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入绿水青山的那抹中建蓝

中建设计 2020-08-30


这群穿着蓝衣服的设计师们,

被村里的孩子们亲切的唤做“蓝精灵”!

中建来了,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我们全村人都动起来了,我们的家变得干净、漂亮,你们中建是真心为我们干实事。

很感谢你们,小伙子、小姑娘们天天在村子里工作到半夜!我们看着心疼啊,你们辛苦了!

看见你们中建这身蓝衣服,我们心里就踏实,就看见了希望!



……


听着村民们拉着手说出的朴实却满怀真诚的话语,看着村民们自发写下的简单却饱含深情的感谢信,这一刻,中国建筑的设计师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2018年3月18日,北京,在中建设计集团直营总部(以下简称“直营总部”)会议室。“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要组建最好的团队全力以赴投入到脱贫攻坚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共同缔造工作中去,为国家实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贡献中建力量与中建智慧!”党委书记孙福春在党委会上斩钉截铁地说。


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住建部在全国确定了四个脱贫示范村,确定了包括直营总部在内的四家设计院作为帮扶单位,主要任务就是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以村民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直营总部负责其中的湖北省麻城市阎家河镇石桥垸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意义大,直营总部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的业务优势,迅速组建了一支由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宋晓龙牵头的六大专业版块的项目团队,奔赴一线。



“我们很拼,很累,但是工作却推动不下去,那时无论是设计师、村民还是政府,都找不到各自的角色!”规划师刘辉回忆起初到村里的那段日子,苦笑着说。


项目团队长期驻村的13名设计师,他们几乎都是85后的城市孩子,基本不了解农村,也没有深入接触过农民,但是凭借着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牢记着“拓展幸福空间”的企业使命,项目团队所有人一猛子扎进村里,白天在村庄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晚上加班加点整理材料制定方案,每人每天平均睡眠不到4小时。苦战7日,一份450页的调研报告、一整套村庄规划设计方案摆在了村委和村民面前。



但是让设计师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工作成果被村委无奈的一句“村里没钱去做这些事儿”、村民们挂在嘴边的那句“你们投钱给我们做吧!”直接扼杀了。如何让习惯了等靠要的村民心甘情愿地投身到美好家园的建设中来?如何让当地政府将扶贫资金精准地投入到村庄建设中去?如何让平日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的设计师,抛家舍业的在这个贫困的村子里扎下去?一个个似乎都是难以跨越的深壑。但是中建人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我们,尤其是共产党员,这辈子总要做一些不为钱不图名的事!我们要改变自己,扑下身子和农民做朋友,要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项目党支部决定在这个时候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面对垂头丧气、不知所措的设计师,领头人宋晓龙这样说!



这次组织生活会从下午两点持续到晚上十点,这八个小时对于项目团队来说,意义重大!设计师们终于意识到他们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专业技术层面的工程建设,而是要深入到中国农村最核心的治理问题。“共同缔造”的重点和难点是群众思想上的引导发动、是乡村治理模式的科学构建,而这正是解决当下农村贫困根子问题的关键所在!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剩下的就是一个字“干”!


我们本是一家人!


项目团队发现石桥垸村具有鲜明的党建特色,

与中建“支部建在项目上”的光荣传统有机契合,

联合党支部应运而生。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历经5次支部会议,村里构建出由联合党支部、村两委为核心,综合治理委员会、监事会、合作社、协会四类村民组织的“1+4N”村庄管理机构,形成“事事有人想,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的村庄治理局面;

以此同时,支部先后开展了“一名党员联十户,你有困难我服务”党员帮扶活动、“六一”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七一”共同缔造表彰大会等一系列得人心、聚人心的活动。在此期间,党委书记、董事长孙福春先后两次赴项目一线调研工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莹带队开展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并对贫困户进行慰问。


“中建党支部同我们进行支部联建,调动发挥支部作用,不仅让村民在思想意识上有了重大转变,更是帮助村里解决了历经十余年、三届村委会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一位老党员在支部党员大会上,这样动情地说。



设计师和村民一条心!


项目团队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足迹遍布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户人家!村民不会说普通话,他们就连比划带猜的去交流;村民们不知道怎么干,他们就一遍遍地开展技术培训,并利用从村里捡来的废弃材料,自己动手做示范;村民们不知道村庄能变成什么样,他们就带着村民去参观美丽乡村的成功案例。在发动村民的同时,更要激活政府职能,项目团队深入研究国家及地方各种扶贫政策,跑遍了市里、镇里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想尽一切办法为村里募集资金、寻求政策支持。


为了帮助村庄恢复“水抱村寨”的景象,项目团队与政府各委办局主动对接40余次,目前已整合相关扶贫政策与专项资金近400万元;


借助中建平台优势,多方奔波考察相关企业,针对村庄“占地小、成本低、见效快、寿命长”的需求,成功引入三家企业为村庄赞助了价值270万元污水处理、水系治理、燃气供应设备,并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解决了村里呼声最高的四大民生问题;


为推动农产品销售,他们联系北京的农产品批发公司,成功签订菜篮子协议,帮助全村19个贫困户61人实现了脱贫。在这个过程中直营总部党委先后累计投入100余万元,用于项目成本以及村庄景观的改造。




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


“我们的队伍迟早要走,但是共同缔造的工作机制要留在村子里继续运行。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最大价值!”宋晓龙表示。



七位德高望重的“老乡贤”组成的综合治理委员会,在村两委和联合党支部的领导下,带领全村村民投入到“清垃圾、清杂物,清庭院,清残垣断壁”的“四清”工作中,这是共同缔造的关键一环,是检验发动群众以及村庄治理体系建立是否成功的试金石!短短三天时间,村民们自主拆除危房3处、残垣断壁4处、旱厕60余处、圈舍15处,涉及村户60余户。“这在以前,不进行赔偿,根本不可能。现在村里的工作好干多了。”村支书毛利兵喜笑颜开。





村庄建设全面启动,项目团队既扶智又扶志,一方面发动党员带头示范,村民自发投工投劳;另一方面积极安置闲散村民就业,充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现在村里新建的儿童乐园每天都充满欢声笑语、现代化的公厕让村民摆脱了困扰十几年的旱厕污染......


“草儿绿,花儿红,环境美,人健康,我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想活。”在住建部及当地政府前来调研的工作现场,73岁的村民郑启楷情不自禁地说起了这首顺口溜。“中建的工作,把握住了共同缔造的关键!”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调研中高兴地表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随着工作不断推进,项目团队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共同缔造的工作还在继续!走在村里的路上,一个设计师在随手捡起的瓦片上用力写下了“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七个字……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