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AC2021产业专题】工业控制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高峰论坛 精彩报告,敬请期待!



CAA

智慧起航,共创未来



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将于2022年8月11-13日云南省昆明市海埂会堂举行。


本届大会设置共计近50个专题论坛,涵盖航天、类脑智能、军事智能、认知计算等多个热点方向!


产业专题——工业控制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高峰论坛 整装待发,将于2022年8月12日召开!精彩报告,不容错过!


工业控制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高峰论坛

随着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深化实践与发展,以工业控制为代表的OT技术与以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时延敏感型网络等为代表的ICT技术需要融合创新发展逐步成为产业共识,如何融合创新发展成为产业研究与探索的热点。


工业控制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将邀请产、学、研、用E2E生态链的大咖,共同探讨工业控制与信息技术如何融合创新,如何促进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深化发展。期间,由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中国自动化学会(CAA)、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CCIA)、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将共同发起成立工业控制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专家委员会的倡议,以共同推进OICT融合的工业控制系统,共筑面向未来的产业竞争力与领导力。


专题主席

于海斌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车海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数字转型首席战略官


致辞

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特聘顾问

清华大学教授


于海斌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专题报告


柴天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自动化学会荣誉理事、会士

东北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端边云协同的复杂工业系统运行过程智能化


敖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

新型边缘控制发展态势与未来展望


关新平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常务理事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报告题目:

现场级工业网络系统的分布式感知与协同控制


报告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模式,融合控制和信息通信的网络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制造业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也出现在救援、海防等安全保障领域。这类系统具有维度高、动态性强、通信协议和配置深度嵌入等特性,对其分析和设计面临重大挑战,缺乏系统解决方案。如何实现信息感知分布性、信息交互适变性、系统控制协同性,成为大规模网络系统高效运行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本报告从大型工业过程监控、重大设施和装备远程操控等实际需求出发,重点阐述泛在感知、适变传输、协同控制等基础性问题,以及关键设备研发和平台开发等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建立了网络系统“感知-传输”统一模型,提出泛在感知与可靠传输联合设计准则,发明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icroRF工业无线通信设备和协议栈;提出级联递推与关联分散协同控制新方法,成数量级降低控制设计的计算复杂度;建立“感知-传输-控制”一体化设计框架,提出网络化远程感知反馈控制新机制。构建了现场级监控网络系统,在钢铁制造过程监控、武警救援无人挖掘机远程云台控制系统中实现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成果同时应用于海军首个基于异构无人自主平台的XXX海空监控系统中,保障了武器性能试验零伤亡,提升了作战试验的费效比。


报告人简介:

关新平,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IEEE 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现任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网络系统的分布式感知和协同控制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2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出版专著4部,先后在IEEE Transaction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得“IEEE模糊系统汇刊杰出论文奖”及会议最佳论文奖10余项。


关新平教授现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曾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先后担任IEEE SMC-C, IEEE/CAA Automatica Sinica等6个中英文期刊编委。


王文海

浙江大学研究员

报告题目:

工控系统全生命周期内生安全主动防御大平台


报告摘要:

面对未知隐匿攻击、“有毒带菌”器件、综合安全构建等世界级难题,在国外引进工控系统亟待深度改造、国产现役工控系统急需迭代更新、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亟需协同增强的大背景下,项目组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生安全的主动防御工控系统防护技术”等支持下,突破了工控系统威胁态势感知与异常检测、工控系统行为监视与安全增强、工控系统内生安全与主动防御等关键技术,形成了保障工控系统全生命周期内生安全的核心技术体系和主动防御大平台,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综合安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报告人简介:

王文海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特级专家等。现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委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理事等,首批注册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王文海教授长期致力于工业控制系统研发,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历经30年持续攻关迭代,重点解决了控制装置的高端性能与自主安全、成套专用与综合安全、广域协同与工程安全、智能防御与内生安全等关键技术,取得了全集成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及系统、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设计开发平台、高安全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及系统、广域协同可编程自动化控制装置及系统、内生安全关键控制装置及系统等系统性创新成果,成功解决了我国国民经济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对工业控制装置及系统的技术需求,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控制装置及系统的技术体系和装备系列,在能源、冶金、石化、环保等领域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2)、二等奖3项(2项排1、1项排2),省部级一等奖6项(5项排1、1项排2)。


车海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数字转型首席战略官

报告题目:

应用于工业控制的信息技术展望与建议


报告摘要:

从工业发展的新四化产业发展趋势出发,结合欧美工业界推动的创新OT与ICT融合架构,借鉴汽车产业电子电气控制架构的演变,对未来应用于工业控制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关键点提出展望与产业发展建议。


报告人简介:

车海平博士,1997年加入华为,历任软件工程师、开发项目经理、PDT经理、研发部长、产品线总裁、数字转型首席战略官等岗位。曾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业界产业领袖共鸣牵引云化、智能化数字转型趋势,与生态伙伴共同探索行业数字化共性规律和各自路径,加速数字产业化领域的转型升级, 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助力产业数字化进程。


积极参与数字转型相关的国际/国内产业组织工作,目前担任TM Forum(电信管理论坛)董事、The Open Group董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副秘书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SAC/TC592主任委员等职务。


赵骥

清华大学国家CIMS中心

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

工业全要素互联系统结构及实现平台


报告摘要:

当前的工业互联系统是建立在传统的刚性集成的生产系统基础上,具有体系结构固化、工业要素紧密联接的特征,难以适应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调度下的灵活定制、柔性配置、按需生产的需求。


如何构建满足未来工业互联网需求的动态实时变结构系统,解决工业全要素按需互联和要素数据可靠交换问题,是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面对工业全要素互联所带来的网络结构复杂性问题,介绍工业互联系统松耦合体系结构及实现平台。


报告人简介:

赵骥,高级工程师,2000年博士毕业,长期从事CIMS、工业互联网、CPS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主持或参与过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及企业应用项目70多项,如863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欧国际合作项目、航空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委预研项目等。博士后出站后有长时间本领域的工程化实践,近5年来主持了飞机制造、电声产品、家用电器、纺织印染等8个行业的智能工厂建设工作。经过对长时期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与应用实践的总结、理论提炼,开展了未来工业互联网松耦合体系结构理论、分析、评估研究,并开发了实现平台——“工业互联数据链平台(CIMS-Link)”。


宋师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

数控行业发展趋势及信息化融合生态建设构想


报告摘要:

介绍数控相关产品、产业及生态发展趋势。提出数据平台建设、工业软件、企业软件、产品形态等支撑数控发展的信息技术融合生态构想。


报告人简介:

宋师,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从事数控行业相关开发工作约20年,参与开发的980及衍生系列数控系统累积销售百万台以上。熟悉数控平台架构、可靠性设计、工业互联网、企业软件、工业软件等技术方向。


曾鹏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

报告题目:

工业控制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专委会成立倡议、工作目标与规划


报告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网络化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智能电网”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边缘计算专委会主任委员。入选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网络化控制系统创新团队”,中国科学院“智能电网技术交叉创新团队”。主要从事边缘计算、工业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中国自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还等什么!心动不如行动,抓紧时间注册CAC2021,让我们8月相约云南昆明,不见不散!


END


内容来源|大会组委会编辑|蔡舒婷责任编辑|叩颖

往期文章


【CAC2021】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会议地点变更通知

【CAC2021】参会小贴士(出行篇)

【延期截止】CAC2022征稿延期至7月31日,欢迎投稿!

中国自动化学会六十周年纪念画册重磅发布!

2022“CAA云讲座”  期待有你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电话:010-82544542(综合)

          010-62522472(会员)

          010-62522248(学术活动)

          010-62624980(财务)

传真:010-62522248

邮箱:caa@ia.ac.cn



中国自动化学会新媒体矩阵


微信公众号

官微

CAA OFFICIAL

会员服务

综合媒体

官网

微博


视频平台

B站

iqiyi


短视频

抖音

微信视频号

腾讯微视号


学会会议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议

中国自动化大会

喜欢的话点击在看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