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书讯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中读app 贝书单 2022-01-19


大家好,我是筱诗😔


如果你最近有一些小情绪,心理上有一些小疙瘩解不开,你或者身边的朋友、亲人患上了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或精神问题,那么今天分享的几本书希望给你一些力量,最好还能帮你找到一些方法和方向。


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曾经发问:


“有时我会想,那些不写作、不作曲、不画画的人是如何能逃离植根于人类境况中的疯狂、忧郁和惊惶恐惧。” 


很多人常常觉得自己“抑郁”了、心理出问题了,却又很难准确地描述出那种感觉。著名作家,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及心理学博士安德鲁·所罗门,除了这些标签,他还是一个长达三十年的抑郁症患者。他在他的《正午之魔》这本书里,就用文学般的语言,描绘了他理解中的“抑郁”是什么样子的。



他把抑郁比喻成“爱的瑕疵”。他说,我们是会爱的生物,也就一定会因丧失而绝望,抑郁正是这种绝望的机制。抑郁来临时,会贬低一个人的自我,最终将我们给予或接受情感的能力侵蚀殆尽。我们内在的寂寞也显现出来,不仅摧毁我们与他人的联结,也摧毁我们平静独处的能力。爱,虽然不能预防抑郁发生,却会给心智以缓冲,呵护它免受自身伤害。药物和心理治疗可以令这种保护不断复新,让爱与被爱更加容易,这也是它们发挥作用的原因。在精神状态良好时,有人爱自己,有人爱他人,有人爱工作,有人爱上帝:这些激情都会提供至关重要的使命感,这正是抑郁的反面。但爱也时常背弃我们,我们也背弃爱。在抑郁中,每份事业、每种情感乃至生命本身皆无意义……在这种无爱的状态下,唯一还能感受到的只是一切都无关紧要。


如果把人的灵魂想象成一块铁,那么悲痛会令它风化,轻性抑郁令它锈迹斑驳,而重性抑郁则会使这块灵魂之铁的整个结构轰然崩塌。……一座锈迹斑斑的铁骨架建筑,要撑一段时间才会崩塌,但铁锈无时无刻不在碾磨、削薄、掏空它。最后的崩塌无论显得有多突兀,都是长年累月朽坏的结果。

 

如果你正有着上面描述的这样的情绪和心境,那么我想你应该是需要一些帮助,比如说专业的心理辅导,去看一看心理医生。很多人接受不了自己到了要去接受心理咨询的程度,不愿意去面对它。其实,心理辅导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连心理医生也是需要看心理医生的。


有一个美国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就在她的书里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她叫洛莉·戈特利布,她的这本书叫《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在这个故事里,你将遇见一小撮正在苦苦挣扎的人,包括她自己也不例外。她在书中以一个自传体的故事,展示了她自己作为心理治疗师的身份,还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需要咨询的来访者,去向另一位心理治疗师求助心理问题的经历。



当谈到心理治疗师这个职业时,她说,她并不是什么有魔力的巫师,只是一个在来访者面前常常一筹莫展的普通人,甚至还有无法自控的情况。比如说,她讲了一件事:有一次,她在给人做心理辅导的时候开小差了,她虽然面对着受访者,脑子里却一直想着昨晚突然跟她说分手的前男友,整个一天她都在努力集中精神,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来访者身上。她只允许自己在休息的十分钟里哭一会儿,然后在下一个来访者到来之前,小心翼翼地把哭花的眼妆擦干净。


作为读者,你或许在想,“为什么作者要跟我说这些?心理治疗师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私生活和工作撇清吗?他们不是应该像一块白板一样,把关于自己的一切都藏到背后吗?他们难道不应该是客观的观察者,甚至要避免直呼来访者的名字,就连在自己的思绪中也不行吗?除此之外,心理治疗师难道不该比任何人都更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吗?” 


而这正是作者想跟我们交流的关键问题,她向我们展示了心理治疗师不常向我们展露的一面,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他们的职业属性,他们对我们来说是个符号化的存在,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其实,心理治疗师也和所有人一样每天面对生活的挑战。她们每天来到工作的地方,也像普通人一样,怀揣着内心的脆弱、渴求和不安。她想表达的是,作为心理治疗师,最重要的一项资质就是: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也就更容易接受心理治疗这件事件。作者说,心理治疗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帮助人们对自己当前的困境负责。因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且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建构生活,他们才能放手去改变。然而,人们常常将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环境或条件等外在因素。既然问题是由别人或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外界的错,那又有什么必要去改变自己呢?毕竟就算自己决心去改变,外界也还是老样子。


这样的狡辩听上去很有道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确实,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难以对付的人。我敢打赌,就算要你立刻说出五个你觉得真心很难相处的人,其实也不难。这些人里有的你能避则避,有的或许碍于血缘或者其他原因而不得不面对他们。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作者说她真切地从每个来访者身上都找到了令人喜欢的地方,就连一位曾企图实施谋杀的男士也不例外,因为她发现深藏在他盛怒之下的,其实是一片柔情。


所以作者提醒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而我们真正需要面对的,我们真正的绊脚石其实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把“自己”从前行的路上挪开,或许奇迹便会发生。

那么,除了自己,我们在生活当中还有不得不去面对、不得不去处理的就是人际关系。英国的资深心理治疗师朱莉娅·塞缪尔,在她的《生活即变化》这本书里说:


“美好生活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


我们如何构建关系是其他一切事情的根基。人们需要彼此,当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这些关系的质量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最终,我们的幸福和健康,取决于我们与最爱的人的联系和亲密程度,他们的健康和活力与我们休戚相关。作者在书里,通过不同的案例,比如面临产假归来、新手父亲、毕业过渡期、退休生活、性别认同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人们要如何做出调整,借此来讨论家庭关系、爱情、工作、健康和身份认同,这些代表了组成完整生活的核心要素。



最后,我想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没法逃避痛苦,我们只能承认它的存在,而且还要学会与它作伴。那么,比较可行的办法或许就是去找个人聊聊,找个好朋友,还有最好去寻找专业的心理辅导,也许张一张嘴,聊一聊,我们的问题就会好转。用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话说:


“迎接这痛苦吧,因为你将从中学习。”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哪些要分享的话题吗?欢迎在中读APP一周书讯评论区评论区分享给我们,本期依然有赠书等着大家,下周一日开奖,快去留言吧!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周再见,拜拜~


👆扫描二维码收听往期书讯

留言路径:三联中读APP—听书频道— 一周书讯板块
执行制作人:寒芽 节目主持人:筱诗 排版:映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