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爱唱《青藏高原》,这位中大教授不一般

中山大学 2019-05-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变化科学——一门以地球环境变化为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逐步兴起,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探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者们逐步摸索出地球系统的基本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区域响应机制及人类社会对变化的适应问题。在此过程中,气候研究逐渐取得了举重若轻的地位,愈来愈多的人投身这一领域,祖国也一直培养着这方面的优秀人才,这其中就包括了放弃国外终身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杨崧。


▲2017年9月杨崧教授主讲珠海校区“大学第一课”


让学界一谈及南海的气候变化,就想到中山大学


亚洲季风研究出身的杨崧教授,在对于青藏高原的研究也是独树一帜的。他带领科研团队做的研究不是青藏高原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而是关注前沿科学问题,聚焦高原“上游”,研究青藏高原对西亚、中东乃至南欧、北非和大西洋的影响。他曾自豪地说,中国在青藏高原方面的研究处于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青藏高原是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必要举措。

 

回国五年来,杨崧教授最关注的还是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他的团队一直以领跑南海领域研究为目标,努力做到让学界一谈及南海的气候变化,就想到中山大学。为此,他们着重研究了南海区域气候反馈机制以及总体气候影响,范围涉及南海本身,以及中南半岛、海洋性大陆、热带印度洋、部分西太平洋、我国青藏高原还有华南地区等周边地区。他主持了关于南海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化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这是中山大学大“地学”和环境科学的第一个973计划项目


研究项目示意图


“研究本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谈及科研,杨崧有独到见解:“如果研究问题A的过程中确实出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B,面对这个横亘在研究过程中的拦路虎,我们必须投放一定的精力将之解决;相关性不大时,就需要选择性地放弃——这样的权衡要受到项目规划、社会需求的约束,对个人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选择研究项目需要考虑全面,既要顾及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追求,也要考虑到国家的迫切需求。“为国家做科研,是科学家的使命之一。”这是杨崧不变的信念。借助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优秀的科研团队国家的支持,团队继续从事厄尔尼诺与季风相互作用机制的“韦伯斯特-杨崧问题”的研究,完成杨崧在攻读博士期间未及解决的许多问题。投桃报李,杨崧团队选择建立一种动力统计预报模型帮助完成季节类的天气预报,助力国家气象局提高业务水平。


▲杨崧教授与学生交流


“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成绩时,他显得比学生本人还兴奋


“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国家,年轻人才是未来。”在被问及如何看待育人问题时,杨崧一改之前谈论科研的严肃,眉眼间皆是融融笑意,目光透露出寻常长辈的和蔼。“我们现在首要的贡献,就是要培养年轻人。有人才才有成果,则师道更兴。所以,培养年轻人是咱们国家的头等大事。


毅然放弃美国联邦政府终身职务而选择回国发展的杨崧靠在桌前,青叶掩映间,斑驳的光影温柔了科学家的理性。“年轻人,我永远告诉他们。做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事,要立大志、干大事。”杨崧这样勉励学生。


“我读博士的时候,遇到了韦伯斯特导师。他是那种眼光开阔,有全球视野的人。每次他在世界各地开完会,都会带回来新思路。从他那里,我明白了寻找科学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于是在许多年后的如今,杨崧在指导自己的学生时,会格外地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杨崧团队在怀士堂前


“请进来,派出去”是杨崧对学生的培养方针。“一有机会,我就会让他们去参加世界各地的学术会议,让他们学习去发现,去打开视野。”谈到他“推销”人才的经历,杨崧语气中透露出与有荣焉的自豪:“研究气候变化的国际著名学者们,都对我的学生赞不绝口,说他们的能力一点儿也不比美国的博士后差。”


“当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成绩时,他显得比学生本人还兴奋。”学生张团团多次这样说到。杨崧和自己的学生接触颇多,十分“亲民”。他对学生的事很上心,会关注到很多细节问题。“尽管杨老师也会时不时提醒学生截止日期和不定期组会讨论进度,却很会把握一个度,不会给学生压迫感。一位地位和成就都已经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大教授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学生董少柔谈到。


博士生李振宁回忆起一个细节时,至今依然感动:“有一次我感冒在宿舍里养病,将好时有事去办公室找杨教授,他察觉到我打了喷嚏,就此询问。我说前阵子感冒,已经快好了。我自己本没在意,他却记在了心上,当天中午回家拿了泡腾片给我。”


▲杨崧团队合照


“有机会时,他必唱《青藏高原》。这可是他的真爱呀,恰好和他的研究课题不期而合。”鲁萌萌笑道,在场同学频频点头,笑意间透露出这个和谐团队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默契。


杨崧对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都如数家珍,尽管充实的日程安排并没有留给他过多的旅游时间,可有限的空间并不能限制他对这个无穷世界的认知。在平日里,他还会时不时讲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文。


“他就像一本书,你永远读不尽。每翻一页,你都会发现一个新天地。”杨崧的学生如是说。


▲杨崧教授作为主礼教授参加2018届学校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本文为中山大学新媒体优秀推文展播作品




推荐阅读

 



选对了中大的路口,便不畏风雨兼程 | 开学如是说


传承中大风骨与情怀,做新一代中大人 | 开学如是说





--- iSYSU ---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编辑:皇甫思逸

制图:李智

责任编辑:周玉婷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为新学期新开始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