作理念延续千年吹口为平齐样态,侧吹形态应为中土最早的吹奏方式。问题在于:侧吹形态其后如何发展?千年传承后是否消解或称被竖吹取代?还是骨笛在多地发展过程中逐渐改革,拓展出竖吹样态后成为该类吹奏乐器主导形态,而侧吹方式在后世数千年间依旧长期延续,哪些区域中乐器的形制和演奏方式与此类似,怎样传承与传播?学界认定竖吹方式最早,是骨笛未集中出土所致,更是由于对贾湖骨笛千余载之形制和演奏形态未有系统认知,难免对吹奏方式辨析有所忽略。恰恰是贾湖骨笛及其后多地骨笛的出土,导致对吹奏方式探究,由此认识到在竖吹之前尚有侧吹(既往常用斜吹定位)。学界认定横吹样态出现在汉魏以降,然而长葛石固骨笛和大辛庄骨笛(哨)确有横吹可行性,若这种解释合理,该怎样看两者间数千年空窗期后的“重现”,及对后世横吹样态如何具有演化意义?


先辨析侧吹向竖吹的演化。以上三种吹奏方式都基于无簧类吹奏乐器。目前所见U型和V型吹口,在河姆渡骨笛上已经出现,神木博物馆骨笛有承继。可见这种形态被先民认知后成为有意识的制作和演奏方式。这种样态在初学意义上更容易把握,逐渐成为无簧类吹奏乐器的重要演奏方式。甲骨文记录的吹奏乐器中,诸如言、龠、籥等,显现单管和多管变化,呈类似直箫和排箫样态,但每根管开口处V的象形,显现对吹口的改造,这对两周时期诸种竖吹乐器造成决定性影响。


从长葛石固骨笛和大辛庄骨哨可推测有可能属横吹乐器,有吐良这种乐器作为参照系。虽然只有吹孔和两端出音孔,却可通过控制出音孔以及口风呈现旋律和节奏变化。我们沿这种思路观照这个时段的吹奏乐器,相信会有更多例证被揭示出来。总之,在中土汉魏方有横吹之笛的认知可重新考量。


龙山时期石峁骨笛吹口基本平齐,存在侧吹可行性,从贾湖到龙山时期,侧吹方式已延续五千年时光,可见有其传承渠道,有待更多出土乐器佐证。接下来则见两千余载之后陕西彬县出土后周显德五年(958)冯晖墓彩绘伎乐石雕上的女乐侧吹乐器图像。稍后是北宋都城汴梁、竣工于淳化元年(990)的繁塔伎乐砖上奏乐雕像明显为侧吹;北宋皇祐元年(1049)开封铁塔上亦有多块伎乐砖相同的奏乐图像中显现侧吹,足见这种演奏形态在北宋时期有延续,只不过应怎样称谓难以定论。所以将这种乐器称之为筹,是因为北宋时期皇家寺院大相国寺在20世纪50年代的乐器库中有形制和演奏形态与之相通、以筹名之的缘故。林克仁、常敦明著《中国箫笛》一书引尹其颖《筹与籁的辨析》文:“本世纪五十年代,河南大相国寺曾藏有一支竖吹的传世的管乐器,名‘筹’,其外形很象竖笛,正面有六个音孔,背面无音孔,全长34公分,内径2.4公分。无笛膜孔,上端亦无洞箫的山口。吹奏时竖持,将上端于口右斜45度角,构成人工吹孔,呼出气流促其振动发声。其筒音则约a1,正好与民间所用笛子的调门相符。”尹其颖先生所述筹是竖吹,然而从大相国寺乐人演奏状况看,这乐器形制吹口部平齐,演奏者将筹置于口部一侧,显为侧吹样态。究竟是20世纪50年代大相国寺所藏筹未有乐人实际演奏,演奏时因其形制恢复侧吹样态也未可知。但北宋时期繁塔和铁塔上都有这种吹奏方式的图像,大相国寺藏有相同乐器,以此为参照在情理之中。


现在专业院校民乐类的管乐教学,所用乐器和演奏法基本将侧吹形态排除在外。诸如箫类乐器,无论北箫和南管都为竖吹样态,筹及侧吹淡出主流教学和演奏形态,还应是从U型和V型口更易于初学者吹奏、更易把握。恰恰贾湖骨笛出土后学者们对其演奏方式进行探索,方使得侧吹方式进入传统音乐研究者视野之中。有了这种理念,回溯既往可见,当下民间这种吹口部平齐、侧吹方式与九千年前的骨笛形制和演奏方式具相通性意义,且多地有活态存在,只不过学界在对传统音乐活态考察时未从历时性视角关联认知。的确,这种形态已经退出了“主流”。


在二十年前,笔者和两位研究生成晓辉、张咏春来到山东冠县考察民间鼓吹乐,文化馆长董凤岗带我们拜访80岁的唢呐艺人张振路先生,他老人家演奏《大开门》和《扬州开门》等几曲后一时兴起,展示多种唢呐技巧时竟撤掉簧哨和铜碗,仅用唢呐杆倒置演奏。对习惯了正常指法和音阶序列的他将唢呐杆倒置意味着音列和音程关系同样反置,他游刃有余,为我们演奏《小开门》。面对唢呐杆底部平齐样态他采用侧吹方式,中原区域民间艺人们对吹口平齐的形制非常明确以侧吹为佳。在华夏延续九千年的侧吹方式,虽不再是主流,却在民间艺人中间活态延续。当竖吹方式产生,丰富了吹奏方式,具改革和拓展丰富性意义,却不意味着侧吹消解。由于吹口处开U型和V型口变化为竖吹方式更易初学者把握,在七千年前河姆渡遗址中创造后得以发展延续,然而在有职业传承的艺人团队却依旧保有平齐吹口以侧吹前行。从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到河南开封繁塔和铁塔上的演奏雕刻,乃至大相国寺承继这种乐器以及在豫鲁交界处山东冠县都有活态承载,这种吹奏形态超稳定性存在。


再来看两种侧吹形态。新疆塔吉克族和克尔克孜族艺人当下依旧在制作和使用的鹰骨笛是侧吹样态。相关资料显示,鹰骨笛“用大鹰的翅骨制成,——管内中空,两端皆通,管下端开三孔……制作时,先将骨肉剔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去髓”。可见这种乐器选材和制作工艺与贾湖骨笛一脉相承,“磨平上下管口”,而不是有U型和V型吹口,吹奏方式亦与贾湖骨笛相同,最适合侧吹。20世纪90年代,笔者在乔建中的办公室见到一本新疆音乐采风图册,其中有塔吉克族艺人演奏鹰骨笛的黑白图片,明确为侧吹。现在网络上可查看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鹰骨笛侧吹样态。这种吹奏方式是否为两个民族的艺人自身创造与传承,尚难看到相关考古材料支撑,却不能排除艺人们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原传播到此的可能性。


赵塔里木主政中国音乐学院期间,2014年北京传统音乐节以“水”为主题,延请多国音乐艺术家前来交流。在开幕式演出现场,几位埃及演奏家所持乐器形制和演奏形态,与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的筹别无二致,但所奏旋律音调充满异域风采,优美的旋律和高超演技赢得全场观众阵阵赞誉。我们难以把握数千年间埃及相关吹奏乐器是否即如此,但中国九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期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出土的骨笛代表了世界范围最早且相对完整的音阶形态,以及成熟与固化的侧吹方式。除非有相关资料可显现同时段异地起源,或称在历史长河中某一时段有所交集,还真可从传播学意义上把握这种乐器形制和演奏形态西传可能性与可行性。毕竟从华夏腹地到新疆这种演奏方式有多处活态,沿丝路西传具可能性。究竟哪个时段将这种演奏形态传向西域还有待进一步考辨。


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出土骨制吹奏乐器学界以骨笛相称是相宜的定位。新石器时代中期至龙山时期未有成熟文字,无从知晓先民们从距今九千到四千年间如何称呼它。进入甲骨文时期,造字法之首的“象形”意义应刻意把握,毕竟侧吹骨笛属单管乐器,且为无簧类。因此不必在这上面有更多纠结。


20世纪90年代,从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就读研究生课程的刘正国,以自身笛箫专业优势痴迷于贾湖骨笛复制、演奏和相关研究,并与作曲家合作创制和展演了多首以复制骨笛主导的音乐作品,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期间拿到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管乐器文献、图像及文物资料集成与研究”(2017),将相关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引向深入,他对侧吹方式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造诣深厚。刘正国游走多处动物园,找到相关材料依贾湖骨笛形制既有尺寸制成多支骨笛,笔者有幸得其馈赠,能够近距离观察与揣摩。再有,韩宝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带音乐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孙毅选题为骨笛复原方向的相关研究,作为答辩委员,笔者亦有幸对此进行观察。


总之,在华夏土地上有着九千年传承、独特而明确演奏方式的骨笛,在长期实践中使这种形制和演奏形态固化。感谢徐桃英先生和顾国宝先生,正是二位在考古现场对骨笛反复揣摩实验并确定侧吹演奏方式(徐桃英最早为长笛专业),其后多位演奏家确认口部平齐者侧吹最佳。平齐样态的侧吹比有U型和V型开口竖吹方式在初起阶段不太容易掌握,但适应之后无难度,差别在最初。平齐式吹口是贾湖先民长期实践中的选择,择定后为部族仪式所用不可或缺,从而形成职业分工、专人执掌创制与承载。遗憾的是,目前学界难以确定贾湖先民在传续一千又数百年后的去向,既然新石器时代乃至龙山时期一直有这样的形制和演奏方式,且下探至当下,说明这种吹奏方式的活态传承生生不息。


河姆渡遗址骨笛已现U型吹口,陕西神木博物馆骨笛则见V型吹口,均为竖吹模式。但石峁遗址现场出土的骨笛吹口部基本平齐,是否这一时段两种吹奏方式并存也未可知。作为横吹模式,我们应从长葛石固骨笛和济南大辛庄骨笛刻意追寻,不仅探讨他地出土乐器是否横吹,还要考量作为横吹样态拓展出他种乐器的可能性,诸如在中间吹奏的形态下两边多开孔(吐良有这种样态)、两端闭孔和塞住吹口部一侧通道、另一侧不断增加音孔为后世之笛的样态。真应从新石器时代乃至龙山时期出土相关吹奏类乐器中把握这几种演奏方式,有了定位并依此理念追寻下探,会有更多收获与新知。


对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贾湖骨笛形制和演奏方式借助历史人类学方法论进行辨析,可见华夏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完整显现五声和七声音阶的骨笛在一个遗址中的千载传承,对其演奏形态认知与把握意义重大。在九千年前确立侧吹方式,八千多年前有了横吹之可能,七千年前确立竖吹方式(这种方式可能国外更早,却难以看到同时段影响中土的可能性)。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三种吹奏形态都已产生,且每一种吹奏形态在后世都有活态承继。新石器时代部族文化中职业分工、群体性乐舞功能性为用,对乐器制作和发展进步有重要推动意义。虽然竖吹和横吹其后成为主导演奏形态,但不意味着最早出现的演奏方式整体退出,而仅是退居为非主流样态。先民们发现了在骨管身上开孔可以横吹发声;吹口处开U型和V型小口竖吹模式对初学者更易操作,显然是“改进”与“改革”意义,但对于一直有职业活态传承的群体讲来侧吹并未感到不适,这也许是竖吹和横吹成为主流依旧有侧吹方式和乐器形制存在的原因。侧吹形态在新疆乃至埃及等地存在,且乐器制作与华夏骨笛早期形制和吹奏方式具相通性,传播学认知是为一途,尚有持续性跟踪研讨的空间。


作者信息:河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购买本期纸质期刊,请登录淘宝网“人民音乐出版社天猫旗舰店搜索。

购买本期电子期刊,请点击页面底部“阅读原文”,或进入“音乐研究”微信公众号“电子期刊”栏目订阅。


扫码关注我们

《音乐研究》

微信号|yinyueyanjiu_1958

投稿邮箱|yyyj@rymusic.com.cn

人民音乐出版社新媒体矩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侧吹、横吹与竖吹:骨笛的三种吹奏形态辨研

项阳 音乐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