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百种讲义在中大展出!郭沫若、黄天骥、冯达文等名师手笔不容错过

中山大学 2020-02-11

5月13日,“爝火不息——习之堂藏老讲义百种特展”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锡昌堂一楼多功能厅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为期两个月的展览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习之堂儒学馆承办,共展出明清以迄新中国成立后的老讲义。


“讲义”一词,本指“讲解经义之书”,后多用来说教师授课所编教材。出现在“爝火不息——习之堂藏老讲义百种特展”上的,正是从讲解经义的古籍开始,跨越漫长的手写年代,各类各级的师生们留下的“手泽”。


(图片来源:哲学系)


本次展览是从“习之堂儒学馆”所藏近六百种老讲义当中,精选一百余种展出。“习之堂儒学馆”是周春健教授创办的博物馆,旨在通过实物展示儒学的历史变迁,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之道。周春健介绍,在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时代,这些饱经沧桑的文献不仅仅承载了逝去的历史,更有着学术与情感的双重意义:一则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老讲义可补学人正式著述之阙,为近代以来的学术史研究提供一份难得的材料;二则通过这些工笔书写、反复涂抹的老讲义,唤起人们对学术和教育本身的温情与敬意,对于思考今天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颇有启发。


那么,这次展出的老讲义,都出自哪些名家的手笔呢?


名师讲堂,奔来眼底


“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我们这门课是哲学……一旦当你从经验的、常识的、生活的层面超拔出来,进入哲学的世界去观照世界和自我人生,就会获得一种非比寻常的感觉……”这是张岱年先生在清华中文系的哲学入门课上,循循善诱。


△张岱年讲稿


“屈原是公元前370年正月初七诞生,这是我的考据。《离骚》中有一句说明他生的年月——‘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是郭沫若先生在1952年7月,向学生谈起他对屈原作品的研究。


△郭沫若讲屈原


还有郑振铎讲“中国文学史”,贺麟讲“西方哲学史”,蒙文通讲“王安石变法”,沈知白讲“中国音乐史”,张禾瑞讲“概率理论”……名师讲堂,就这样奔来眼底。


名师育人,诲人不倦


在本次展览中,我校中文系黄天骥教授、哲学系冯达文教授的讲义也出现在了大家面前。一丝不苟的手写讲义背后,是这两位名师在三尺讲台上的严谨耕耘。


黄天骥教授如今已是鹤发名师, 他于1964年撰写的《桃花扇》讲义也在展览之列。有趣的是,这份讲义撰写在整版的红色“荔浦芋扣肉”商标背面(可见当年纸张之缺乏),起初被藏家当做老商标流通、还有裁成一小条一小条的痕迹,后来才发现背面的字迹或更有文献价值。周春健带回中大,到中文系几经询问,最后才确认是黄老师的讲义,而作者自己也早忘了当年的情形。


△黄天骥《桃花扇》讲义


中大哲学系的资深教授冯达文,40余年来孜孜授课,他的手写讲义是数代学生的“集体记忆”。冯老师向展览捐献出自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给本科生、研究生上《中国哲学史》《老庄哲学原著研究》等课程的几十本讲义,工整得一笔一划,几乎没有连笔字。新上任的中大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教授在展柜前感慨:“这就是当年冯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用的讲义啊,30年多前在讲台上看到过,重逢太亲切了!”


△中大哲学系教授冯达文在自己的讲义前驻足


这些泛黄的纸张、褪色的墨迹、珍贵的手迹,正是师长们诲人不倦、春风化雨的生动诠释,它们凝聚着培育栋梁的殷切期望,隔着时光的长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青年学子,薪火相传


△前来观展的师生络绎不绝


正如周春健教授所言,“看到讲稿,宛若可见当时课堂授受之亲切场景,对于今日师与生、教与学有所启迪,对传承和发扬‘一心向学、一心向教’的教风学风都有非常之意义。”在展览现场,一批又一批习惯了用手机、电脑去书写和阅读的年轻学子,惊叹连连。


中大数学学院一年级本科生小林,看到数学家张禾瑞先生1947年任教北京大学时的讲义,展出的一页正好是她现在学习的“概率理论”的内容,十分惊喜。她说,大师们亲手书写的讲稿仿佛在讲述一个年代的故事,纸笔记录虽总不似电子化信息录入快捷,但能带来更多知识以外的精神力量。


哲学系大四的陈同学是周春健教过的学生,他对老师书法作品般的大量板书记忆深刻,觉得自己如有一手好字,也会选择手写笔记。但是总不练字又怎么可能写得好呢?所以就安慰自己,电脑的排版、格式都规范清晰,还能插入拍下老师的板书或幻灯片,这样的笔记也很棒。


华南师大哲学系的黄同学则说,同样的课程内容,电脑录入可能用一分钟、抄写要花五分钟,拍照就一秒钟,这样入脑的程度不一样,记忆和理解的效果自然不同。


“潜德幽光,爝火不息”

顺随眼前之流年碎影,

感知纸墨书写之温度,

品读从前静慢之时光……


闲暇时分,不妨漫步展厅,

看名家讲义,赏名师手笔。

在为师长的敬业与勤勉动容的同时,

感怀于“心”,付之于“行”。

“一心向学、一心向教”的教风学风,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爝火不息——习之堂藏老讲义百种特展

时间:

2019年5月13日-7月13日


地点:

中山大学南校园(新港西路135号)锡昌堂一楼


提要: 

本次展出的老讲义按照类型分为六个主题,各个主题也是对展品特色与意义的揭示。


一曰“前代遗珍”,包括明清刊印或手写讲义四种,以及民国时期手写或油印的讲义十余种,纵向地展示讲义这一文献载体的传承和变迁,体现时代风习的演化。


二曰“域外拾零”,有日本的和刻本《四书》讲义,有民国学人赴日本学习工程学的讲义,也有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宇航员的援华授课讲义。


三曰“师者手笔”,包括全国各大院校与科研机构知名学者的亲笔讲义手稿三十余种。


四曰“生徒钞记”,包括学生笔录的课堂讲义二十余种,讲授者和记录者皆以名家为主,如郑振铎《中国文学史》、贺麟《西方哲学史》,以及唐嘉弘记蒙文通、徐中舒,曹翠云记王了一、周祖谟等。


五曰“下庠片羽”,包括中小学各科讲义手稿八种。这一主题还展示了周春健教授曾任中小学教员多年的先父遗留下的若干手泽,以示慎终追远之义。


六曰“油印撷英”,包括刻版油印的讲义十余种,其中不乏精品,如程千帆先生《校雠广义目录编》等。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

记者:邓琼、贺蓓、徐静

通讯员:仝广秀

整理、编辑:刘佳燕

责任编辑:周玉婷

初审:何方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一心向学,一心向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