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这一班 | 医学生,梦想与才华的N次方叠加

2018-02-24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长学制)2015级1班

“最美南校毕业照”主题活动

一年背的书比五本牛津字典还厚!

98%的医学娃公益时超50h!

大二就发表科研文章!

原创舞台剧第一名!

篮球赛第一名!

……

……

学习娱乐两不误,玩转比赛勤服务。

八年“医塔”修炼场,一生医者道仁心。

没错,他们就是传说中逸仙魔法学院的医学僧!

“哈?你以为我们只是天天泡实验室?”

那你可就猜错了嘿嘿~

快随小编一起去看看这群热气腾腾的医学僧吧!


我们这一班

哈喽大家好!


我们是: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长学制)2015级1班(●ˇ∀ˇ●)


根据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大一大二期间,我们班在古朴优雅的广州校区南校园进行医学前教育,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一起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前两年的时光匆匆而又绚烂,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提升了思维能力,而且在美丽的康乐园里留下了值得铭记的点点滴滴。同学们除了延续自(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贯以来的高昂学霸姿势,收获了满当当的大学绩点,更加精彩的是,在社团公益、琴棋书画、体育赛事、科研实验……各类活动的舞台上,处处都可以看到我们1班同学大放光彩的身影。



如今,2015级已全部回迁到广州校区北校园,扬帆开启了新征程,全面开始医学专业的学习和训练。


“医塔”中开启学霸模式


“都在努力学习,”班长吴晨说,“与其他院系相比,作为医学生,对于‘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方针的理解,更多在于打下扎实的科学基础,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人文情怀,将来用自己的力量去救治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正因为肩负了这样的使命,无论是学习公共课程还是专业知识,我们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学风建设上,也多关注医学科学前沿的发展,对一些焦点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班内讨论,以提高大家对前沿科学的认知。”


“医塔”,是中大医学生对以医学教育为中心的北校园的别称。升入大三,同学们回迁到了“医塔”之后,没有像一二年级那样参加丰富的社团活动,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专业的紧张课程中。


“虽然略微有些单调,但因为同学们都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当一位好医生,学习上都更加刻苦认真了,也有更多同学争取参加科研项目。”学习委员陈梓杭说道。虽然“塔”里的医学生有外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但大家表示“累并快乐着”,一定会沿着心中的医学之路继续前行。


升入大三,一大变化就是进入了全英教学模式,专业课的课堂和考试都变成了全英的。不得不说,语言关是一大挑战,但据1班的同学介绍,前两年大家学英语都很“拼”,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没有太大困难。


▲密密麻麻的英文笔记

(图片由封侯、张远哲、潘艺芊三位同学提供


大三以后的课程不仅变多了,而且大部分都需要预习,老师们的讲课进度加快,这也是与大一大二的不同之处。“我们的课程内容很多,光理解不行,光背书也不太行,理解了之后再去背才能真正掌握,”学习委员杨凯彬很郑重地说道,“没有人敢单靠考前突击,这样子是会不及格的。”除了考试,他还特别强调了“理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我相信一句话:将来你要救的是人,不是试卷。”


在外界看来,临床医学一系的学生虽然没有考研的压力,但是“上有选导师,下有分流制度”,竞争还是相当激烈。“学生如果成绩没有达到一定要求的话,是会被‘分流’到五年制或者转到其它专业去的。如果成绩确实太差,学校还会作退学或留级处理。”说压力山大可一点儿都不夸张,不过同学们因此也更加刻苦学习


“毕竟大家今后要做的是救死扶伤、医人性命的工作,不努力和严谨也不行啊。”虽然很辛苦,但1班的同学们都纷纷表示理解。



恩师如父母:梦想领航人


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特色之一便是实行“全程导师制”。大一一入学,每位同学都会分配到一位老师作为未来八年的全程导师。除了日常生活上的交流,导师还会“手把手”将同学们领进科研的大门。拥有如此导师岂非一大幸事?


在封侯同学眼里,导师就像父母一样去了解同学们的性格和想法,然后给出最合适的建议。她热情洋溢地说:“老师都特别nice!无论我们请教什么问题,他们都会很真诚、很耐心地回答。真的!虽然中山医的老师都很大牛,但非常可爱和平易近人。”


“生动,那是相当生动!”班长吴晨很兴奋地说起“丽华姐姐”上课时的神态,“当涉及到一些病例的时候,周丽华老师在课堂上会亲自模仿起病人的临床症状(比如舞蹈症),同学们都很期待她的课。我们平时都亲切地叫她‘丽华姐姐’。”


“丽华姐姐对待我们就像亲孩子一样,很关心我们的学习。如果有同学小测考得不理想,她就会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去,问问学习生活上具体有哪些困难,然后进行单独辅导。我是一个很喜欢请教问题的学生,而且问题特别多,又是一些细节类的小问题,大概一周去老师办公室一次,一次1到3个小时。但老师对我一直都很有耐心,这让我觉得特别感动。有时候教着教着饿了,丽华姐姐就拿出两个苹果,让我一起吃,偶尔还聊聊家常。”老师的小苹果温暖了申嘉宜同学那颗积极提问的心。



钟光明老师是系统解剖学的实验老师,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课里课外都幽默风趣,跟同学们打成一片,像大哥哥一样关心学生。周末的时候,钟老师常常会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实验室,一边参观实验标本,一边耐心地讲解相关知识。在考试前,钟老师会在班级群里祝大家考试成功,结课时还主动“张罗”着和同学们合影。


▲期末合照


“没有外教噢,都是中山医的老师全英授课。”当被问到有多少外教时,班长吴晨说,“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都是临床、科研、授课“三位一体”,我们的每位老师都很厉害。我们还需要努力很久。”有这么多如此优秀的老师做领航人,同学们学习更有干劲了。


“医学僧”的七彩校园


(咳,咳,敲黑板!!)

1班同学的多才多艺可不是浪得虚名噢!

 

“一般学霸可能会体育不行或者缺乏艺术细胞,但我都行。”潘艺芊同学自信地说。除了学习优秀,她还拿下了院运会的跳高和三级跳远冠军,在校运会中也表现出色,勇夺前三。不仅如此,她还擅长唱歌、乐器、画画等,果真是学习和兴趣特长双丰收!


相比起同年级学生,杨凯彬、张远哲两位同学很早就参与了科研项目,大二期间就分别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了科研文章。在谈到这段科研经历时,杨凯彬谦虚地感叹道:“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不会,需要好好努力学习。”“以及科研也不是什么难事,技术的问题都好解决,去学就是了。真正重要的是要有idea。”


▲2017年09月,杨凯彬在《中华血液学》(第38卷9期,页码778-783)上以一作身份发表论文,题目为《提高维持治疗强度对III期和IV期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7年04月,张远哲在《CLINICS AND RESEARCH IN HEPATOLOGY AND GASTROENTEROLOGY》(第41卷4期,页码476-486)上以二作身份发表论文,题目为《Marital status i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patients: An analysis of 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 database》。

临床医学一系2015级1班的同学不仅个个才华横溢,而且更为可贵的是,这是一个凝聚力满满的班级。让大家用一个词来形容班级的时候,同学们给出的大多都是“团结友爱”“活泼”“努力拼搏”这类词语。


同学们平时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在班里成立了学习小组。“比如‘系统解剖’这种内容很多的课。课下我们就在小组里分好工,每人重点钻研一个部分,然后再相互细细讲解。我们讨论的地点也很有趣,饭堂、实验室,还有麦当劳!真是不好意思,每周打扰人家做生意了。”小组成员间常常一起讨论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杨凯彬很喜欢学习小组这种形式。


除了小组学习,作为医学生,同学们有时候会一起负责校园里定向越野的场地救护,举办救护考证、讲座等。“‘救护考证’是我们和市红十字会合作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会教同学们基本的急救技能,比如心肺复苏术等。培训之后我们会对同学们进行现场考核,考核通过的同学就可以获得由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证。我觉得这个活动挺有意义的。”申嘉宜分享了和同学们一起办公益活动的经历。


▲建立班级公众号


▲中山医学院南校园长学制团支部风采大赛


活泼、友爱、团结、

拼搏、多才多艺、

身怀绝技!

玩得很嗨,学得更嗨!

把大学时光涂成彩虹的颜色

loading……

故事还在继续上演

怎么样,喜欢我们这群医学僧吗?


八年漫漫,为梦同行


2017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


这封回信,不仅仅是给中国留学生的,也是习主席给中国全体青年一代的殷切寄语。


当问起1班同学有关梦想的问题时,同学们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优秀的人总是拥有一颗不渺小的心灵。

 

封侯:“自从高中确立下这个志向学医后,我就义无反顾地坚持着,现在真正来到医学院之后也是一样地坚定。”


申嘉宜:“我的爸爸和爷爷都是医生,所以我从小就觉得这个职业特别帅。但是我爸爸不同意,然后我就偷偷藏在心里……后来受到了一个儿童癌病基金公益广告的触动,就变得更加坚定了。”


杨凯彬:“留在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里做一名好医生。”


张远哲:“成为一位医生是我从小的志向。如果没有这一坚定的信念,我可能坚持不了这么久。”


潘艺芊:“我母亲就是一位医生,从小有环境的熏陶作用,现在我也有超越母亲的志向。我进了医学院以后发现,虽然辛苦了些,但是很有满足感。以前老妈觉得我什么都不懂,但现在跟她打电话偶尔可以讨论讨论了,也是挺开心的。”


吴晨:“我的梦想是在将来的每一天,都可以在医院里穿着白大褂,可以闻着消毒水的味道,到了工作结束时,能为病人消除痛苦,我可以对自己说:今天又是帅气的一天啊!”



中山医学院临床一系(长学制)

2015级1班的每一位同学

都梦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救国救民救世,医病医身医心

八年漫漫医学路

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 iSYSU ---

来源:党委宣传部、中山医学院

采写:陈小灵

编辑:廖忠圣

部分图片由中山医学院临床一系(长学制)2015级1班同学提供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zhongdaguanwe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