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大有这么多邮票,你愿不愿意给我写信?
字落几行 写不完情意绵长
意动几瞬 念不尽家国安康
车马已至 捎来久违的问候
书笺正新 等待有缘人落笔
▲2006年11月12日发行的一套(2006-28)《孙中山诞生140周年》纪念邮票中第四枚为中山大学
一笺情谊 两处挚友
一枚邮票 几段情缘
想翻阅尘封的信件 熟谙那段历史
想写封信给你 诉说那无尽的中大情
春日正浓,春花欲语,春草如波,春山如笑,高歌低唱于枝头云表者,黄莺云雀之诗也。
——郁达夫家书
相关背景:郁达夫,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1926年曾任教于中山大学文学院。
▲碧瓦与黄花(摄影:张家齐)
清风微雨 悄攀枝丫
檐外一抹芳华
宛如佳人嫣然笑中央
春风和畅,晴雨宜人,故乡山水,秀色可餐。
——郭沫若家书
相关背景:郭沫若,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926年,任国立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此信写于郭沫若1914年留学日本期间。
▲珠海校区隐湖(摄影:许永杰)
莲步轻移 携一袍秀色踏尘香
和风拂面 点一处涟漪惊湖光
趁阳光正好 趁微风不噪
可否与我同赏隐湖潋滟 共度这难得好时光
仙台久雨,今已放晴,遥思吾乡,想亦久作秋气。
——鲁迅家书
相关背景: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27年,鲁迅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学校教务主任。
▲红楼与树影(摄影:吴慧焱)
秋风轻抚过青窗红墙绿树
树影化作点点斑驳顾自婆娑
不思量 疑是故土难离的愁
自难忘 犹记中大宜人的秋
天天寄同一名字的信,邮局的人会不会古怪?
——鲁迅致许广平《两地书》
▲南校园格兰堂(摄影:张家齐)
早春的花 盛夏的树
金秋的落叶 寒冬的暖阳
中大四季最动人的景致
通通都想与你分享
勤苦二字,相因而至,富思谣佚,饱思暖逸,势所必然,故不苦不勤,不能成业。
——郭沫若家书
▲珠海校区教学楼(摄影:许永杰)
一间教室 一卷好书
手中有笔 心中有梦
以中有足乐者 便忘却艰苦
滔滔不绝很容易,可我只想和你在一个慢下来的世界里交谈。
——鲁迅致许广平
▲珠海校区海滨红楼(摄影:许永杰)
天色一点一点变暗
灯火一点一点亮起
多希望
一起漫步在这海滨红楼间
看路灯把彼此的影子拉得很长
通过长路抵达那向往的远方
人不可不读书,不读书则不知礼义之所在。
——郁达夫家书
▲南校园图书馆学人文库(摄影:徐丽雅)
书是阶梯 是宝藏
是良师 是挚友
沐浴在图书馆这座天堂的圣光之下
在浩瀚书海中寻寻觅觅
与千万本书籍相逢
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陈寅恪1953年口述记录
相关背景:陈寅恪,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1952年,陈寅恪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逝世。
▲陈寅恪故居(摄影:许永杰)
百年风雅 文脉悠扬
执笔不忘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历千万祀
与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
厚蓄实力,不轻发泄。
——傅斯年致袁同礼
相关背景:傅斯年,历史学家,五四运动期间学生领袖之一,1927年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后又兼任中文系主任和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所长。
▲中大牌坊(摄影:冯天朗)
扎根中国大地,矢志世界一流
任时光荏苒 任风雨洗礼
中大自巍峨矗立 厚蓄实力
不必问现在要什么,只要问自己能做什么。
——鲁迅致萧红萧军
▲蓝天白云与东校园图书馆(摄影:李智)
蓝天白云之下
有一本书等待中大人的品读
翻开的两页
一页是“勤奋” 一页是“坚持”
学海遨游的路上
感谢它们为中大人保驾护航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孙中山致伍廷芳和林葆怿
相关背景:孙中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1924年,亲手创立国立广东大学。
▲北校园红楼(摄影:蔡华妹)
把疲惫与辛劳埋在心里
把“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责任担在肩上
一直信守“一息尚存,不忘救人”的白衣天使
在阳光下跟红楼一样熠熠生辉
工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胡适家书
相关背景:胡适,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1924年被聘为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成员。
▲东校园体育馆(摄影:罗靖琳)
体育馆里那矫健的身姿
那亮眼的比分
不输课堂上一分一毫
“德才兼备 领袖气质 家国情怀”
争当全面发展的中大人
有中心思想,推之各方面而皆融通者为集大成。
——冯友兰致容庚
▲北校园医学博物馆(摄影:蔡华妹)
医学博物馆前的树绿了又绿
树干上停的小鸟换了再换
而树下的医科学子来来往往
怀着医者仁心
坚定不移地奔向杏林春暖的未来
一枚小小的邮票 承载着思念的分量
趁着时光未老
我想写封信 给含辛茹苦的父母
趁着青春正好
我想写封信 给相伴同行的挚友
趁着还有梦想
我想写封信 给坚持不懈的自己
趁着还能握笔
我想写封信 留下我曾来过的痕迹
有没有一封信让你念念不忘?
它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 iSYSU ---
部分资料来源:中山大学历史文化展示网站、《郁达夫全集》、《樱花书简》、《鲁迅书信》、《胡适家书》、《胡适书信集》、《复伍廷芳林葆怿函》、《陈寅恪集》、《两地书》、《冯友兰致容庚手札两通及其学术批评精神》、《历史研究》、中国政府网
摄影:张家齐、许永杰、吴慧焱、徐丽雅、
冯天朗、李智、罗靖琳、蔡华妹
后期:黄舜珺
文案:赵雨欣、左思韵
编辑:杨新颖
责编:周玉婷
初审:李劲峰、陈凌
审核发布:陈建洪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