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美誉不止“极边第一城”
云南腾冲,著名的西南窗口,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誉的“极边第一城”。
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这里有见证历史的驿站、战争遗址,还有古色古香的滇边侨乡和顺。
腾冲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商代晚期已进入铜器时代,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发展着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着广泛的交流。
地处西南丝绸之路——“身毒国道”要冲的腾冲,在秦汉时期已成为一个商贸重镇。
唐宋时期的腾冲隶属南诏、大理国政权,此时的腾冲偏安一隅,在史书上是一段相对清静的岁月。汉文化的滋养开始在这里开花结果,唐朝的寺庙、宋朝的道观,虽历经战乱,但几经修复,至今香火不绝。
元明两朝,地处与缅、印、南洋各国交通要道的腾冲成为了珠宝、玉石的重要市场,同时中缅两地边民在此增强了往来互市,使中缅商贸交往形成高潮。清代至民国初期,更是腾冲商贸发展的极盛时期。
腾冲人祟尚文化,素以“知书达理”为荣,文化渊源极深而泽被极广,可谓书香氤氲,人才辈出之地。
明有胡氏兄弟“双进士”之佳话;清有寸开泰、尹艺等之诗文;到近代,更是群星灿烂,张文光、李根源、李曰垓、张天放、张问德、艾思奇、寸树声……
这一连串掷地有声的名字,无不让人肃然起敬。如今,举世闻名的和顺图书馆藏书更丰,稻田垅中还一步一步走出了位锄笔交耕的“东方之子”段培东……
腾冲人很早就懂得了“开放”的意义,早在明代便有人开始“走夷方”。
伴随着南方丝绸古道的蜿蜒延伸,一代代腾冲人走四方,走出了国门。在较长的开放历史中,腾冲成为著名侨乡,目前腾冲籍华侨华人遍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达35万人。
元明以来,大量的汉族移民通过戍边、屯垦、经商等形式遍布腾冲各地,而原聚居于此或后来迁徙进来的少数民族也仍有一部分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保留下来,与汉族人群杂居共处,文化上既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又各袭传统,从而呈现出了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腾冲境内有傣、回、傈僳、佤、白、阿昌六种世居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中傈僳族在刀杆节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据史载,腾冲人采玉、琢玉、市玉的历史已愈千年,至明代,已成为举世闻名并具有相当规模的玉石加工和贸易集散地。
清末民初,腾冲城乡玉石加工户逾三百之数,玉雕作坊百余家。并出现了“琥珀牌坊玉石桥”这类色彩斑澜的传奇故事……
腾冲是世人瞩目的英雄之城。1942年5月后,腾冲成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经过127天的血战后,腾冲成为抗战时期第一座光复的县城。
腾冲的地热显然是与火山活动相伴的,类型多,活动强烈,规模宏大,热气、热泉遍地喷涌,气势磅礴,自古以来就有"一泓热海"的美称。
腾冲热泉分布区到处可见向地面喷涌的热水,热泉里的矿物随着升华、结晶而形成的色彩斑斓、姿态万千的泉华沉积。
来源——腾冲旅游微博
编 辑:屈玉蓉
责任编辑:常梦菟
审 核:赵黎敏
tclywgw@163.com
投稿邮箱采稿预约电话:0875——5186191
印象 | 走进滇西抗战纪念馆:抗日军民勇赴国难视死如归的悲壮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