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名师 | 汪华侨: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学生也是老师成长的永恒动力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之魂。为进一步鼓励广大教师不忘初心,潜心育人,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启动了中山大学卓越教学奖评选。该奖项是“教师荣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领域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师德高尚、教学优秀、学术卓越且长期从事本科教学的的一线教师。评选现已进入终评环节,为此我们推出系列卓越教学名师系列专题,共同领略中大名师风采。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的第一门课程,没有解剖的临床是致命的,没有临床的解剖是“短命”的,重视解剖学教学对医学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教育是“成人”的过程,师者是过程的引路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
——汪华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6115r8uj5&width=500&height=375&auto=0
30余年寒暑交替,岁月如歌。从一名安徽医科大学的本科生,到中山医科大学解剖学博士,再到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解剖学会理事长,汪华侨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坚守平凡而神圣的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在解剖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是人体解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曾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第1完成人3项)、二等奖3项,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第1完成人3项)、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国家精品教材奖1项;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中山大学教学名师、第四届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山大学卓越人才计划” 特别津贴教授和全国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等荣誉,这些都是他积极投身医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事业、不断追求卓越的缩影。他的严谨、勤勉、踏实,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汪华侨生于安庆怀宁,一方接楚连吴的饱浸文墨之地。从小学到大学,他始终发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从安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时,出于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他选择留校,在基础部担任一名解剖学教师。经历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汪华侨也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上课绝不迟到,备课绝不马虎,讲课绝对用心,状态绝对要好,不管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踏进教室的那刻起,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就都属于学生了。
众所周知,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科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教学工作环境差,教辅人员待遇低,社会上往往还存在种种偏见,一直被公认为“又苦又脏又累”。受经济大潮的影响,许多老师都转行或调离这个工作岗位。1986年7月,汪华侨以优异成绩毕业时选择了这个难以被人理解的职业。30余年来,无论在管理岗位还是社会工作上再忙,他一直坚持给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人体解剖学》课程。在此期间,也曾有过数次转“行”的机会,但他从未动摇此志。凭借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的专业思想,他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解剖学科,为中山大学解剖学科的发展奉献着一腔热血。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解剖学科作为医学生学习医学首先接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医学人才培养有着双重意义: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学习伊始就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汪华侨深知“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的道理,为此,在他的课堂上,体现的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激发创新三者的兼顾与融合。他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人格、责任心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坚持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一大重点。他的 “解剖学—医学教育的第一门课程” 讲座深受学生喜爱。此外,他还多次受中国解剖学会和医科院校邀请在全国作解剖学课程示范教学。
“人格之于人,恰如花香之于花”。作为中山大学的一名教授,汪华侨认为“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学生也是老师成长的永恒动力”,培养最优秀的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只有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成为一位好老师。他把坚持讲好每堂课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把教学作为钟爱的生活方式去珍惜、去投入。他牢记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汪华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教育是“成人”的过程,师者是过程的引路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老师的人格更是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一个学生的优秀不应只是用成绩表现,更应体现在知识面宽广、专业基本功扎实、有较好的自我提升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等。这一理念,与中山大学对本科教育的重视是一致的,因为中山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 的精英人才。因此,汪华侨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颇费心思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作是上好解剖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提高学习成绩。他帮助学生成立“人体解剖学学习兴趣小组”,编写学习资料,组织“第二课堂”;面对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发展,他经常认真参阅多种资料,反复研究各种优秀课例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把自身的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并上升为教学理论,不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知识,保证每次教学内容的更新度超过20%,使教学更加生动鲜活;他善于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角度来琢磨如何才能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他经常观摩教研室其他老师的讲课,取长补短,尤其是虚心向老教授请教,注意积累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艺术和语言艺术;他重视一切对于教学的意见,倾听学生们对教学的建议,改进教学方法;他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还力求传递“知识创造出来的过程”,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竭力让学生学通、弄懂、悟透。可以说,汪华侨把每一堂课都当作第一次课来上好它,他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次创造性劳动,这创造不仅来自授课内容,也来自讲课的方式。他深入浅出的讲解、简洁准确的图示、丰富的解剖与临床案例结合、娴熟的解剖操作,让很多学生喜欢上了这门难学的基础课,将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了愉快的享受。
勤力务实,止于至善。人体解剖学课程是医科教学中“三多”(教学层次多、面向专业多,教学课时多)的课程,教学要求高,教学任务特别繁重。每一学年,汪华侨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由于他教学能力全面,多次赴惠州、连州、阳江、梅州等校外教学点讲课,从扶贫教学中更加体会到山区农家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作为教师肩上的责任;多年来负责学校留学生解剖学课程讲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给他们辅导答疑,使留学生们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在此过程中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受到学校留学生办公室的表扬。
多年的教学,他感受最深和做得最多的是鼓励学生创新。解剖学课程因其枯燥和机械,有时凭简单的记忆能够考出好成绩。但是,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却不能进入角色,很难创造性的开展科研和工作。能否在学生学习期间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欲望,是经常萦绕在汪华侨脑海的问题。他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注重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而不主动把一些结果介绍给学生。他回忆起十多年前进行医科研究生课程改革时的观点:“学校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的开设实验课,被形象地称为‘方法学超市’课程,让学生自己选课、自己动手,抓住细节,勇于研究,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及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汪华侨强调学生应主动探索学问。他经常这样教导学生:以天下书为书,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更重要的任务应是启迪思维,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精神,而这种精神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成为他们不断进步的源泉。他非常希望他的学生们能够主动提问,提出的问题老师无法回答才好。广阔的知识空间任由学生自己驰骋,浩瀚的科学海洋任由学生自己开发,深厚的医学宝藏任由学生自己采掘,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外,他还主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下课自觉晚走十几分钟,经常走进班级、走近学生,注重贴近学生生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通过不同的渠道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人生体会,给学生以启迪。
“如沐春风,如浴春雨”是各届学生对汪华侨教学效果的一致评价。每次课后学生的掌声充分印证着学生对他的喜爱。在课堂上,他会结合自己基础与临床方面的丰富知识,深入浅出地把枯燥的解剖学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学生自然兴趣盎然。有位学生是这样描述汪华侨的课堂教学:“寓繁于简,清高萧散。既让人了解了枯燥的解剖学知识,又理解了解剖学结构与临床的紧密联系,对‘没有解剖的临床是致命的’感叹不已。”更有很多同学认为“能听汪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和幸福。”他也因此成为学生的好老师。
人体解剖学是门古老而又重要的课程,多年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太多变化。汪华侨在学校有关部门支持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主持国家、省部级和学校20多项教学改革课题,带动我校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建设。
汪华侨全面参与了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出发点的解剖学教学新模式——“系统-局解-中枢”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和科学总结,形成了三段式解剖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由此带动人体解剖学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在国内率先探索聘请临床医生参加解剖学教学,实践“基础与临床双向渗透”的教学改革,这是实现解剖学与临床医学联系的“接口”。有关成果逐步为同行所接受并推广。
汪华侨积极开展反思性、研究型和自主性教学。他创新性提出“解剖学研究性教学”理念,建立以专题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特色的“开放式、研究性” 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邮件和微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解剖学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把学科专业知识和临床相关学科知识密切结合起来,认真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并形成课堂教学问题,这有助于研究型教学的实施,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自学能力以及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汪华侨在客观分析、评估解剖学教材和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和更新,将断层解剖、影像解剖、微创外科解剖、功能解剖、化学神经解剖等新内容加入到教学中。他是“十一五”至“十三五”全国规划教材《基础医学概论》《功能解剖学》(1~3版)和《局部解剖学》(1~2版)主编。主编《医用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人体解剖学现代学习基础》《Colour Specimen Atlas of Medical Anatomy》(双语版)等20多部教学参考书,制作与教材配套的网络课件、光盘,建立试题库、资源库、专题学习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等,形成人体解剖学国家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体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16年,汪华侨离开研究生院培养处岗位,服从组织安排担任解剖学教研室负责人。此时的教研室缺编缺实验教学场地,还面临着招收深圳校区学生的教学压力,他东奔西走,向各部门呼吁,同时以身作则,顺利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教研室教师的教学水平,他会不时悄悄溜进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听课,了解其教学能力和存在的问题。他常与青年教师座谈,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怎样做一位好老师。在现阶段,他提出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强调以临床应用为目标,要把信息技术融入解剖学课程教学全过程,加强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课堂将成为主流,以保证解剖学课程知识点之间过渡、传承和向临床延伸、拓展,推动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完成学生基础解剖知识向临床解剖知识的转化、迁移。为此,他力主抓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教研室这个重要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二是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让教研室老师能达到教学自觉。2017年,他被学校聘为教学督导员,认真履责,他所反馈的意见及建议给许多青年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汪华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他自己30余年来在学术道路上探索奋斗的真实写照。在倾力于教学及行政工作的同时,他在解剖学领域里孜孜不倦、追求卓越,以扎实的学风、不懈的努力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学术天地。他在脑衰老机制、老年性痴呆的基础研究上成果丰硕。主持国家、省部级基金20余项,主要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论文58篇),主编《骨科临床解剖学》,参编《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神经解剖学》《现代痴呆学》等专著20余部。获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国发明专利2项。因其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和地位,受聘担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解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和中华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人体解剖学卷编委,参加编写《人体解剖学名词》(第2版)和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人体解剖学》卷。
“他既是恩师又像是慈父,更像是我们的朋友。” 汪华侨的许多研究生们常常这样评价他。除坚持本科教学外,他还要作为导师,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由于他住得离校园近,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不管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的办公室常有学生来访,或者他约见学生,探讨学习、实验和人生,耐心与学生谈心,情真意切,践行着“善待学生”的理念。已有10多名博士和40多名硕士在他的指导下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无一人延期,其中一人获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很多学生已成为本单位的骨干。汪华侨与学生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正是中山大学所提倡的教育方式:“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亲切、温暖、坦诚的关系,有人格的交流和情感的熏陶,在愉快的氛围中把‘道’传下去,把‘德’传下去”。
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汪华侨还担任了一些重要的学术兼职,这些任职让他的工作格外忙碌。他兼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广东省解剖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主委、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多项职务。他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学会工作,组织人体医学科普知识宣传,受到广东省科协的表彰。他还兼任《解剖学研究》常务副主编和10多家专业杂志编委和审稿人,认真完成大量的审稿工作,受到各杂志社的称赞。在学校及省和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基金、成果、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教学中心和重点学科等评审工作中,汪华侨认真履行专家所担负的责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此外,他还担任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广东省省情调查与对策咨询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医疗卫生专家、广东党外人士建言献策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团专家、广东省科普讲师团专家等职务,因其工作勤恳认真,连续多届获聘。
担任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广州市越秀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山大学特邀监察员和民盟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委的他,社会活动更是从未间断过。他认为积极参政议政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他总是认真地去做他认准的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地完成他应该完成的每一件任务。为了工作他无怨无悔,真诚付出。正如他自己所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对别人的付出和给予,而不在于自己的接受和获得”“人只有献身社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为短暂的人生找到真正的意义”。他参加省政协调研、撰写提案,如《建议制定广东省无人认领尸体处理办法,推动无人认领尸体用于医学教育》《建议深化粤东西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建议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建设应突出内涵建设和发展》《建议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我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等等。各项提案均得到立案,受到省政协有关部门和办理单位重视。
近年来,汪华侨带领民盟中大北校区总支盟员在组织建设、参政议政、思想建设和理论研究、民主监督、宣传工作、社会服务工作上表现优异,连续获得民盟中央、民盟广东省委授予的“民盟思想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民盟组织发展工作先进集体”“民盟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民盟广东省委先进基层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个人也多次荣获中山大学统一战线先进个人、民盟广东省委先进个人和民盟中央先进个人称号。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清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面对成绩与荣誉,汪华侨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过去的成绩与奖项只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同时也预示了更大的挑战,我要把它当作新的起点。围绕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在医学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中积极探索,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社会,把终生激情来奉献给钟爱的解剖学教学事业,永远做医学发展的一块路基小石”。
静水方能流深,汪华侨秉持着那份特有的淡定和坚持,铭记初心,静静地走向更远的未来。
卓越名师专题
--- iSYSU ---
来源:教务部
编辑:周庭羽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zhongdaguanwei@163.com
为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