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大在肿瘤医学领域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中山大学 2020-02-12

近年来,中山大学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三大建设”为抓手,持续实施“5010”临床研究计划。通过以上措施,在肿瘤医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罗俊航教授和陈炜教授团队牵头组织国内多中心开展回顾性研究,开发出一种可以精准识别局限性肾癌复发高危患者的SNP分子预测模型,该SNP分子预测模型对局限性肾癌术后个体化诊疗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该团队采用SNP创建预后预测模型在国际肿瘤学界属于首创,成果于2019年3月14日在线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展临床研究,开创性地对卡瑞利珠单抗(PD-1单抗)及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或复发鼻咽癌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行了探索,发现(卡瑞利珠单抗)单药及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对鼻咽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非常显著的疗效,该研究结果有望改写鼻咽癌的治疗模式。相关研究成果以快审通道形式发表于《Lancet Oncology》。




张力教授团队还牵头国内多家著名肿瘤医院和国内外药企等,成立了中国肿瘤学I期临床试验联盟(Chinese Phase 1 Oncology Trial Consortium)。在张力教授领衔下,I期联盟对中国大陆2017年肿瘤学领域的I期临床试验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撰写了中国肿瘤学I期临床试验年度报告。这是第一份关于中国肿瘤学I期临床试验报告。报告首次全面描绘与分析了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现状与趋势,并指出未来发展与挑战。该报告近日全文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



在肿瘤抑制研究方面,近四十年的科学研究证明p53是最重要的抑癌蛋白,是一种肿瘤突变率最高的癌抑制基因。但一直困惑该领域的问题是,在某些肿瘤比如肝癌里p53突变率很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徐洋和付雪梅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发现:p53可以通过增强肝癌细胞糖酵解来促进肝癌生长以及提高耐药性。这一发现对肿瘤药物的研发提出了警示,通过增强癌症患者p53功能的药物可能会导致肿瘤的生长。该研究成果于2019年1月31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Cancer Cell》。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2018年11月23日,团队应邀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在线发表了题为“Turning foes to friends: targeting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现有CAFs研究的进展,重点讨论了靶向或利用CAFs进行癌症治疗的潜在策略,以及该疗法应用于临床存在的挑战对发展“通过靶向以CAFs为主体的肿瘤土壤治疗癌症”这一新型疗法具有促进意义。宋尔卫教授团队前期借助新辅助化疗模型,对化疗敏感及耐受的乳腺癌肿瘤标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首次利用膜蛋白(CD10和GPR77)鉴定了一种在化疗耐受肿瘤组织微环境中显著富集的成纤维细胞亚群。这群CD10+GPR77+CAFs能够富集通过肿瘤干细胞从而引起肿瘤化疗耐受。更重要的是,靶向这群成纤维细胞可显著减少了肿瘤干细胞数量,提高肿瘤化疗敏感性,提示靶向这一亚群的CAFs具有良好的治疗价值。相关成果于2018年2月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杂志上。论文发表后,著名肿瘤学家Hanahan在Cell发表专题评述,认为消除这群成纤维细胞能有效克服肿瘤耐药的障碍;Nature Reviews Cancer、Cancer Discovery以“研究亮点”对该研究进行报道,Nature Reviews Cancer的综述认为该研究为微环境影响肿瘤恶变提供了关键例证。



宋尔卫教授团队发现单抗治疗可诱导巨噬细胞过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导致免疫抑制,证实联合使用免疫节点抑制剂能明显增强单抗的治疗效果,从而提出临床上联合单抗药物和免疫治疗的新方案。相关成果于2018年10月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杂志上。被Cancer Discovery以Research Watch报道认为有望提高抗肿瘤免疫的疗效,目前该方案已注册临床试验

 

宋尔卫教授团队证明,乳腺癌和肺癌微环境中,抗肿瘤淋巴细胞激活可上调长非编码RNA NKILA,使其对凋亡敏感,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在淋巴细胞回输治疗模型中沉默NKILA可提高免疫治疗效果,首次揭示lncRNA可作为免疫检查点分子。该研究成果于2018年10月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的Research Highlight指出,该研究首次显示通过靶向lncRNA可望提高过继性T细胞的抗肿瘤疗效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马骏教授团队联合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法国及美国的头颈部肿瘤免疫治疗专家和统计学家,在采用“头对头比较”设计的高质量2-3期临床试验肿瘤患者中,探究了不同ICI 药物的毒性特征和安全性差异。研究发现不同ICI 药物的毒性事件类别和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剂量的相同ICI药物其毒性事件特征一般没有显著差异(伊匹单抗[ipilimumab]除外)。该研究首次阐明了不同ICI药物的毒性特征及安全性排名,为ICI 毒性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临床中合理使用ICI 药物提供了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成果发表于英国医学会(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旗下官方旗舰杂志、世界四大综合医学期刊之一的The BMJ。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科学研究院

部分资料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医学前沿

编辑:曾钰

责任编辑:郭金文

初审:李劲峰

审核:陈诗诗

审核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热爱科研,专注奉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