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证40年·大师风采 | 宋晓龙原创作品巡礼

CCDC 中建设计 2024-04-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建设计研究院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以昂扬的姿态步入新时代发展的新征程。在这其中,不乏许多大师和专家们的身影,他们在设计、规划和科研领域苦心孤诣,持之以恒,潜心创作和研究攻关数十年,为企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中国建筑高端人才的代表。他们的作品是大师智慧的结晶,如星辰般闪耀熠熠辉光。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中国建筑首席大师宋晓龙的作品风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里的这句话,是宋晓龙的座右铭。从业30余年来,他主持规划项目近百项、出版专著,论文40余篇,获国家,省部级规划奖50余项。多次在国家和地方重要城市规划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中建设计研究院的15年里,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座右铭,一点一滴,聚沙成塔,从无到有建立起中建设计研究院完整的大规划业务体系,形成城乡规划、园林景观、遗产保护、市政交通四大业务板块,培育遗产保护、乡村振兴和空间规划三大特色品牌。

在遗产保护领域,作为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他构建从文物到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方法,组建中建设计“历史城镇保护与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中建设计院士工作站成立。他曾参加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曾主持编制了第一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参编第一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完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定、主编了保护规划编制标准、牵引、推进和完成了全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在北京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中,获得第一名,并完成综合方案设计。优化完善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区划,调查和提出了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2008年获得十大北京市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称号。


在乡村振兴领域,作为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房与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他带领规划团队编制上百个村镇规划,主编首部国家乡村振兴蓝皮书,为国家重点战略和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决策依据和学术观点。在全国乡村脱贫攻坚建设中,他主持的湖北省麻城市石桥垸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项目,入选住建部“全国推广示范村”。在对口支援乡村振兴工作中,他带领中建设计研究院的规划师,深入甘肃省康乐县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村庄调研、走访,高质量完成了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获得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赞扬。在支援福建长汀县革命老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被县人民政府聘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顾问专家。


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作为北京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他高度重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引领作用,以国土空间规划牵引建筑、园林、文保、产业等多专业协同,提高解决城市重点地区复杂发展问题的“综合原创能力”,多次在大型国际规划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在北京京西“一线四矿”及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概念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中,他的团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36组国际联合体,70余家一流设计机构竞争,一举夺魁,获得综合方案优胜奖和门头沟站城市设计单项奖。

他的作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导向,尊重区域生态文明特色和地域文化传统,强调绿色发展和新技术应用,实现人居环境与民生发展的平衡,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与经济效益。他认为,保护好城市的生态基底和文化基底,在时间的长河中以“微循环”的方式,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形态、城市风貌,是城市构建特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生活需要的基础。


学术作品


《乡村振兴蓝皮书: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2021年是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总结这一年的乡村振兴状况,对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有着特殊的重大意义。《乡村振兴蓝皮书:中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报告(2021)》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阐释了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发展态势、发展路径和发展方法,精选了麻城市石桥垸村共同缔造幸福生活等八个典型案例,为贯彻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的经验。本书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产量、农业科技研发应用情况、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农民收入、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总结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乡村振兴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剖析了在全球贸易格局影响下,我国乡村振兴依然存在的农产品对外依存度攀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硬基础与软环境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风险与挑战。


城市规划作品


京西“一线四矿”及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概念规划


项目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

项目规模:99平方公里

项目获奖:国际方案征集竞赛综合优胜奖及门头沟站设计单项奖

项目简介:

“一线四矿”概念规划总面积约99平方公里,本次方案征集共包含三个层次,分别为“一带”总体策划范围、“一线”景观规划范围以及“十二点”城市设计范围。项目以“奋斗之路、京西矿谷”为规划愿景,以“后碳时代首都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为规划定位,提出“一线两核·两心八点”的空间结构。

规划方案共包含三大提升策略和三大发展引擎:通过“重塑轨道体系、重塑蓝绿基底、重塑产业结构”三大提升策略,推进城郊融合多维交通走廊、生态修复增值示范走廊、绿色创新产业发展走廊三大基础工程建设。通过“传承工业遗产、激活古道山水、共创乡村振兴”三大发展引擎,实现国家煤矿工业遗产群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基地、首都农商文旅美丽家园三大旅游品牌落地。规划以“凤凰涅槃,实现全域振兴”为主旨,坚持做好“两山”理论守护人,打造绿水青山门头沟。“京西矿谷”作为推动生态文明思想在首都落地生根、践行“两山理论”打造文旅创新发展的新标杆,将成为门头沟区实现生态复育、文化复兴、产业复活、乡村复苏的新典范。


门头沟区总体城市设计


项目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

项目规模:1447.95平方公里

项目简介:

本项目对首都生态涵养区城市山水格局及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规划方案紧抓门头沟区域特色,形成“一个导向、三个层级、突出特色”的构思:以人的感知为总体导向,在全区层面、新城、镇村三个层面统筹引导管控策略,同时突出生态涵养区特色。将门头沟全域打造为“绿水青山涵养区、京西古韵体验地”,新城塑造为“今古融合京西门户、显山露水生态之城”。

项目针对门头沟98.5%的生态空间,构建了“两层级”特色山水格局、16项引导要素以及若干城市设计子系统,形成了契合山区特色的生态空间城市设计体系。在新城风貌方面,塑造了首都生态涵养区特色城市景观结构。结合“西山环抱、城在山中”的城市格局,提取新城“山、水、廊”要素,明确“一山、一水、三楔、三片、九廊”的新城景观格局。在城市管理方面,通过“法定化、矢量化、精细化”等多元手段强化总体城市设计的可传导性。通过规划成果纳入分区规划与街区控规指引,衔接乡镇风貌规划、村庄民宅设计导则,增强新城、乡镇、村庄层面约束力;将风貌分区、建筑高度、重点地区等矢量化数据纳入规划综合信息平台,有效支撑规划管理与实施;编制导则与项目实施细则,精细化指导建设。


阳泉市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及城市总体设计

山西省阳泉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鸟瞰图


项目地点:山西省阳泉市

项目规模:4559平方公里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编制山西省阳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阳泉市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用地结构、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定位和城市空形态、确定城市建设发展重点控制区等方面提供了先进、科学、符合地方发展特色的规划技术支撑。规划提出以“人”为中心、以“生态”为导向、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新模式,将阳泉市建设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项目将公园城市“人、城、境、业”四大维度与城市设计“自然山水格局、城市风貌特色、城市形态格局、公共空间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充分融合,将阳泉市打造成“京石太发展走廊上的创新驱动型城市”、“太行山青山绿水间的生态主导型城市”和“山西太原城市群中的山城簇团型城市”。

项目以构建“横向到边”覆盖城市设计全部要素的城市设计体系,实现对城市各个构成系统进行分要素的设计引导,达到“纵向到底”从城市顶层设计到重点项目指导的各层次规划系统的全管控,强化“望山亲水、十字引领、城绿交融”的公园城市空间体系,彰显“舒朗精致、起伏有序、魅力宜居”的公园城市风貌特征,弘扬“底蕴深厚、开放包容、智慧创新”的公园城市文化内涵。



遗产保护作品


国家大遗址曲阜片区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

曲阜片区规划-片区构成与环境孕育区关联要素分布示意图

曲阜片区规划-曲阜核心区空间结构图


项目地点:山东省曲阜市、邹城市

项目规模:2789平方公里

项目获奖:2009-2010年度中国建筑优秀勘察设计(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一等奖

项目简介:

曲阜片区是我国六大文化遗产保护片区之一,以曲阜、邹城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其中蕴含的原始文明、古城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运河文化等多类型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与文明进程中具有突出价值。

本规划是跨单一城市行政辖区的战略性片区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约束性的特点,对区域内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发展规划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本规划亦是以保护中华儒家文化遗产为核心,涵盖史前文化、始祖文化、古城文化、宗教文化、运河文化等多种文化遗产的综合性保护规划。

本规划为加强对曲阜市、邹城市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大汶口遗址、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北辛遗址、薛城遗址等四片大遗址的整体保护,创新性提出“文化影响区—环境孕育区—片区—核心区—文化特色功能区—文化遗产聚集区—重要文化遗产点”的保护框架,并对重要文化遗产点、文化遗产聚集区、文化特色功能区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控制措施。


山西晋国都城大遗址保护及核心地带开发建设规划

晋都规划-晋文化核心地带开发结构规划图

晋都规划-核心区晋国文化遗产点分布图


项目地点: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

项目规模:2.17万平方公里

项目获奖:2019年度北京规划学会(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类)二等奖;2018年度中国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景观)优秀项目一等奖;2019年度中国建筑“卓越项目奖”(设计类)

项目简介:

由晋文化核心区和主体区共同构成的晋国都城大遗址片区主要位于临汾市和运城市范围内,它是晋国和晋文化发展演变的主要区域,片区内共有两周时期遗址1004处,总数占到全省的31.9%。

本规划作为国内首例以春秋诸侯国为主题的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坚持晋都遗址重点保护与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相结合、文化资源整体展示与晋国文化传承弘扬结合、特色文化项目建设与城乡环境全面提升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探究晋国历史文化源流、研究文化遗产空间布局、价值叠加以及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创新了晋国都城大遗址多层级保护框架,建构了以2处晋国都城及25处相关大遗址为核心的晋国遗址保护体系。规划将以临汾市侯马、曲沃、翼城等地晋国相关遗址为主的晋文化核心区建设成为: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示范区、晋文化研究教育与交流核心区、晋文化弘扬与城市转型实践区。


晋冀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山西部分)

晋冀豫规划-晋冀豫片区与全国抗战环境关系图

晋冀豫规划-晋冀豫片区文物资源保护等级分布图


项目地点:山西省太原市、长治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晋城市、阳泉市

项目规模:8.6万平方公里

项目简介:

晋冀豫片区是国家公布的13个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之一,晋冀豫片区(山西部分)涉及山西省7个地市54个区县,现拥有大量见证中国革命发展史、抗战史的丰富革命文化遗存。

作为山西省启动的第一个区域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本规划在系统梳理片区革命文物资源底数的基础上,全面保护晋冀豫片区内革命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整体保护革命文物本体的安全性及其周边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创新性的构建与片区主题直接关联、涵盖不同维度的革命文化专属空间结构体系,通过对连片保护、整体展示、融合发展三大板块研提工作要求、策划实施项目,以在区域层面推动革命文物资源整合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全面强化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有效提升革命文化的传播能力,将晋冀豫片区打造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助推片区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文 / 党建工作部(党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审定 / 党建工作部(党办)

栏目编辑 / 党建工作部(党办)




更多链接


喜报 | 宋晓龙获聘中国建筑首席大师,薛峰、吴宜夏获聘中国建筑大师

忠诚担当,使命必达,中建设计研究院青年畅谈观看40周年总结会感言

中国建筑组建40周年祝福片发布丨信·建证

你,就是美好丨信·建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