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未出土时先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张际中小传
No.
12
回望历史,照鉴未来。“史海钩沉”栏目,陆续登载由王琦、胡晓梅、李启坤编著的《记忆——沈阳农业大学建校初期部分人物小传》中的人和事,带领大家重温学校厚重的历史,感受前辈先贤们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真诚质朴的爱校情怀,不断凝聚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
本期为大家讲述的是农业教育家、东北地区高等农业教育开创人之一,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创始人之一——张际中教授的故事。
张际中
(1909.7.14-1985.11.30)
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
少年为计国策,负笈东渡扶桑,
胸中自有冲天志,英名早冠东洋,
四十九年荏苒,何夸桃李芬芳,
百年华诞应有时,笑看稻禾满仓。
未出土时先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张际中小传
张际中,辽宁锦县人。沈阳市政协委员。从事高等农业教育工作50 年,在植物病理学、真菌分类学方面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张际中在沈阳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36 载,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将平凡而波澜壮阔的一生投入伟大的农业教育事业。
壹
投身教育,献身植保
/
1936年至1942年,投身教育
/
1936年,张际中自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今北海道大学)学成回国,6月至12月在大同学院短期任教,并完成论文《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对策》的撰写。1936年12月张际中受聘于奉天农业大学,任助教。该校位于沈阳市郊塔湾,专业上设有农学科、林学科以及畜牧兽医学科。张际中负责讲授的植物病理学、植物学和日语三门课程,其中两门专业课为日语授课。课余,为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他坚持每周带领学生到农场实习。除了教学工作,张际中对学术研究的追求从未停止。1938年,他相继翻译了日文教材《作物学》《植物学》《畜牧学》;1940年,重点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春季蔬菜病害防治问题的研究。1941年,张际中通过高级技术官资格考试,晋升为教授。
/
1942年至1945年,从事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工作
/
1942年7月,因反对校方对中国学生的不平等待遇,张际中辞职赴长春。于1944年3月,任伪满政府兴农部农产司农产科技佐(相当于工程师)。张际中在病虫害股,负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
1945年8月17日,张际中经由原奉天农业大学学生张春野推荐,暂任伪长春市政府复工局技正,负责长春市各工厂的恢复生产工作。1945年8月27日,加入东科学技术学会,按照伪长春市政府复工局要求,参与整理和保护伪满政府农业部图书馆农业科学书籍300余册,并搜集整理农林牧渔方面资料,编写相关报告。他撰写的东北农业生产情况报告的汇编,内容涉及东北气候土壤条件、农作物种类、增产措施、农业试验研究机耕的设定、原种田的建立、优良品种的普及与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指导防治、推广施用化肥、土壤改良、农药改良及优良农药推广建议等20多类,报告多达50多部。
/
1946年至1949年,为东北大学农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奠基
/
1946年7月,受时任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的邀请,张际中回到沈阳,参加东北大学的复校工作。彼时,东北大学尚未设立农学院,为把东北大学办成综合性大学,有关部门决定在沈阳塔湾建立农学院。张际中受聘担任教授,兼农艺系主任,主讲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遗传学三门课程。
在东北大学农学院的建院工作中,张际中呕心沥血,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从拟订教学计划到聘请教师和负责招生,无不全力以赴、亲力亲为。为解决资金问题,他协调疏导各方关系,联系中国农民银行办理抵押借款,筹措经营资金;为解决果树专业学生实习场地,洽谈接收复县(今瓦房店)的果园地。其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品质深得校方赞许。1947年,他当选东北大学教授会理事。
/
1949年至1985年,在植保学科的教育和科研领域笃定前行
/
1949年,张际中与东北大学留在解放区的师生一起返回沈阳,同年受沈阳农学院创始人、首任院长张克威的邀请,于3月至6月参加沈阳农学院的筹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东北地区的农业高等教育事业。1949年9月,被任命为沈阳农学院农艺系临时主持人、教授。1950年10月,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沈阳农学院迁址到哈尔滨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1950年9月至10月,张际中担任新成立的农业生物学系代理主任,1950年10月至1952年10月,担任植物病虫害系代理主任。
1952年10月,按照高教部院校调整要求,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并入沈阳农学院。1954年2月,张际中被任命为沈阳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即植物保护系)代理主任。那时的沈阳农学院植保系正处于初创时期,张际中殚精竭虑,和同事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白手起家,为学科建设夯实了基础,为学科的发展强大提供了原动力。1950年,他组织制定了植物病虫害学、植物病原菌学等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主编并出版了《植物普通病理学》《植物病原菌学》等讲义,同时提出“将学生培育成具有相当理论水平的高级技术人才,成为合格植物医生”的培养目标。1963 年,在讨论植保专业教改问题时,张际中提出多项改革建议,如:延长学制为五年,下设病理和昆虫两个专业方向;加强理论基础课教学,如生物化学、高等数学等;增加专业理论课教学,如病毒学、细菌学、昆虫学、真菌分类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
除教学工作以外,张际中还十分重视标本室和实验室建设。1950年,他亲自参与创建了沈农植保系真菌标本室,这个标本室直到1960年才基本建成,其标本的数量和质量,属国内一流,至今仍然是本专业重要的教学科研场所。1964年,他编制了《病态生理重点实验室规划》,确定了沈农植保系向高精尖理论研究发展同时兼顾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发展目标。此目标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张际中顶住各方压力,为实验室配备了部分进口仪器,采购了一批稀有化学药品。
1956 年,张际中(左)与张梓琴在
研究搜集的苹果腐烂病病株标本
为提高师资水平,张际中大胆尝试,锐意改革。1959年,他担任教研室主任期间大力推行学术报告会制度,将教研室全体助教以上教员排序,每周或每隔一周轮流担任报告人,狠抓教学质量,使得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同时,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熟悉实验操作技术。关于教师的进修,张际中提出:对内,要求教师每学期在校内选学一门基础理论课,以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对外,要求青年教师每年轮流到其他著名院校植物病理教研室进修,内容包括病毒学、细菌学等,并鼓励教师参与校外科研项目。1963年,他亲订教研室十年规划,结合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特点、业务水平为教师们量身定制了职业规划,包括:主讲课程、提高外语水平措施、科研发展方向、科研论文题目和预期发表论文数量以及校内外进修计划等详细内容。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张际中正是秉持这样锲而不舍的精神,孜孜不倦地在植物学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教学一线奔波劳碌、呕心沥血。于他而言,教书育人是他挚爱的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在沈农工作期间,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学识渊博、思路开阔,授课时语言生动,逻辑性强,深入浅出。
张际中(左)与同事一起备课
1963年他开始指导中国第一批植物保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为此,亲订了研究生的教学计划,如高级有机化学、高级遗传学、高级植物病理学及真菌分类等课程。论文题目设计也由他亲自指定,为“真菌分类研究”,并要求论文的参考文献必须来源于俄文和英文文献。
贰
凝心聚力,专注科研
张际中的科研范围广泛,从病毒到细菌,再到真菌,从农业到林业,各个方向均有涉猎。
自1949年到沈阳农学院工作后,张际中结合理论知识,以及1936年以来长期在植保实践工作中经验的积累,专业调研有的放矢,辅以实验印证,潜心科研,硕果累累。他参与编写的《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材,被翻译成外文出版。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共撰写、翻译了四十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含八篇译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表。
据沈阳农业大学档案馆收藏的珍贵历史资料显示,1963年12月,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编辑的《沈阳市各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学术成就展览会植保学会论文摘要选编》收录了68篇学术论文信息,其中以张际中为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的学术论文就有20篇,分别发表于《辽宁农业科学》《植病知识》《沈阳农学院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
张际中特别侧重棉花黄萎病菌的生理研究、稻瘟病菌的生理分化研究及水稻对抗稻瘟病抵抗的研究,曾多次发表相关论文。张际中之所以对稻瘟病领域的科研格外关注,是因为在二十世纪,稻瘟病是我国水稻的主要病害,五级自然损失率可高达30%以上。在防治药剂匮乏的五六十年代,张际中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抗纹枯病品种的应用筛选,努力从各个角度探索控制病害的手段。从保留的几篇关于防治方法探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使用炉渣、滑石粉都是当时人们对抗自然力量而努力探索的方法。在《新杀菌剂防治稻瘟病的研究》一文中可以看出,张际中曾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耐心,对比了多达802种杀菌剂在室内对稻瘟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再从有效药剂中寻找安全性更好,浓度可控,大田应用性更好的药剂。
1980 年,张际中与夫人张士珍在沈阳合影
张际中不但关注农业病害病理,而且关注林业病害,如对落叶松的早期落叶病,梨黑星病、杨树腐烂病、桃树心腐病等,均有过调查研究和病理分析。张际中在20世纪50年代,还兼任过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分院植保所副所长等职,主持和开展森林病害、水稻和棉花病害防治的研究工作。1963年,他指导了中科院林土所对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及防治问题开展研究。在亲自参与大量调查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明确了落叶松病菌的无性器孢子无萌发能力,不能再度侵染的结论,因而判断每年其只发病一次。随后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防病措施,填补了当时这一领域的空白。
张际中专长在植物保护,职业敏感度极高。1973年,受国务院邀请赴北京工作半年,翻译出版了日文译著《环境与公害》,这部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的著作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自然环境保护问题。
叁
于家为国,碧血丹心
1949 年,张际中应沈农创始人、老院长张克威先生之邀到沈阳农学院工作,获得了校方的最高礼遇,在当时可以算是优渥的物质条件保障。张际中获得了来自学校对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提供的全面支持,以及对其个人的充分信任和尊重,张际中由衷地感恩。他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沈农、感谢老院长张克威给予他回馈人民的机会,让他在沈阳农学院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上,在纯净的学术氛围中心无旁骛地从事自己挚爱一生的植保教学与研究工作。多年的耕耘,他桃李满天下,科技硕果累累。
如果说“爱国奋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民族基因,“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张际中先生一生的写照。他一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担任沈阳市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的同时,认真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责,积极拥护党的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为支援志愿军,从1950年11月至战争胜利,张际中每月都捐出一部分工资。他曾表示:有国才有家,只有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炎黄子孙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张际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家国情怀一直在基因里深藏,在血液中流淌,一生没有改变。
张际中在沈农的旧居
点击关注,了解沈农最新动态
推荐阅读:
本文节选自《记忆》
作者:张野 张目
图片来自档案馆
编辑:王蕾 何睿轩
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中心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