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张际勇溺亡舆情暴露网络舆论场六大病态
自5月20日以来,兴化民警张际勇溺亡事件在网络上形成巨大舆论漩涡,截至目前相关微博话题阅读总量接近10亿,为近年来罕见。这起舆情事件目前还在发酵中,但已暴露出网络舆论场至少存在六大病态:“情绪化”表达扭曲舆论,“伪正义”参与搅浑舆论,“塔西佗陷阱”已成话语陷阱,谣言“趁火打劫”制造舆论混乱,媒体“围观心态”加重导向偏差,官方“鸵鸟思想”纵容舆论乱象。
1、“情绪化”表达扭曲舆论。
不可否认,互联网是情绪宣泄场,部分民众会选择在网络上宣泄现实中的不如意,遇有社会刺激性事件,往往抛开理性判断和基本事实,用尖锐的批评、抱怨来表达,用情绪伪装一种内心深处的“特殊诉求”。此次张际勇溺亡舆情中,众多网民无视第三方尸检权威报告,广泛制造质疑、批评言论,是典型的“情绪化”表达。在舆论场中,适度的“情绪化”表达属于“民意”监督的范畴,不会影响舆论总体走向,一旦过度便会演变成极端“情绪化”表达,充斥民粹主义,情绪背后的合理诉求也会随之发生扭曲甚至转向,极具危害性。张际勇溺亡舆情中,一批活跃网民在权威报告面前,坚持使用“谋杀”、“被害”字样,裹挟众多网民跟风参与,形成了滚雪球效用,在极短的时间内占据了舆论上风并走向极端,搅乱了舆论走向。
2、“伪正义”参与搅浑舆论。
网络上存在一种“伪正义”,利用民众“同情弱者”、“扬善惩恶”等善良、单纯的心理,打着“公平正义”、“为民请命”的幌子,利用一些热点敏感事件,设置虚假议题、话题搅混水,虚构官方不作为、世态炎凉等假象,进而以“批评”的名义煽动民怨、激发民愤。此次张际勇溺亡舆情中,出现一批在多起舆情事件中上蹿下跳的“伪正义”人员,他们刻意回避有关事实,全天候网上发布各类“擦边球”式煽动性、误导性信息,期间不断强调自己的“正义”感,美化自身形象。更有网民借机打出所谓“争取人权”的旗号,公开联络境外反华黑客组织介入参与炒作,在被网友戳穿后,继续以“无辜”、“委屈”姿态博取网民同情。由于伪装巧妙,这类“伪正义”参与极易欺骗民众,危害极大。
2、“塔西佗陷阱”已成话语陷阱。
当前网络事件多发,舆论普遍归于“塔西佗陷阱”,认为当公权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发表怎言论颁布怎样政策,社会都会给其负面评价。不否认一些舆情事件的根源是有关部门工作失误,官方公信力也存在一定问题,但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塔西佗陷阱”自身就是话语陷阱,把网络舆情事件全部归咎于政府公信力不行,避开了有组织的舆论操控,为虚假舆论赢得了空间。此次张际勇溺亡舆情中,以“塔西佗陷阱”之名制造舆论的不在少数,大肆制造在公安机关与张妻之间前者“黑暗”后者“可信”的论调,甚至关联风马牛不相及的案例来佐证,贬损前者力捧后者,极力将二者形成割裂和对立,为“张际勇被害”制造舆论空间,严重影响和误导网民判断。
4、谣言“趁火打劫”制造舆论混乱。
谣言是网络毒瘤之一,人人都是受害者。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不仅扰乱网络秩序,也扰乱人心、损害信任,直接关系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敏感事件舆情中,谣言往往成为扩大事态、引发“次生灾害”的主要罪魁祸首。张际勇溺亡舆情中,出现大量以“知情人”面目出现的账号,编造出“张际勇生前被多人殴打”、“尸体打捞出水时双手被反绑”、“中队长王某揭露黑幕”、“警方拟赔偿300万息事宁人”等多起极具杀伤力的网络谣言,极大地刺激了网民的情绪,随之对警方的质疑和指责呈现倍增状态,使得舆论一度呈现支持“张际勇遇害”论调一边倒的诡异现象。
5、媒体“围观心态”扩大导向偏差。
媒体的重要功能是客观监督问题,推动调查解决,正确引导民众理性思考判断。但在张际勇溺亡舆情中,媒体普遍没有显示出专业性,纷纷以“围观心态”介入报道,对权威尸检报告一笔带过,用大量的笔墨描述张妻单方所述,大有“看热闹的不怕事大”的架势,客观上挑动着网民的神经。微博平台一度将张妻认证为“遇害民警张际勇妻子”身份,将“遇害”的假想塑造成“事实”。某国字头媒体更是专门建立了#江苏交警失联后死亡# 微博话题,集纳了大量偏向张妻论断的微博,搅混水捣糨糊的心态一目了然。这些权威媒体不但没有在张际勇溺亡舆情中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反而起到了助推舆论走偏的负面作用。
6、官方“鸵鸟思想”纵容舆论乱象。
舆情事件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舆论、滞后于舆情。在网络舆情事件中,不少官方持有“鸵鸟思想”,以为不上网、不关注就太平无事;还有的心存侥幸地认为,基于事实最后总能翻盘,让网络舆论折腾会翻不了天。殊不知,网络舆情就像往墙上砸钉子,即便最后拔出钉子,残洞仍然存在。针对张际勇溺亡舆情,在警方公布尸检报告后,官方便悄然无声,任由各种传言损害公信力。不否认调查需要过程,不能完全被舆论牵着鼻子走,但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如果及时公布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表明官方态度,会不会舒缓网络情绪?如果及时公布查处打击谣言情况,能不能对造谣煽动形成震慑?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网络舆论场,与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缺失法治、有序的舆论环境,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舆情事件的受害者。如果这六大病态中有你的身影,请换位思考,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