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他们能赢得诺贝尔奖?

李南希 贝书单 2022-11-05

过去,我的一位教授经常说,成功的人需要三点——努力、毅力和最好的资源。如果你翻看诺贝尔获奖者的履历,不难发现,这三点也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印证。但是,还有一点:不论他们来自哪个领域,他们似乎都在做着同样的事——对众生敏锐的观察,并以一己之力影响着世界。我今天想聊一聊我最喜欢的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他们的优秀作品。

 

 

阿马蒂亚·森

 

我想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是陌生的,那我就从这个名字说起。“阿马蒂亚”在印度语中的意思是“永生”,这个名字是泰戈尔为阿马蒂亚取的,因为泰戈尔与阿马蒂亚的外祖父交往甚密。这时候你大概会说,我外祖父如果也认识泰戈尔,说不定我也能拿诺贝尔奖呢。不可否认,有时候耳濡目染的学术氛围,的确不是所有人一生下来就有的。但是,好和坏总是相伴相随,阿马蒂亚在18岁时罹患口腔癌,然后在此后的人生中,都在与癌症复发和骨骼坏死做斗争。但请放心,目前86岁的阿马蒂亚还健在。

 


1998年,阿马蒂亚因为在福利经济学上的贡献获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阿马蒂亚被称为“最良心的经济学家”。如果你看过他的著作《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就会发现此话不假。一直以来,阿马蒂亚认为暴力和杀戮的根本原因在于,宗教身份的单一划分,比如,越来越多的人们根据宗教立场、文化或文明来划分世界,而忽略人们看待自身的其他方式。阿马蒂亚指出,坚持人类身份毫无选择的单一性,哪怕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观念,不仅会大大削减我们丰富的人性,而且也使这个世界处于一种一触即发的状况。
 

约翰·斯坦贝克

 


和阿马蒂亚不同,斯坦贝克出生在美国加州的普通家庭,后来考上斯坦福大学,但是斯坦贝克不好好上学,经常跑出去当筑路工人、牧场雇工等,后来在没有拿到毕业证的情况下又跑去纽约当记者,当然也会到加州做过猎场的看守。这么看,这个青年真是不务正业啊,什么都做不长。但是,对于一个爱好写作的人来说,这些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就是一个学校无法传达给学生的。

 


20个世纪30年代,美国中部各州农民破产,土地被大公司没收,无家可归,只得向西迁移。可想而知,我们这位“不务正业的青年”当时身处何方,1937年秋,斯坦贝克跟随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亚。于是,《愤怒的葡萄》一书便诞生了,并获得1940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一个被贫穷与绝望所撕裂的家庭的故事,震撼了全球。之后,斯坦贝克说他的写作动机时,他要描写农民的悲剧,要为他们说话。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我不想讲这位大牛小时候的故事,因为我要把他任教的学校列出来给你们看——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以及,他有过的部分头衔:世界银行副总裁、国际经济协会主席、克林顿经济顾问团主席。于是,你会发现这位照片里总是一脸笑的白胡子老爷爷,大概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神人,说不定他有操纵这个世界经济转盘的魔力。然而,当你开始翻阅他的书籍,会发现一个忧心忡忡的、为众生操碎了心的人,正垂手独立于世界之巅。

 


就拿《全球化逆潮》举例,斯蒂格利茨在书中指出,十多年来,全球化仍然在被导向错误的方向,发达国家为世界带来了不平等,并引发了剧烈的政治动荡。不仅如此,经济的不稳定为社会各个阶层带来的问题也困扰着斯蒂格利茨,他指出,虽然进入上层社会似乎越来越困难,每个人都知道有人倒下了,但他们仍然努力向上走,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
 
如果你对本文中出现的好书感兴趣,还想认识更多的诺贝尔获奖者以及他们的优秀作品,请来中读app“诺贝尔书单| 历届获奖者作品精选”中一探究竟吧。
 

01《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阿马蒂亚·森,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潜在冲突的一个主要根源就是如下假设,即可以根据宗教或文化对人类进行单一的划分。这种理论上的简化主义往往可不经意的助长实际政治中的暴力。”


 

02《愤怒的葡萄》,约翰·斯坦贝克,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因为人和宇宙中其他的有机体或非有机体不一样,会在工作中得到成长,会沿着自己观念的阶梯往上爬,会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之前的成就。”

 


03《全球化逆潮》,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学家相信市场越自由越好,因此主张“放开”贸易,正是因为它,人们的生活才更好,但是他们只是不知道,他们的不满是精神病学家的问题,而不是经济学家的问题。”



04《流动的盛宴》,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954年获得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巴黎,你若吃不够便会极饿:糕饼店橱窗里琳琅满目,人行道上食客都露天吃喝,你鼻嗅目睹避不开食物。”

 

 

05《古都》川端康成,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过去从没想到樱花竟然会这般女性化,无论是它的色彩风韵,还是它的娇媚润泽。”

 

 

06《霍乱时期的爱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如果视觉的镜头慢慢拉长,一眼望去穷尽一生,那种及生至死的缓和感就会令自己觉醒,原来在十岁经历的父母离异,或是二十岁时和初恋男友分手,更或是许许多多某一刻的痛彻心扉不堪回首,在这些事情里的感受全在时间的洪波里不足挂齿,总会被片片冲蚀掉,总会被带走,只有生活着的过程才是永恒。”

 

 

07《我的名字叫红》,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离开伊斯坦布尔仅仅四年之后,当我走遍波斯国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积雪覆盖的山脉,哀伤忧愁的城市,递送信件并收集税款时,我发现,我已经渐渐淡忘了留在伊斯坦布尔的小恋人的面容。”

 

08《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大自然的激情被诗人捕捉,不仅融人他的诗作佳篇,还寄托于其收藏的奇特海螺、船首像、梦魇般的蝴蝶、异国情调的杯盏。”



作者:李南希
编辑:鞠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