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辽药”花开的沈农人
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大事业。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群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他们,在默默坚守中诠释着忠诚与奉献,就像东升的旭日,为沈农这片沃土带来了温暖与力量……学校推出特别策划——“平凡如你 温暖如光”,讲述发生在沈农人身上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
平凡如你,温暖如光
守护“辽药”花开的
沈农人
沈阳农业大学
中药材科技特派团
辽宁独特的自然资源环境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清原、新宾、桓仁、宽甸等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道地药材产地,以林下参、鹿茸、蛤蟆油、关龙胆、辽细辛、辽五味组成的“辽药六宝”,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辽药”产业的总体规模和产业优势仍然不突出,“辽字号”道地药材的品牌价值也有待深入挖掘,这与药材种植方式粗放、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产业开发深度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辽药”产业补短板之路上,一直活跃着一支以沈阳农业大学中药材科技特派团为代表的科研工作队伍,他们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投身药用植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控研究工作,为“辽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周如军教授作为学校第三代“辽药”产业技术服务的领头人,带领团队长年累月走进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实践,成为药农增产增收的守护人。
01
一份情怀,三代接力
20世纪80年代,为了更好地服务辽宁中药材种植农户,在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吴友三教授的倡导和支持下,王崇仁教授成立了中药材病害研究室,对桓仁县、新宾县种植的人参、细辛等中药材发生的病虫害开展了病原调查与鉴定、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当时的中药材都是种植在大山深处,“上山”“下乡”都是常事,为了尽可能让药农减少损失,王崇仁手把手教他们中药材病虫害识别诊断和防治技术,这一教就是十几年,当地人参、细辛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日益成熟,药农们渐渐“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
1992年,王崇仁(左四)、傅俊范(右三)
及团队在新宾县棒槌砬子细辛基地调研
20世纪90年代,沈阳农业大学与新宾县、清原县、本溪县和桓仁县等辽东山区的中药材种植农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此时,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研究的“接力棒”传到了傅俊范教授手中,作为学校药用植物病虫害领域的带头专家,近20年来,傅俊范带领科研团队在中药材重点种植区域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3个,每年开展中药材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培训20余场、田间病害诊断现场技术服务50余场,培训药农5000余人,技术服务覆盖面积达100余万亩,全面提升了药农的种植技术和水平,为“辽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5年,傅俊范(左二)、周如军(左三)
及团队在桓仁满族自治县调查
人参病虫害发生情况
“既是责任,也是使命,更是三代沈农人砥砺奋进的薪火传承,如今守护‘辽药’的‘接力棒’传递给了我们,一定得跑好我们这一代人矢志强农兴农的接力赛,让‘辽药’成为药农致富增收的‘金钥匙’。”2018年,傅俊范教授退休,他的学生周如军教授成了为药农提供科技服务的中坚力量。
2022年,周如军在辽中区进行科技培训
本溪县中药材协会会长杨国清每每提到沈阳农业大学都满是感激,“有一年黄精死苗老严重了,是大面积死苗,也不知道为啥,愁得我都睡不着觉!”就在杨国清愁眉不展时,沈农的专家来了。经过现场察看,周如军发现了种植土壤未经处理、秸秆无序堆放等虫害诱因,鉴定出是‘地老虎’和蛴螬导致了死苗,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帮助杨国清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此后,周如军时常带着团队进行回访,开展病虫害巡查与防治。杨国清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他逢人便夸:“沈农的老师对我的帮助可太大了,提供的科技服务‘有长劲儿’,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本溪县枫都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杨国清向周如军赠送锦旗
02
坚守“辽药”田,只为花满枝
“我们在常年下乡开展科技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农户种植中药材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关键是缺少科技指导,尤其是当遇到严重的病虫害时,损失还是挺大的。我们能做什么?就是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儿,尽可能帮助老百姓渡过难关。”周如军说。
周如军(右一)在清原满族自治县
北三家乡双河村进行中药材田间实训
2017年,本溪县草河城镇关口村种植了80亩桔梗,由于缺乏种植经验,两年下来亩产不到1500斤,又赶上当年桔梗价格跌入低谷,总账算下来亏损很大。了解情况后,周如军带着相关专家一起来到村里,详细察看栽培记录和桔梗长势,经过多轮研讨,最后“会诊”出主要问题,并开出了“药方”。“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选地土壤土层太薄,不利于根系下行;二是浅层浇水导致毛须过多,根形不正;三是立枯病没有得到及时防治,缺苗断垄。”周如军娓娓道来。
后来,周如军为村里重新选地、在生长季监察病害发生、提供病虫害防治方案,三年辛勤耕耘后,关口村桔梗的亩产提高到了2950斤。药农们看着一车车桔梗感叹不已:“沈农的老师可真行!”
周如军为药农作北方道地中药材专题培训
“和种植户打交道,用科技术语肯定不行,要用他们能听得懂的土话,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田间地头儿就着问题现场说,这样接受效果比较好。”这是周如军在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
清原县英额门镇被称为“龙胆之乡”,椽子沟村的徐恩国是当地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大户,基地种植面积达1300亩。“认识周教授的时候,他还是傅俊范老师的研究生,当时我们家的药材也只有几十亩。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从来都是先上地里,只看有问题的苗,把采集的病叶第一时间送进实验室进行分析,从来不拖拉。”说起与这对师生的交集,徐恩国满是感慨。2021年的一天,正在家休息的徐恩国接到周如军打来的电话,提醒他在一片白鲜皮地里的药材苗出现个别枯死的现象,应该是根部遭了虫害。“我到地里挖开看,的确有虫子,按照周老师给出的方案,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徐恩国说。
周如军在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中药材基地
开展白鲜病虫害识别诊断及防治技术培训
03
加装“科技芯”,倾技助增收
2007年,依托辽宁省科技特派团这一平台,由傅俊范牵头,沈阳农业大学在省内布局建立了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开展辽宁特色中药材栽培、中药材病虫害监测及防控、适生优质种质资源筛选及推广、辽宁特色中药材种苗繁育等研究,打造了“高校+合作社+农户”的科技服务模式,为“辽药”产业发展加装了“科技芯”。
“你这是升麻锈病,病菌在叶子背面,要调好喷头朝上打”“百合绝对不要和玉米套种,影响通风”“这五味子不挂果,要齐地皮平茬,等发新枝”“植株过密,茎细立地不牢”……傅俊范和周如军常年往返于示范基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解决难题,并培养了一批肯钻研、能吃苦的乡村致富能手,形成了“农民跟着专家干、农民做给农民看”的示范效应。
傅俊范(右一)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镇
指导药农人参病虫害防治技术
提到沈阳农业大学、提到周如军和他的团队,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镇后岭村汉夏中药养生文化产业园负责人于东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13年,我参加了沈农组织的‘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班,那时候我只有30多亩地,没啥技术都是自己的土办法,现如今产业园占地面积700余亩,投资逾千万,是沈农、是周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所以,我对沈农特别亲,也没把自己当外人,有啥不懂的就第一时间问周老师!”
周如军在辽中区榆次坨街道后岭村
进行五味子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十年来,于东霞遇到改良土壤、选育品种、病虫害防治等问题时都会抄起电话就打,而周如军在服务地方的实践中也习惯了随时在线,就在“学生”的虚心求教与“老师”的倾囊相授中,于东霞的五味子鲜果产量从亩产1000多斤攀升至4000斤以上,几年间就扭亏为盈、实现了提质增收。如今于东霞已成为十里八乡的致富能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于东霞深知,她的责任不仅仅是自己致富,而是要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沈阳农业大学将她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培养为具有专业技术的科学种植能手,她也要把技术奉献给有需要的药农。
在于东霞的带动下,同村一对年逾六旬的夫妇跟着学种五味子,三年累计收入超百万,汉夏中药养生文化产业园的成功模式也吸引了省内各县(区)中药材种植农户、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高校师生以及新疆塔城考察团前来调研学习。
十几年来
周如军的足迹遍布了
辽宁中药材主产区
10多个市县、100多个乡村
回眸,初心不改
展望,信心满怀
用科技之光照亮“辽药”产业振兴之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周如军和他的团队
践行了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庄严承诺
在他们身上
我们看到了高校教师
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品质与精神
也看到了
包括王崇仁、傅俊范在内的
沈阳农业大学三代科技特派员
躬耕“辽药”沃土的情怀与担当
点击关注,了解沈农最新动态
推荐阅读:
作者:左微 信东旭
编辑:何睿轩
图片来自受访者
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中心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