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三个面向”引领“三大建设” | 秋季工作会议笔谈(十三)

中山大学 2020-02-08

编者按

9月21至22日,我校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在深圳市光明区召开。本次会议以“坚持‘三个面向’引领,提升‘三大建设’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主题,旨在凝聚全校上下的智慧,形成对于“三大建设”的广泛共识,并将此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指导,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全校围绕大会主题,积极学习会议报告精神。近期,我们推出系列笔谈,听听他们的声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杨国伟教授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光荣使命。罗俊校长提出的以“三个面向”引领“三大建设”作为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抓手的重大举措,既充分体现了“服务国家需求”的中国办学特色,也符合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历史中的“基本规律”。


材料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承“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广博理论基础和突出精深专业技能的材料科学学术精英及社会建设栋梁。为了提升办学水平,基于“三个面向”的思考,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和实际办学条件,学院在“三大建设”方面做出了如下举措:


质与量:夯实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01”重大原始科学创新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国之重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国家级科学平台的重要共建单位。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所以,如何将学科建设融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是学院实施“三大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学院在制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凝练出的第一个优势和优先发展方向就是“光电纳米材料”,并且在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倾斜。在光电材料领域,建设一支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一流科学家团队。在科学研究上,以“面向学术前沿”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不追求“全面开花”量的要求,而是聚焦关键领域科学问题,实现“从量到质”的跃变,着力提升原始科学创新能力,争做国际学术前沿领跑者。这样,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实现“从0到1”重大原始科学创新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研究平台,而且提升了学院的办学水平,为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事与人:创建国家工程中心,助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责无旁贷的义务。石化产业是广东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广东贡献10%的GDP,但同时其能耗却占广东总能耗的20%,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因此,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促使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与高值化,就成为广东石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面向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我校材料学科在“新能源与环境材料”这一优势和优先发展方向的研究和人才积累,学院陈清林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孟跃中教授团队和丁静教授团队,以广东省低碳化学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拟创建“石化过程强化与节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将以环保与石化节能为核心目标,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效反应和分离的多孔辅助材料及溶剂、过程耦合强化新工艺和新装备、能量系统集成优化技术及智能软件平台等新工具,创新石化高值化、绿色化和低碳化发展的核心技术,强化工程应用,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广东省石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可喜的是,该中心建设方案已经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发改委相关部门一致高度认可,目前处于实质性申报阶段。我们相信通过这个国际一流石化过程高效节能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平台的建设并服务于广东石化产业,用5-10年时间,力争实现石化产业对广东GDP贡献达到20%,而能耗降低到10%。


近与远: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筹建国际柔性电子研究院


所谋者大,所见者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而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则是其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如何抓住这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契机,为学科未来长远发展提供一个更高水平的平台,成为学院亟待思考的问题。高分子材料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通过老一辈科学家,如林尚安院士和老校长曾汉民教授等和许多优秀的中青年教授的努力,我们不仅建立了国内聚合物材料领域的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即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而且在高分子材料凝聚态结构与物理化学、仿生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功能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培养了一大批聚合物材料领域的杰出人才。然而,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打造这个传统优势学科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站在“世界一流学科的前列”呢?针对这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现状,学院的举措是: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中山大学在高分子材料学科上的优势,尤其是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这一“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优势和优先发展方向的人才积累,积极筹建国际柔性电子研究院,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柔性电子领域原创性、颠覆性研究,推动国际柔性电子领域基础学科和基础应用学科的交叉互融,在大湾区培育发展世界一流的柔性电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们期待这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在未来成为包括高分子材料在内的整个材料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


心向所依,无坚不摧,无难不克。我们相信,以“三个面向”引领“三大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一定能够早日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成世界一流学科,将中山大学建设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杨国伟

编辑:刘永君

责任编辑:杨新颖

初审:李劲峰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