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天下英才,建一流队伍 | 新时期 新中大

中山大学 2020-02-08

2015年以来,学校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办学特色。为了进一步凝聚师生对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的共识,展现学校新时期的新内涵与新气象,塑造创新进取、奋发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在图书馆前文化长廊橱窗设置“新时期 新中大”展览。本展览从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事人才、校园规划、国际合作、信息化建设、统一战线、工会建设、离退休工作等十个方面,展现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概况。为了形成线上、线下全方位的立体传播,学校官微于近期开设“新时期 新中大”专栏,以对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进行同步展播。


△中山大学2019年人才工作会议


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人才倍增”计划,聚天下英才,树立人才发展新理念,充分尊重人才成长发展规律,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平台和宽厚的环境,引导全校形成“人皆伯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凝心聚力”的人才工作氛围。


01

人才汇聚效应凸显


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队伍的数量有显著提升。2015年至2019年8月,学校新引进各类人才逾5000余人,其中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400余人,到校900余人,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学术精英新增人数位居全国前列。学校着力打造“人才蓄水池”,截至目前,学校共有专职研究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共计2368人。


△2015-2019年中山大学人才引进数据


02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引进人才及专职研究队伍的质量显著提升。各类人才的学缘结构更加丰富,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人才占比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占比超过62%;在人才引进评价中,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惯性,更加注重人才自身潜力,为学术训练有素且有巨大科研潜力的年轻人提供了机遇。


△2016—2018年“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比例


△2016—2018年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学历分布及海外经历


03

引进人才成果显著


各类引进人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类项目申报中表现突出。


△2015—2018年各类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情况

 

△2015—2018年各类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情况


近三年,我校博士后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入选人员逐年增加,成绩优异。2019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的获得者人数显著增加,对比2018年,同比增长39%,共142人获得面上资助,排名全国第2位。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基金项目立项数逐年稳步增加,2017年9人入选;2018年19人入选;2019年,包括站前项目在内,合计66人入选特别资助项目,位列全国第1位!


△中山大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人数统计


△中山大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人数统计


04

人才服务质量提升


学校注重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协调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为落实学校相关政策,解决人才在校工作的后顾之忧,学校推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报到服务,专人跟进协调引进人才办理入职手续、安排住房、薪酬启动、子女入学等工作生活条件的保障,免去了引进人才往返多部门办理手续的焦虑,提升了引进人才初次到校的报到体验。利用新媒体,提供办事流程指引、政策解读等可供“掌上”查阅的方式,方便引进人才随时掌握最新资讯,为引进人才提供更“智慧”、更“走心”的服务,让“手续多在网上跑,人才少在线下跑”。


△人才报到流程


△人才到校可享贴心服务


学校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不断探索人才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延揽海外优秀人才,倾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合力推动人才发展,持续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创新能力和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及时了解最新人才信息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人才发展办公室

编辑:刘佳燕

责任编辑:刘秋杏

初审:何方

审核:谢金华

审定发布:陈诗诗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