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丰:“劳动”岂能是一种“惩罚”

2017-12-16 张丰 基础教育课程


请点击上方的“基础教育课程”关注我们。


随笔

 任何美好的东西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而且是通过有尊严的劳动来获得。

 某天在高铁上,我的后排有一位母亲正与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儿子开心对话。

 列车播音员刚刚播送“高铁上严禁吸烟”的启事,妈妈便顺势教育孩子说:“你看,抽烟是不对的,不允许的,否则会被警察抓起来,要被派去干活的……”

 当时这位母亲关于犯错误的后果的描述,让我一怔。也许她这句不当的话的影响不致太严重,我试着劝慰自己。但是,母亲这句话中隐含的价值观,必然在这个孩子的学生时代形影相随。

 将“干活”视作惩罚,将“劳动”视为不幸,艳羡“不劳而获”者,期待也能“少劳多得”。这些看似无害的、属于个人自由的认识,难道不是今天人们的普遍认识吗?

 寒窗苦读图什么?在许多家庭中,家长将读书学习视为“进身之阶”,无条件免除孩子的家务劳动参与,全力保障孩子的学习时间,勉励孩子“吃得苦中苦,方做人上人”。这种不惜代价拼分数拼升学的背后所隐隐流露的,不少是大人对“少劳多得”的属望,以及提高子女在争取“少劳多得”机会上的竞争力的不懈努力。

 这是一个可怕的观念。等到浸淫于这样的观念的下一代长大成年后,他们以何来创造财富,以何来肩负文明的传承。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向东走,还是在向西走?貌似无痕,却影影绰绰。

 表面上看,这个事例反映的是一些家长不懂教育方法,不知道适切的表达,忽略随意的语言可能在孩子身上积累错误认识。但往深处看,这个事例所反映的现象未必能在家庭教育指导中解决。因为事例中隐现的家长们的价值观以及促成这样的价值观的社会“土壤”必须引起我们的正视。家长们对“少劳多得”的信奉,其实是以“爱”的名义放弃对自私、逃避、贪婪、懒惰的批判。

 任何美好的东西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而且是通过有尊严的劳动来获得。

 在青少年们树立健康的劳动观念、习得基本的劳动技能的重要时期,多少大人一味强调读书应试的绝对重要,要求孩子们遁世读书,以好分数去谋“好工作”。殊不知,有多少孩子在真正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时,却出现明显的排斥与不适,或苦恼,或逃避。

 一位朋友聊及他大三的儿子不准备读研,而想直接就业时表达担忧:“当前找工作都要硕士生,本科毕业就去就业会不会能力不够?”听闻此言,我表达了截然相反的对他儿子的赞赏:“当你儿子愿意选择工作,而不想再寄居校园时,他已经有了自己担当负责的想法,并对自己适应真实社会的能力表现出自信。这是何其值得骄傲的事。”

 二十岁以后的孩子的成长,未必表现在学业的优劣,一个人的责任感、自信心、劳动能力与阳光面貌才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什么是教育的成果?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质量?家长们对于子女成长的许多判断,地方官员们对学校教育的评价视角,怎样才能回到“立德树人”的本质立场?

 这些年的应试教育看似无害,但其实已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走向。

 劳动在基础教育诸多课程中看似是最不起眼的学习目标(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劳动技术教育领域),但这可能是人之成长、社会之文明的重要基础。

(张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

版权声明

50 29684 50 14988 0 0 3615 0 0:00:08 0:00:04 0:00:04 3616ction>

文章与图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2017年第9期(上),转载需注明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课程教学专业期刊。本刊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旨,解读新政策、推广新成果、宣传好经验,为基础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及实践者提供权威专业服务。

       杂志上期聚焦:课程、教学、教材、评价,下期关注:学校、学科、教师、资源及教育随笔等。欢迎订阅、投稿(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及编辑费)。

投稿邮箱:kecheng@ncct.gov.cn     

订阅电话:010-5855677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