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01
生态农业,不仅生产安全的农产品
不同的历史阶段,农业具有不同的功能。
人类从最早的采集狩猎、刀耕火种到后来的传统农业阶段,这一时期,农业更多考虑的是农产品供应,农业需要解决的是人类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而发展到近代的工业化农业发展阶段,除了农民从事农业,开始有资本进入,农业开始成为一个产业,开始成为市场盈利的一种方式。
而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所带来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全球都在经历农业生态转型的阶段。在农业生态化的阶段,除了产品供应、市场盈利的考量,还需要通过农业带来更好的生态环境,甚至丰富的精神文化功能。
从定义上讲,生态农业是一种积极采用生态友好方法,全面发挥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式。
其中,“生态友好方法”是指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的农业模式与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反对无视自然、对抗自然、破坏自然的行为方式。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则是指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利益提供的各种产品与服务的功能。这些产品与服务包括:提供物质产品,调节生态环境,影像精神文化,维护全球环境稳定。
可以看到,生态农业除了提供安全的生态农产品,以及完成一定的经济目标之外,还需要考虑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多重目标。
02
除了看到种植的作物,还要看到背后的整个系统
在工业化农业的阶段,更容易把农业看成一个模仿工业的方式:物质的进出呈直线型,即外部通过人工、机械、农药、化肥等输入,经过一段时间,产生农产品和废弃物;景观布局呈现有序的人工化。
东方传统的农业实践,则与生态农业有较深的联系,更加强调结构中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物质的循环利用,还有景观中与自然的融合,因地制宜布局的智慧。
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就不仅仅只看到自己种植的作物或农产品,还要能理解背后整个系统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除了种植某种作物的种群,或是几种作物组成的群落;还要考虑包括所在地区气候、土壤、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以及其他杂草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在此之上,则是这一区域更大的景观层面。
另外,农业生产的资源投入都包括哪些?最终出产的产品和废弃物是什么?都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果用这样的整体眼光看待农业,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视角与结论。
03
从6方面,看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首先,我们对模式和技术体系先做一下区分。
l 生态农业模式:是指有良好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结构形式。
例如:稻田养鱼模式、猪-沼-果模式、胶-茶间作模式等。
模式一般可以被外界所见。
l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是指适合在生态农业模式上,使用那些搭配合理的多项技术的组合。
例如:稻田养鸭模式中使用的水稻品种选择、水稻的规格调整、水稻施肥量变化、水稻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变化、鸭的品种选择、鸭的养殖密度、鸭的喂饲量变化等,构成了稻田养鸭的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往往不容易被直接看见。
从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体系做一个整体的介绍,主要包括6部分:
(1)区域布局与景观设计
做生态农业,首先要考虑一个问题:农场所在的位置,适合开展什么类型的生产?
我们选择的生产区域,应当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规划,确定的一个区域的主要功能(农业、工业、居住、交通、生态等)
以下以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广州主体功能区划分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对农场进行适合本地环境与文化的规划。
(2)农业循环体系构建
相对于传统思维下农业的直线生产方式,
生态农业需要构建可以循环的体系,减少最终的废弃物,并将其重新利用,成为系统中的有效物质和能量补给。
比如,
经常作为废弃物焚烧的秸秆,是作为生态农业覆盖很好的材料;
牲畜的粪便,则可以用来作为较好的有机肥,或者食用菌与蚯蚓的培养基,甚至养殖鱼虾的饲料;
而一些加工业的废渣,比如油渣或木薯渣等,也可以作为土壤较好的养料。
(3)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利用
除了种植的目标作物,系统中其他的作物、虫、草与微生物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通过增加内部的相互作用,减少外部的污染。
大规模的单一种植,容易产生连作障碍、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爆发等,
镶嵌布局有利于用地养地相结合,减少资源环境压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小范围的间套作种植,也是利用生物多样性较好的方式。
比如,高低杆作物的间套作种植,可以通过改变小气候和物理阻隔的方式,减少病虫害的传递;而禾本科与豆科植物的套种,则可以通过根部的螯合作用,帮助作物更容易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
此外,田埂中留有的杂草,或是主动种植的蜜源植物或陷阱植物,通过吸引虫类,都可以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
(4)资源替代与资源节约技术
资源替代与节约技术,包括节水、节能、节肥、省人工等多种方式。
目前比较常见的包括测土施肥技术与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5)环境友好和污染处理技术
常规农业中的污水、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如果通过合理的技术,都是可以有效进行处理和重复利用的资源。
南方某些地区,通过人工湿地中植物吸取的功能,进行生活污水的净化。
而堆肥技术,可以将动物粪便和生活厨余垃圾进行处理,解决作物营养和土壤改良的问题。
(6)生态环境友好的产品
通过上面的种种环节与技术,我们生产出最终的生态农产品。
产品不仅对消费者健康,在生产过程中也对环境起到友好和保护的作用。
上述所有的模式或技术体系,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通用的,而是要根据各自区域的环境、经济等状况,灵活应用。
重要的是掌握背后的原理,作为我们思考生态农业的指引。
(本文章由马彦伟根据讲课内容编辑整理。)
交流会集体合影
扫描二维码,观看骆老师讲课的直播内容
往期回顾: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是一家民办非营利组织,通过参与到农场或农户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协力农民技术提升,减少外来投入,从理论到技术范畴,引入可达到自然农业或生态上合理的可持续农耕方法。中心主要为生态小农和返乡青年提供pgs认证、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土壤改良和生态种植技术指导、产品规划等方面的服务,并出版《可持续农业》杂志内刊,致力于可持续农业的推广和传播。
目前“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
1. 在地经验整理和本土专家的培养:整理目前国内应用的比较好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同时培养返乡青年成为本土技术专家。
2.《可持续耕作技术与实践》杂志的出版工作,将整理的可持续农业技术编辑出版,服务于在进行可持续农业实践的小农。
3. 参与式保障体系的建立:通过推动消费者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建立小农生态农产品的公信力。
如果您认可我们的的工作,可随缘捐赠。(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捐款。)
透过参与式技术发展,发展可持续农业
微信号:wotukechixunongye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