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心理医生出征了!中大这支队伍“多学科立体化”支援武汉
要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是一场涉及多学科的共同战“疫”
附属第三医院这支队伍
团结协作、各显所长
采用科学有效的诊疗模式
“立体化”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在短时间内已初见成效
精挑细选,组建多学科联合医疗队
附属第三医院133人的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战斗在这个病区的133人是医院从近700名报名者中精挑细选而来的。
医疗队长杨扬(左二)工作中
这其中的33名临床医生分别来自广东省内乃至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专科,包括感染科、呼吸内科、ICU、CCU、麻醉科、肾内科、康复医学科、精神心理科、临床营养科等约20个专科,这个团队不仅具备丰富的传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疾病救治经验,而且具备内外科各种疾病的救治能力,拥有复杂病例救治的综合素质。
团队医务人员在研讨工作
实施立体救治模式 加速患者康复
医院岭南院区综合ICU主任、团队主要负责医疗工作的毕筱刚说:“分组时,团队已经充分考虑了人员的学科背景,每天都对重点病例进行多学科讨论,治疗方案中也都有临床营养专家意见,如患者有精神心理或肢体障碍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及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
“附属第三医院医疗队实施的是立体救治模式。多学科组成的团队除按照指南开展常规救治工作外,还全面提高老年患者、有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的治愈率,加快其康复,减少并发症。”队长杨扬介绍:“目前队伍的各项工作已逐步开展,医疗、护理均已制定相应计划,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加快病床周转、及时收治更多重症患者是医疗队的重要目标。”
团队康复科专家郑海清(左一)在隔离病房参与救治工作
短短数天,医疗队工作已初见成效
胡阿姨今年74岁,11号入住隔离病房时已告病危,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她本就长期做血液透析,此次又不幸染上了新冠肺炎。入院时,她已浅昏迷,呼吸每分钟只有28次,高热,高钾,一天的尿量还不足100毫升,肾功能严重受损,命悬一线。
毕筱刚带领医疗队中感染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等专家,立即组成13人的救治小组。抽血检查、心电监护、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利尿、降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抗病毒、抗细菌、退热……几个昼夜的精心救治,胡阿姨神志转清,近3天尿量维持到1500毫升,肾功能有所恢复,体温逐渐下降,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
病房首批50名患者中,像胡阿姨一样的危重患者共有4人,重症患者40人,多数为老年患者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目前,已经有多位重症患者症状缓解后转入普通病房。
附属第三医院队员专注工作
再援武汉,心理医生出征
2月24日,附属第三医院再派5名专家支援武汉,他们全部为精神心理科临床医生。医院精神心理科陶炯、王相兰、钟智勇、韩洪瀛、赵崇邦5人主动请缨,连夜准备,乘坐高铁前往武汉。
增援武汉的5名心理医生合影
此前,在附属第三医院支援武汉的第三批医疗队中,特别派出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甘照宇随队出征。在半个月的工作中,甘照宇表示,心理干预对新冠肺炎患者与医疗队员同等重要。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情绪焦虑,许多人经过一次心理治疗,无论心态、睡眠及对治疗的配合程度等均有很大改善。
甘照宇(右一)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医疗队员工作强度大,而且要面对许多重症患者病情的反复,会出现失眠、焦虑、情绪低落等问题。精神心理科专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及时了解、留心观察队员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帮助队员们度过危机。
附属第三医院援汉精神心理专家为广东省医疗队的队员进行集体心理危机干预
附属第三医院队员在医院留影
为了应对疫情中后期凸显的心理问题,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在“云上三院”推出了两个全新板块——“方舱之声”和 “远程诊室”。加上此前开发的“新冠风险自评”和“疫情心理自测”,“云上三院”已经有了四大板块,集互联网诊断和治疗于一身。
音乐治疗、远程诊室,“云上三院”又推新功能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多学科立体化综合诊疗
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共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抗“疫”之战定能取得胜利!
推荐阅读
- - - iSYSU - - -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整理:黄嘉琦
编辑:李芊芊
责任编辑:黄嘉琦
初审:赵现廷
审核:沈麟
审定发布:陈诗诗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