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观察|对南京玄武“滴滴警务”不妨多些耐心和鼓励

2017-07-21 千钧客 千钧客

7月18日,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滴滴警务”正式平台上线。该警务平台首次引入分享经济模式并融入警务工作,民众针对辖区人员走失、盗窃非机动车、人身伤害、灾害现场、扰乱秩序、公安类救助等警情,可通过平台实现“一键报警”,一分钟内周边警力就能像网约车司机一样抢单,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如果过了一分钟仍没有人抢单,那么指挥室就会按照正常流程派警。遇到特殊警情,民警还可以通过平台邀请专家线上会诊;哪些警力参与赛事安保,自己作主…… 


客观地说,南京玄武“滴滴警务”这一紧跟时代发展的信息化便民惠警创新举措,在全国各地公安改革措施中不失为一大亮点。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举措一经媒体报道即引爆舆论,在民众普遍拍手叫好的同时,众多域外警界人员则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认为该举措是“拍脑袋决策”“作秀的政绩工程”,更有甚者武断认为该举措是“不顾民警死活”“不得善终”。一起地区性警务创新,为何会引起众多域外民警的强烈反对?至少有四个因素不容回避: 

第一,媒体报道内容并不客观全面。仅从玄武“滴滴警务”接警范围看,媒体报道普遍使用的是“出租车纠纷、走失人员、寻找物品、邻居纠纷、噪音扰民等6种非紧急类警情”,而打开“滴滴警务”平台可见,接处警范围实际包含“辖区人员走失、盗窃非机动车、人身伤害、灾害现场、扰乱秩序、公安类救助”警情,均是公安业务常见工作。至于有人担忧玄武“滴滴警务”将大量非警务行为纳入了业务范围,这种担忧是多余的。警务工作范围公安部有明确规定,玄武“滴滴警务”目前引入的接警范畴并未超越有关规定,110报警台与“滴滴警务”只是警务模式的不同,减少了中间的信息传递环节,并非接处警内容上的根本区别。 

第二,对玄武警务模式缺乏了解。玄武警方推出“滴滴警务”,与其高水平的警务信息化和实战警务勤务模式息息相关。近年来,玄武警方一方面打造“互联网+警务”服务管理平台“玄微警”,成为全国首个能在手机上办理92个服务项目的警务服务平台,覆盖了城市公安分局执法管理服务的主要方面,民众对信息警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玄武警方推行街面警务工作站模式,每个工作站配置警力数十甚至上百人,打破派出所辖区就近开展先期接处警等工作,解决了快速出警的问题,目前4个警务站接处警已占全区总量近七成。与此同时,玄武警方先期在全区推行二维码电子路、门牌的全覆盖,形成二维码电子路牌、独立单位、商务楼宇、居民小区二和楼栋室号二维码电子门牌的五级网络体系,民众掏出手机扫一扫,路线、位置全知道。这些都为试行“滴滴警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对玄武“滴滴警务”望文生义。一些民警对玄武“滴滴警务”持不满、怨愤甚至恐惧态度,大多是“望文生义”,并没有去详细了解这个警务创举的内涵。事实上,早在2015年“微玄武”平台已经开通了“自助报备案”功能,将盗窃手机、电动车等6类侵财纳入平台,群众不需要往返派出所,只要在家中、单位报备警情内容和物品特征以及上传相关票据,民警即可通过平台信息回访完善材料生成电子笔录,开展下一步工作。此次“滴滴警务”是“自助报备案”功能的升级版,扩大了受案内容和社会资源,引入了地理坐标、专家会诊、惠警等功能,进一步完善规范了有关程序。比如,通过“滴滴警务”,当事人可以扫描自己所在位置的二维码地址标牌或者发送自己的位置告知接警人员,同时可通过手机地图查看接警人员的位置,精准出警、可视透明,解决了常见的当事人说不清事发地点的问题,减少了报警人等待的焦虑感,可谓利民惠警。还有一些民警担忧民众的满意度评价问题,事实上110接处警也有回访评价,非“滴滴警务”的创新举措。 

第四,“代入式”情绪化表达。如果说“滴滴警务”对于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可能并不实际,但对玄武区已是万事俱备、唾手可得,这是玄武警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并非“拍脑袋决策”“想一出是一出”。纵观网上众多民警批评玄武“滴滴警务”的态度和观点,大多是刻舟求剑地“代入式”情绪化表达,即用其所在地的警务信息化水平和警务工作模式套入“滴滴警务”,首先考虑的不是在玄武公安此举可行吗?而是在我的辖区可行吗?在这种错位的逻辑之下,衍生出各种担忧、批判和愤怒来。这种情绪化表达表面看似正当,却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还有一些民警借讨论发泄不满,牵扯出大量与警务改革毫无关联的问题,把怨气撒在玄武警方身上。这些情绪化甚至不负责任的表达,对玄武公安警务改革并不不公平。 

纵观此次质疑、批评玄武“滴滴警务”的网络评论,误读、误解和情绪化表达构成了主要原因,但也不可否认,玄武警方此次推出“滴滴警务”宣传工作并非完美,没有解释清楚平台建设的背景、基础、内容和先期实践成效,也增加了舆论的误读和误解。从另一个角度看,新生事物遭遇批评有利于改进成长,网约车、共享单车出现时也曾引起极大争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改进后,已经成为民众和政府广为接受的好模式、好帮手。此次对玄武“滴滴警务”的批评声音中有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值得汲取,比如有民警提出“滴滴警务”如何合理建立积分考核调动民警接处警积极性、在“抢单”处警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实现警务实战指挥统筹,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玄武警方在实践中破解,也有利于“滴滴警务”的健康成长。 

在时代发展进步的大潮中,创新永远值得鼓励。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传统警务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民警也应跟上时代潮流强化网络思维。公安警务平台建设之初也饱受争议,历经思维变革和强行入轨的阵痛之后,以信息化警务平台为纽带的合成警务已经大显身手,广大公安民警在信息警务、数据警务中切实感受到了便捷、规范与实用,如果说今天离开大平台开展警务工作,恐怕绝大多数民警都不愿意。“滴滴警务”是否适应玄武区现代警务模式,能否在实战中赢得认可,玄武公安民警和玄武民众最有发言权,我们不妨暂且围观,多些耐心和鼓励,让这个新生的警务创举在玄武实践中得到检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