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大计划到2021年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书记校长说准备这样干

2018-03-12 中山大学
2018年的全国两会,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和校长罗俊分别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参会,这在全国高校中并不多见。中山大学这所华南第一学府不仅承载着无数家庭对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期望,更是粤港澳协同发展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上的紧密纽带。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

中大力争让80%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大党委书记陈春声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大近年的一系列发展举措,包括近期列出的大学发展“负面清单”,旨在守护和传承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和大学价值。


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世界大学top20中国应有7-10所


羊城晚报:“双一流”建设自从被提出就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中国需要怎样的“双一流”?


陈春声: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什么叫强国?是指综合实力要和世界最发达国家比肩。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要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基础。


从目前来看,世界一流大学的前20名中,美国占了80%,在各种排行榜中有15所-17所美国高校上榜。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到2050年,世界前20名大学中,至少应该有7所-10所是中国高校,否则凭什么说自己是现代化强国?



羊城晚报:2017年的排行榜中,排名最高的中国高校都没能进前20名,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陈春声:对于中国目前最好的一批大学来说,与世界一流的大学相比,教学科研设备等硬件环境和教师总体学术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是比较容易缩小的。我以为中国大学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最不容易补齐的短板有两个,一个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个是大学内部管理结构和内部治理机制。


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声誉——即能不能吸引到更多国际上优秀的人才来我们的高校深造?欧美一流大学国际学生的比例较高,且国际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术能力即使不比本国学生的平均水平高,起码也是不低。


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的教育方式比较陈旧、生师比偏高、小班教学不够普遍、课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课堂讨论质量不高、课外作业要求不严等等问题都比较明显。


比起中小学阶段,特别是高考前的紧张学习来说,中国的大学生到了高等学校都有放松的感觉,所以我们说大学生需要“增负”。


谈中大未来发展规划

集聚优势教育资源聚焦一流本科教育


羊城晚报:中大在“双一流”建设中提出了怎样的目标?


陈春声:不久前结束的中山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新时期中山大学新征程总的奋斗目标是: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步伐,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要满足社会期待、国家期待、学术界期待,将中大建设成为一所国内外学生择校时首先想到的大学,国家谋划推进重大战略时首先想到的大学,全球学术界前沿讨论时首先想到的大学。


羊城晚报:中大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陈春声:过去三年间,中大出台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30条意见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11项举措。比如治理教学质量不高的“水院”“水师”“水课”,比如提升教授上课率,我们从2015学年的70%提升到了2017学年的87%。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也逐年上升,由2014年的43%增至2017年的55%,未来,我们希望努力把本科毕业生的深造率提升到80%。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在准备校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之前,还专门开了一个校领导和各学科专家参加的务虚会,达成了17条共识,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负面清单”。主要内容包括学校不再开展任何形式的高等继续学历教育,教学院系不再主办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活动,教育集团举办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活动不得占用教室、图书馆、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校园内的教学、生活资源,确保以“中山大学”名义招收的学生都是以同一招生代码入学的,加大力度资助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交流、不再鼓励本科生的“国际交换”游学活动,校园内所有房产不得用于与校外单位进行合作或营利性开发活动等等。目的就是要集聚优势教育资源,聚焦一流本科教育,更加重视维护大学品牌和“无形资产”。


羊城晚报:对于吸引国际学生方面有哪些措施?


陈春声:中大并不急于扩大国际学生的数量,而是要着力提升国际学生招生质量,注重学历教育。所以我们现阶段关注的是提升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层次和水平,建立严格的国际学生入学考核程序,适度增加国际学生招生数量,逐步提高国际学生比例。我们在所谓“负面清单”中专门规定,不准通过招生中介接受国际学生,也是为了提高国际学生的质量。从2017年开始,我们每年在东盟10国最好的若干所中学定点招收他们最好的毕业生,是提高国际学生生源质量的一个有效尝试,而且还服务于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



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三校区五校园与大湾区实现同步共振


羊城晚报:高校智库现在是服务国家的重要手段,中大发挥了哪些作用?


陈春声:中山大学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已有一批学者从事港澳问题研究。1983年,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成立了港澳研究所,这是全国最早的港澳研究机构。在此基础上发展到2015年初,通过整合校内多学科港澳研究力量,并以双聘等形式聚集校外研究力量,成立了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港澳治理与粤港澳合作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


2015年底,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入选了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是首批6个高校国家高端智库之一,也是唯一专门研究港澳和粤港澳合作的国家高端智库。


羊城晚报:中大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有哪些优势?


陈春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是服务新时代广东创新引领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中山大学植根广东,位居粤港澳大湾区,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办学,得到广东的鼎力支持,理当努力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慧支撑,输出更高素质创新人才,输出更高水准技术成果,输出更高水平研发机构,为服务和支撑广东新时期创新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三个增长极分别是广佛、深圳香港、珠海澳门,而中大在这个三个增长极都布置了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完整的校区,可以说和大湾区建设布局实现了同步共振。


谈文科发展不能滞后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科学科体系


羊城晚报:今年年初,清华大学公布了18位首批文科资深教授选聘名单,你认为此举能够扭转“重理轻文”的风气吗?


陈春声:现阶段中国人文社科自身的发展的确也还是偏弱。我们的许多自然科学领域已经从跟跑发达国家变成并跑,某些领域还实现了领跑,但人文社科应该还没有多少领域能达到并跑的程度,社会科学基本上还在跟跑。


党和国家对人文社科的发展期待非常殷切,希望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由此产生能真正影响人类思想发展的社科成果。所以,我认为重理轻文的现象有其更深层的原因,不能只是笼统地批评国家或行政部门重视不够。这种情况需要通过长期的学术和文化积累逐步改变。


羊城晚报:中大近期成立了人文学科发展委员会和社科学科发展委员会,此举有何意图?


陈春声:从国家层面来说,需要高校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包括学术规范、学科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也要更加“中国化”。


对于学校而言,近几年中大在理工医科的发展方面已经有较多动作,而文科如何发展仍需要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我们希望每位委员每年能给学校提交一个发展报告,两个委员会也会定期开会,就文科的发展提供咨询意见。当然,成立两个委员会也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文科学者在学校公共事务上的话语权,重视他们的声音,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决策咨询,都可以起到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

创新发展打造高教人才蓄水池引凤留凤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新时代广东创新发展提出“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的总体要求。作为“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中山大学在人才创新方面的举措和成效直接影响到华南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经济发展。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谈到人才和创新话题时说:“这一次总书记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强调,使得我们对发展、人才和创新之间的互为支撑、互相作用的密切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罗俊说,“中山大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人才、创新和发展的整体工作,为国家和广东在新时代的发展做出中大的应有贡献。”


减少学生or增加老师?中大选后者


罗俊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高校自身发展而言也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山大学一直把人才强校战略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战略之一,因为没有人才就不会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没有人才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近三年以来,中大在人才引育和人才培养上的大动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从2015年开始,中大就提出倍增计划,首先实施的就是人才倍增计划,打造“人才蓄水池”。罗俊说,做这件事情的初衷,是解决过高的生师比,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个老师面对20个学生和一个老师面对10个学生,所产生的教育质量差异是被大家普遍关注的。中大在2015年的生师比实际超过20:1,这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件事情有两种做法:一是减少本科生,二是增加老师。在我看来,中大作为国内前列的综合性大学,必须承担更多本科生培养的任务,这是服务国家和广东的职责所在。所以,要增加更多优秀的老师。”


据了解,近三年以来,中大新引进各类人才超过3100人,近40%从海外一流大学或科研院所直接引进。新设立的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加上博士后队伍的增量,已经达到1500人规模。中大过去三年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学术菁英培育上也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尤其是代表学校未来创新发展潜力的青千队伍增长在全国处于引领地位。


打出“五子”拳“引凤”更“留凤”


在这场世纪人才竞争中,中大有什么绝招吸引人才?罗俊是这样说的:“一位优秀人才,为什么要来中大?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中大能够为他的事业发展提供一个绝佳的平台。以及体现在对中大事业发展的信心,对他所在学科发展的信心;事业是指人才个人的事业发展潜力,更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把这两个讲清楚,愿意进来的人都是干事创业的优秀人才。”中大引进人才有四个路径:信心引人、事业引人、平台引人、待遇引人,既是讲引进,更是讲服务。


引凤还要能留凤,为了留住人才服务人才,中大打出“五子”拳——戴帽子、发票子、顾孩子、补房子、给位子。具体来说,就是优化人才分类考核评价,提升人才上升空间,建立校内人才体系(帽子);提高人才待遇(票子);扩大附属学校,解决子女入学(孩子);建设公租房,加大补贴力度(房子);畅通选拔渠道(位子)。


建设大平台让人才有施展空间


增加这么多人才怎么用?罗俊说,一方面直接充实到专任教师队伍,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人工作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专心做科研。


这么做的效果很明显,过去三年,中大科研经费总额从10亿元规模发展到近30亿元规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全国第二,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第一,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全国第四,罗俊说,离不开这些“新人”的努力和贡献。


近三年来,单是中大投入自有资金建设大平台和大团队的经费就超过16亿元,支持了51个平台建设和160多个团队建设。这些投入还在持续。学校重点建设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智库、广州超算中心、海洋科考船、南海研究院、天琴计划、精准医学科学中心等6个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得到国家和省市地方的投入支持,取得很好的发展成效。“有了这些平台,人才有地方施展才能,反过来,正是因为这些人才的加入,平台建设才有效果,中大的创新能力才会提升。”



数十条措施重塑人才培养体系


罗俊坦言,客观来讲,一段时间以来,中大在培养和输出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做得不够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是我们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


近三年来,中大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凝练“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导向,部署提高培养质量的11项措施和36项任务,推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30条意见等等。这些措施既涉及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体系构建,也具体到改革措施、实现手段,乃至到每一门课程方案、每一堂课的督导等,是一次大规模、全方位、深层次的提升。


中大还从专职科研人员中挑选最优秀的参与到第一线的学生工作,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在知识引领的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思想引领、价值观引领和文化引领。


罗俊评价说,这是中大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次“重塑”。过去三年,中大本科生录取分数线均重差(注:录取平均分与重点线的差)文科和理科分别提高了27分和34分,本科继续深造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显著增加,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名提升迅速。


八成毕业生留在广东服务广东


罗俊说:“改革开放40年,教育释放出来的人才创新力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的人才流动激发了社会创新活力,广东就是很好的例子,‘百万大军下广东’‘孔雀东南飞’现象就是最好证明。从新时代的新发展要求来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我们对科学知识、创新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中大每年为国家和广东输出大批的人才,据各高校公布的就业报告显示,中大2017年的毕业生11514人,在“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中排在第6位,比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复旦、浙大、中科大、南大等高校都要多。2017年,选择就业的中大毕业生有80.2%留在了广东,服务在广东。


中大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溢出效应”也是未来为广东输出人才的重要方面。罗俊表示,中大这几年打造“人才蓄水池”,从中挑选最优秀的人才留在中大,不能留在中大的人才,因为有在中大开展科研创新的经历,将有充足的机会留在广东其他高校、企业、政府部门。尤其是,广东“双高”建设带动新一轮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省党代会明确提出研发人员中博士占比要翻一番,要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相信,即使不留在中大,继续留在广东也会得到更好发展。中大会在这个方面做好推荐工作。”


推荐阅读  

手机可以预订运动场馆了,在中大约场地像网上买电影票一样方便


一票难求!这部超燃大片来中大


这批国家社科基金专项,中大立项数全国第二




--- iSYSU ---

来源:羊城晚报

摄影:周巍、练思娟

编辑:董文森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zhongdaguanwei@163.com


为建设更好的中大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