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5后副教授驻守中大12年,为了完善一个“武器库”……

中山大学 2019-05-26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743wf82ww&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山大学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想,康乐园的大草坪、红砖绿瓦给那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林园2006年选择报考中山大学并一直都不舍得离开的原因之一。经过十二年的磨砺,这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仔,俨然已经从一个康园青衫少年成长为杏林白衣学者。


Before

在南非开普敦好望角

After

在实验室


“跟上帝猜谜语”,乐在其中


林园目前从事的是溶瘤病毒的研究,本科阶段,他旁听过一次师兄的年终汇报,当时颜光美教授用自然界相生相克这一哲学辩证思想,分析致病细菌和益生菌,从而类比到病毒。这令他印象深刻:“那到底有没有一些病毒是有益的这个问题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正是因为当时的这个问题为林园开启了科研之路的兴趣大门。在他看来,科学研究的过程就像是跟上帝猜谜语,摸索是常态,通过不断地猜,不断地失败,然后继续摸索,用事实去证明,从而一步步地接近一个客观真理。


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科研工作非常辛苦,一年365天都在工作,没有双休,但林园认为真正感兴趣的话,对这样一个过程并不会感到枯燥,反而是一个逻辑不断深化的过程,可以无限接近你崇尚的目标,而且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讨论并解决这个问题。“大不了晚上出去吃个宵夜释放一下”林园笑着说。


❒颜光美教授与团队成员


林园非常感谢他的导师也非常喜欢自己所在的团队。“颜老师经常鼓励我们,他会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问题,同时,他在产学研方面的一些前沿思路也一直引领着我去进一步探索。”林园所在的团队不仅有来自医学院的,而且还有生科院、药学院、附属医院的同事和学生,这样一个多元化的配置,为他们打通了学科的阻碍,互为补充,协同作战。“我们一起努力钻研又一起开心去玩,我不愿意离开这么好的团队,也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中大。”正是在这样一个轻松、亲切的研究氛围中,林园踏实静心地从事着自己热爱的研究。


❒林园所在的团队


与顶级专家对话,国际接轨


谈及自己的偶像,林园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目光。“我最崇拜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芝加哥大学教授、疱疹病毒研究之父Bernard Roizman,另外一个是我的导师颜光美教授。” 


林园第一次见到Bernard Roizman老先生的时候还是在研二,当时他所在的团队已经进行了一点溶瘤病毒的研究,拿到了一些数据,颜老师去美国访问之际结识了Bernard Roizman教授,并邀请他来中大开一次研讨会,“我那天汇报的PPT做得真得很差,讲得也不流利,但老先生依旧笑眯眯地安慰我,谦和的同时又尖锐地提出问题所在,我很受鼓舞,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所以要奋起直追”,时至今日,林园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而这种感受也让他铭记于心,“Bernard Roizman老先生现在已经八九十岁了,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满世界飞,这种执着的追求令我非常钦佩。”


❒Bernard Roizman教授与团队成员


林园虽然是在本土成长起来的,但并不乏国际化的培养和训练。“现在我们课题组每年都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和Bernard Roizman教授面对面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汇报当中。能用英语向世界最权威的专家讲述自己的一个课题,我觉得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和面对面的平等交流是非常难得的。”正是这份来自学校和老师赋予的自信,让他不畏惧回流的海外人才所带来的压力,“我希望可以和他们产生更多思维的碰撞,获得更多合作的机会”,林园如是说。


❒中山医学院学术节


精研济世育人,心之所向


最近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震撼了所有观众,也牵动着每一位基础和临床研究人员的心。林园团队的研究是用溶瘤病毒治疗肿瘤,这是一种将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三者相结合的新型方式,可以更好地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肿瘤治疗手段。“就像是一个武器库,我们希望不断的充实完善里面的兵器,配合伴随诊断,选择合适的兵器,更为精准的用到不同患者的治疗上。我们的项目明年会申报临床试验。”在他平实的描述背后是无数个奋战在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


科研工作之外,林园还承担着一定的实验室助教任务,这也满足了他儿时想成为一名老师的小小梦想。“我觉得教学的过程可以训练一个科研人员用最清晰的表达方式和最准确的概念去和学生沟通,同时学生会让你一直保持一种活力,他们不受束缚的思维,有时候可以反过来激发你的一些想象。”这位年轻而稳重的副教授,在自己竞聘的PPT上这样写到“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真诚对待每一名学生”,这句朴素的话语是他身为教师的庄严承诺。


从本科到现在,儿时便情定中大的林园一直在这里学习、成长。从连续获得国家奖学金,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到中山医学院读博,到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转聘副教授,这一路走来,林园认为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是一方面,学校为科研人才设置了职业发展路径,打通了职业晋升通道也非常重要。谈到“人才抢夺、人才回流”现象,林园坦言:“我觉得这是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经历,现有的科学发现已经不足以支撑人类所遇到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更多地人去投身在各个研究领域当中,我相信这是人才发展的最好时代,也将是国内药物研究的一个黄金阶段。”


对林园来说,其心安处是中大的红砖绿瓦与凤凰花开;其心所向是精研济世育人与星辰大海。最后,在被问到想对未来加盟中大的人才说些什么时,他爽朗地笑道:“很简单,来中大,你就选对了!”林园身后的那片大草坪,宽阔而舒展,它生机勃勃,让生活在这里的学人,生命中充满了鲜活的绿意。


人物名片

林园,2006年至2010年就读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至2015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攻读药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8年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7月转聘为副教授。主要从事溶瘤免疫疗法研究,探索溶瘤病毒的肿瘤靶向性、增效策略、基因工程改造和抗肿瘤免疫刺激等方面的分子机制,为临床转化提供科学依据。


❒林园教授在北校园科技楼


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6 篇,包括 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 篇)、Oncogene等;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发表 2 篇于Nature ommunications 和 Journal of Virology。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各 1 项,并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获授权国际专利 3项、中国专利 4 项。




推荐阅读


如何向别人介绍中大?他们用歌声作了回答


中大最可爱的人即将返校,今天是他们的大日子


投资预算超10亿,中大将在深圳校区建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




--- iSYSU ---

来源:人才发展办公室

采写:张映美、徐颖

编辑:李智

责任编辑:周玉婷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为驻守中大的深情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