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季工作会议 · 学习篇 | 院长书记笔谈(一)

谭安奎 中山大学 2020-02-11

编者按

4月20日至21日,我校召开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本次会议以“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为主题,旨在凝聚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共识,形成强大合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奋力开创学校本科教育新局面,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中大师生围绕大会主题,积极学习会议报告精神。近期,我们将推出院长书记系列笔谈,听听他们的声音。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  谭安奎教授


回归立德树人的大学根本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谭安奎


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学校把“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作为春季工作会议的主题。罗俊校长所作的“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共创一流本科教育工作新局面”主旨报告,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立德树人的内涵与原则,冷静分析了近年来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进展与差距,清晰勾勒了加强新时期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总体思路。陈春声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则从历史脉络、国际局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性质的高度出发,要求大家忠诚、真诚、坦诚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历史责任。


回归初心:为谁培养人


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组织之一,大学由以创建的初衷,也是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便是人才培养。因此,再次强调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其实是回归大学的根本和办学初心,就眼下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则是对“双一流”建设最终目标的正本清源。同时,人才培养从来就是与“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分不开的。校长报告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为”要求,明确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导向和指针。


厘清需求:培养什么样的人


借用时下流行的概念,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也有自身的“需求侧”和“供给侧”问题。其中,对需求的判断应当考虑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青年学生群体自身的需要。校长报告集中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体要求,强调通过实现“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落实。接下来,我们应当结合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内在需求,进一步思考如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拥有大国成长所需的全球视野、具备新技术革命所需的技能与观念的时代新人。


保障供给:怎样培养人


校长报告的主体内容讨论的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供给侧”问题,也就是大学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大学自身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加强基层党建以“铸魂”,优化教师队伍以“固本”,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强基”,改进管理水平以“提效”,这四大工程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框架。其中,基于学科与专业、德育与智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科研与教学“五个融合”,努力建立科学、完备和具有竞争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现了着眼于大学功能的行稳致远、审慎周详的办学布局。


落实责任:学院如何行动


如何把培养目标、学科基础、师资队伍、课程架构、管理制度与服务系统等要素整合为一个内在协调的人才培养体系,尚需学院与管理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协作,尤其是进一步释放学院活力,以便协力回归大学根本。



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学院对于立德树人责无旁贷。陈春声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落实立德树人责任,学院是基础,教师是关键。政务学院培养的是治国理政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我们要致力于实现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双向支持,在此基础上,培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适应数字时代治理需求、具有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他们不但要懂得人类政治与社会治理的一般知识,也要深度理解中国公共治理的丰富实践,基于可靠的政治素养,形成卓越的领导力和政策创制能力。


目前,政务学院以极小规模的师资,倾力支撑两大学科、三个专业,这种“小马拉大车”的格局已构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刚性制约和燃眉之急。因此,瞻迎四海卓越同道,共襄立德树人之业,“用(更多)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已然时不我待。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作者:谭安奎

编辑:郭金文

责任编辑:罗志豪

初审:李劲峰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人才培养,立德树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