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七·祭 | 81年前的那首歌,今天中大人仍未忘记

中山大学 2019-05-25



81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从此,7月7日和卢沟桥,便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纪念日和纪念地。逐渐烧向华夏大地的战火,使身居南方一隅的中大亦无法免于战争的侵扰。几次迁校,背井离乡整整七载,经历漂泊动荡,最终与国家一起挺过了抗战的岁月。有这样几首歌,即使跨越了时空的洗礼,仍时刻回荡在中大学子的心中。



“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是北京档案馆珍藏的《卢沟桥歌》,作于81年前“七七事变”之后。81年过去了,这首歌中透出的悲壮与豪迈,仍让人动容。


就在日军进攻卢沟桥前夜,国民党第29军代军长兼37师师长冯治安已预感到战事在所难免。他指示卢沟桥守军:“国家存亡,在此一举。假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坟墓,本应是生命最遥远的归宿,但29军官兵却把坟墓当作自己唯一的退路。这种气概,在《卢沟桥歌》的歌词中也可窥知一二。歌词里每一段都反复地唱道:“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直至今日,记载这歌词的书页虽已发黄,但从歌词中依然能让人感觉到那个炮火冲天的“7·7”,卢沟桥抗战官兵铿锵的誓言和澎湃的豪情。


▲中山大学抗日先锋队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发出通电:“拥护和赞扬冯治安部的英勇抗战。”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等还联名致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敬恳严令29军奋勇抵抗,并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规复失地。”


此后,“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都积极投身抗击侵略者的洪流,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表现得更广泛、更强烈、更持久。这首《卢沟桥歌》也传遍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个中大学子的心中,鼓舞着他们为抗日呼喊,为救亡奔走。


“你打胜仗回来,

我把杜鹃花插在你的胸前”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在中国领土长驱南下,广州告急。为适应持久抗战国策的需要,以及保存学校精华,以备扩大战时教育起见,国民政府命令中山大学自择大后方,迁址办学。一迁云南澄江,二迁粤北坪石,三迁广东仁化、梅县、连县等地,离乡背井整整7年。


▲中大西迁


正值抗战时期,战火纷飞,中大搬迁至坪石伊始可谓是困难重重,但学校还是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壮大。到了1942年,中大的学生总数由初迁云南澄江时的1736人激增到4197人。中大在坪石办学4年多,培养和毕业学子近两万人。在坪石,中大以村为单位分散办学。上课的地方是竹棚,中大的师生们用杉树皮做屋顶,用竹片钉起来做墙壁,搭建起了学生宿舍和教室。这样的竹棚占据了武江两岸的山头,山间时常回荡着琅琅读书声。


除了日常教学,中大的师生们还会帮村民收割稻子。同甘共苦,其乐融融,吃一样的青菜、咸菜和辣椒,同在武江里洗澡、洗衣服,没有人谈论条件的艰苦。当时刚刚从中大文学院毕业的罗忼烈,这样描述他眼中的中大:“自成村落,两两三三溪一角,犬吠牛鸣,四面青山作画屏。土阶茅屋,种得桑麻衣履足,寄语渊明,不仅桃源可避嬴。”


▲村民朱兰修至今还保留着中大老师留在他家的一个竹编的小箱子。箱子落满灰尘,铜锁已坏,但关于中山大学那段岁月的记忆却未生起灰尘,也没被锁住。


苦中可作乐,困境亦坦然,唯治学初心不改。时任校长许崇清大力提倡学术研究,聘请了哲学家李达、民俗学家钟敬文、经济学家王亚南、法学家梅龚彬、戏剧家洪深等著名学者到坪石传道授业。其间,王亚南在坪石创办了《经济科学》杂志,撰写了《中国经济原论》;陈寅恪于战火中赴坪石,与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的师生们谈古论今……武江两岸,歌声不断。当时,中大聚集着马思聪、黄友棣等音乐家,他们在坪石创作了数十首抗战歌曲,黄友棣的一曲《杜鹃花》更是传遍后方和前线:“哥哥!你打胜仗回来,我把杜鹃花插在你的胸前,不再插在自己的头发上。”


▲时任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办公处旧址


和《杜鹃花》里的“哥哥”一样,不少中大学子也纷纷走上前线。1944年6月,长沙失守,日寇沿粤汉铁路进逼广东。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中大近200名学生通过沦陷区或封锁线分批到达惠东宝抗日根据地,参加了东江纵队。经过训练后,这些投笔从戎的中大学子被分派到各地的作战部队和地方民主政权机关中,从事军事、政权建设和发动群众工作。


1945年1月,日寇进犯粤北,坪石被围,中大不得不再次迁校,结束了在坪石4年5个月的办学。这一次疏迁如此惨烈,中大不得不分流成三部分:往东走仁化、梅县等地,往西走连县。而在迁离坪石时,工学院教授卫梓松来不及突围,不受敌人利诱,自杀殉难。附中教师陆兴焰、学生诸兆永在由坪石迁往仁化途中,遭日寇杀害。国难家恨更加激发了中大师生爱国救亡的激情,课坚持上,讲座继续举行,各种抗日救亡活动也从未停止,一直到抗战胜利。中大人的文化血脉和救亡使命,就这样顽强地挺过了战争,延续到今日。“杜鹃花插谁的胸前?”杜鹃花插在每个中大学子的心中,熔铸在中大人的血液里,化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



“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卢沟桥本是和平之地,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火,却把这座历史名桥变成了与战争相连的历史界碑。在卢沟桥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领悟到一种不朽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曾经支持着抗战时期的中山大学乃至中国大学,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了一篇篇同血战沙场的军事抵抗一样值得骄傲、值得讴歌、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更将在我们心中升腾并凝结成一种坚定的信念,激励我们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推荐阅读

立项数创历史新高!中大获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7项 | 数读中大

这条推送评论区“打起来”了,中大又一次拿出了“神器”!

齐聚粤港澳高校校长的联盟,到底是什么来头?



--- iSYSU ---

来源:国防部、央视新闻、光明日报、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

整理:黄诗悦

责任编辑:薛思洋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