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领导力培养的是责任感与坚守力|中学生领导力培养

2017-11-22 吕鹏飞 基础教育课程

请点击上方的“基础教育课程”关注我们。

每位教师都有他的教育理想和坚守,而正确的理想和坚守除了能迸发出持续的生命力外还可以结出意想不到的果实。中学生领导力培养八年来,这种“意外”一遍又一遍地出现在我的身边。说“意外”,是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高度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与想象。一年又一年,学生在开展“领导力项目”的实践中被改变,也改变着我和身边的人、社区乃至社会。

社会责任感——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核心

领导力培养课题刚刚起步时,有不少人表示怀疑和唏嘘。有人说中学生有什么领导力?有人说中学生就想着当领导?有人说学习不好,什么力都没用……

还记得,参加“中学生领导力培养”课题组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开题仪式会后,在从上海返郑的列车上,我情不自禁地给校长发了一条500多字的信息,认为通过培养学生领导力这个抓手,“团委书记,指导学生会、团支部和班委的工作从此有了更加明确、更加高远、更加系统的目标和方法……”

还记得,返校后我开始组织课程宣讲、纳新活动,最可贵的是当时商务印书馆已经出版了课题组配套编写的中学生《领导力开发》教材。按照教材的项目实施步骤和操作指导意见做、按照项目标准去做就是我当时的工作思路。“新事物总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做好项目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学习效率,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家长和老师不反对你做领导力项目的前提是‘搞定自己’的学业成绩” 等观点,是我与选课学生谈的最多的。

还记得,2010年7月,第一届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后更名为展示会)时的教师交流会上,我积极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中学生领导力培养是以项目学习的形式展开的,项目多是改善公共政策、校园和社区服务、帮扶弱势群体等类型,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中,是在担当社会责任,是在践行改变,是在播种善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未来的他们肯定是社会和国家的中坚……”现在看来,我当时“积极发言”的动机不仅是为了表达自己对领导力培养的见解,也是在争取机会来锻炼自己的总结、表达能力,克服一直以来在公众场合容易紧张的缺点。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道出了领导力培养的真谛:对于学生来讲项目只是载体,通过项目实践最终提升的是领导力;对于社会来讲,领导力培养只是载体,通过领导力培养最终激发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最终培养了心系祖国、关心社会民生的未来建设者。

2014年第五届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会上,我校荣获特等奖的项目“黎明工程”是一群高一学生致力于为环卫工人提供一口热饭的奋斗经历。在项目选题调研中,他们发现每天披星戴月工作的城市美容师竟然吃不到一口热乎的早饭。佝偻着脊梁,蹲坐在马路一角,啃一口冷馒头,喝一口冷水……这是从小生活优渥的他们从未见过的景象。向环卫主管部门建言“完善环卫工人用餐制度及设立早餐点”的建议得到积极的回复,但落实总需要一个过程。于是,几十个电话、上百条短信,他们想借助媒体的力量动员某一条街道上的早餐店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早餐;他们承诺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店里做志愿者来回报店家。连续几个周末,他们走访了附近所有的早餐店,经营者也的确都有合情合理的理由拒绝给予帮助。终于,一位媒体记者被他们的真诚(骚扰)打动,耐心地听完了他们的陈述,感动于他们的执着,陪他们走访街道早餐店,并成功筹得了1000顿早餐。

当这帮孩子将项目实践历程在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会上分享的时候,不仅赢得了评委的赞誉,也湿润了众人的眼眶。历时一个学期的努力为爱心饭店所在街道上的所有环卫工人(8人)赢得了近4个月的热汤热饭。这种百折不挠、以诚动人的坚韧,这样相互鼓励、并肩前行的笃定,这次虽然仅有1000顿早餐的改变,这场展示所发生的影响,不正是我们期待的领导力吗?

成长和蜕变,在追求成长和蜕变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

实践——领导力培养的根本路径

实践出真知,领导力培养的核心是实践。通俗地说,我认为领导力就是办事能力,就是一群人共同办一件大事的能力。因为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方式是项目学习,也就是要通过调研找一个目标, 营造一个情境,一群人真的去做一件事。

做事是必须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有了要去找事做的动机,但做什么事呢?这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类似于中学理科学习中“探究实验”的步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领导力团队中不同的小组把发现的不同问题分别进行展示后,经民主评议最终确定团队要选做的项目。接下来团队的共同目标就是对该项目进行调研,讨论出行动方案——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在执行行动方案(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无法预见的问题,这些问题我都希望同学们自己去解决,但我要定期听取他们的工作反馈(阶段性评估)以了解和予以指导。指导的重点是帮助团队理清头绪、拨云见日,把主要精力用在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上。这里的“秘诀”就是绝不代劳,也不做替代性思考,是多问几个问题去启发,多鼓励、肯定,帮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团队成员成为不轻言放弃,不自我限制,办事高效、讲究时效,表达清楚、善于沟通,待人真诚,兼顾学业,善于反思的人。项目完成后,项目评估和个人评估——表达和交流,则是融会贯通、提升拔高学生领导力的一个关键步骤,要点是客观理性、科学全面。大道至简,妙在天成。在实践中所有的面对和思考就是学生领导力提升的阶梯。

2017年7月,第八届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会中,唯一一个荣获特等奖的初中生项目是我校学生所做的“促进网游分级及实名制”,能在高手如林的展示会上从众多的高中生项目中脱颖而出非常难得。

这个项目选题来自我校在全国两会期间积极开展的“我为两会提议案”活动。因沉迷网游、手游而不能自拔的青少年比比皆是,这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痛点。网游在贪婪地吞噬着青少年的余暇时间甚至是所有时间,家长和老师经常对网瘾少年进行思想和行为的围追堵截却收效甚微。这个提案引起了同学、老师和我的一致共鸣,那就行动起来!

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近1500人成为了该项目的调研对象。从设计问卷、组织调查、回收问卷,到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等所有步骤,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来讲都是零基础的,但也要一步一步地去实践,项目推进可以慢但不可以替代。一帆风顺从来都只是一句祝福语,这个初中生所做的项目推进真是一路坎坷。学生不会的我们去培训都不叫困难,但是因为学生执行力、信息传递的效率、成绩退步而引来的阻力等问题却是实实在在影响着项目进度。

学生为什么会沉迷网游?网游市场活跃、新款网游层出不穷,网游宣传、推送方式近乎疯狂,网游设计团队深谙心理学原理,游戏场景及情节设置引人入胜,科技进步、智能终端的普及,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制力,学业成绩落后而企图在虚拟空间感受成就感……这些原因是项目团队的“小朋友们”不曾想过的,经过调研他们才得以了解,并最终提出“游戏分级及实名制注册”的建议,就是想从源头处来限制学生玩网游。

通过项目实践,项目组的孩子们思维更加缜密,行动更加迅速,执行更加有力,获得了很多与他人交流和思辨的机会。我曾对学生说:网游就像一个黑洞,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时间和生命。沉迷在虚拟世界的网游打手就好像从现实世界里消失,其思想在另一个空间保持存在。

没有行动就没有这样思辨的契机,实践出真知。

少年强则国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通过成就学生个人来实现各类人才的培养,以实现国家建设的力量积蓄。领导力培养的价值在于同时关注了学生的个人领导力和团队领导力的发展,启发、促进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关注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为青少年的内心播下一颗种子,以期日后结出责任担当、民主包容、公平法治之花。

(吕鹏飞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政教处主任。)

版权声明

文章与图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2017年第9期(上),转载需注明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课程教学专业期刊。本刊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旨,解读新政策、推广新成果、宣传好经验,为基础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及实践者提供权威专业服务。

       杂志上期聚焦:课程、教学、教材、评价,下期关注:学校、学科、教师、资源及教育随笔等。欢迎订阅、投稿(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及编辑费)。

投稿邮箱:kecheng@ncct.gov.cn     

订阅电话:010-5855677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