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我校学生助力地方查明一起聚集性疫情

中山大学 2020-09-03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几天前,福建省曾通报了莆田市的首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一个自然村确诊了24例病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陈鸣禹在当地疾控部门做志愿者,也参与了这起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在“破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进疾控中心当志愿者,

就碰到棘手的聚集性案例




陈鸣禹是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都关注着新闻报道,时常百感交集。


“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不发达的小城市,在这样突发且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我深知家乡的疾控部门需要帮助。”2月1日,抱着志愿帮忙和学习的想法,陈鸣禹进入城厢区疾控中心担任志愿者。


志愿者陈鸣禹


当时,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焦急地处理一起发生在常太镇金川村的聚集性疫情。1月25日(大年初一),医院发热门诊发现3名来自该村同一家庭的新肺炎疑似病例。这3名病人年前从武汉返回,曾先后参加该村1月16日、18日两场露天宴席,且发病前频繁参与打牌、搓麻将等活动,与大多数村民交往密切,活动轨迹复杂。


陈鸣禹负责的主要是专业性比较强的流行病学部分,具体包括调查流行病史、撰写流行病报告、统计密切接触者等。他说,大四上学期,他才学习了流行病学这门课,没想到寒假就遇到了如此艰难的“实战”。


“我们每天连轴转,从早上八点开始忙碌直至傍晚,还经常需要再加班到深夜。”陈鸣禹说,那几天,确诊和疑似病例每天都在增加,每一个疑似和确诊病例都需要仔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统计和隔离,短短几天过去,案例档案就已经快排满了三层柜子。



抽丝剥茧梳理出病例关系图



“谁是谁的传染源?谁又传染了谁?”


随着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越来越多,流行病学调查组工作人员的记忆力越来越跟不上,经常会出现混淆的情况。为了让思路更清晰,陈鸣禹花了许多力气对所有的病例进行关系梳理。


然而,关系梳理并非简单的工作。对着如山的报告,思考着复杂的亲戚关系、接触关系、走访关系,陈鸣禹仿佛是个正在破案的“侦探”。


案例档案


“有人起病时症状轻,对起病时间记忆不清晰;有人冬季着凉感冒和新冠肺炎有点重合,根据症状来判断真正发病的时间很困难。”陈鸣禹说,不仅如此,疾病什么时候开始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短等各种因素也影响着调查的进展。


为此,陈鸣禹绞尽脑汁思索,又是查文献,又是请教老师。他综合考虑后,将传染性界定到病人发病前一到两天。这样一来,他惊喜地发现,有几个找不到传染源的病例,曾和一个确诊病例在其发病前一天同桌打过牌。


“这样不仅找到了传染源,也反过来验证了我的想法。”陈鸣禹说,“刚好过了几天,我看到有其他地方也要求把病人密切接触者的定义提前到了症状出现前两天。看到自己的猜想和这个要求不谋而合,还是挺兴奋的!”


陈鸣禹在疾控中心当志愿者


经过连日奋战,陈鸣禹终于总结出一份病例关系图。在疾控部门、指挥部、医院等的多方联手下,这起棘手的聚集性发病最终得到了控制。陈鸣禹的工作也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我觉得整个过程繁琐,但是还挺有趣的。一开始没有头绪时总盯着一群人的流调报告发呆,后来得到一些思路之后,就抽丝剥茧一点点解开了。”陈鸣禹说。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林霞虹

编辑:李智

责任编辑:李亚菁

初审:李劲峰

审核:刘艳玲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